首页 > 分享 > “南果北运”的酸甜苦辣

“南果北运”的酸甜苦辣

    ▌刘连良

    炎炎夏季,吃上一片冰凉的西瓜,特别解暑。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城里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吃。可是倒退数十年,要想在冬春季节吃上西瓜,那是奢想。有需求,就有市场。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北京人,从南方长途贩运水果到北京,一点点丰富了北京市民的水果需求。

    笔者认识的柳二明兄弟三人,就是早期将海南西瓜销售至北京的“弄潮儿”。前段时间,“解甲归田”的柳二明向笔者讲述了贩瓜的往事。柳二明,排行老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哥儿仨在原崇文区白桥市场卖瓜果。那时的夏季,大兴西瓜最主要的批发场所,设在南苑机场附近的红房子。柳二明有一次骑自行车到红房子,花300元买了一车“京欣一号”到城里,没想到一开秤,没一个钟头就售罄了。后来,他们去红房子拉130辆卡车的瓜,全家人齐上阵,卸瓜、卖瓜,生意非常红火。再往后,柳二明冬天里看到永外沙子口有人从火车货场奔外拉西瓜。他进货场跟人一聊,原来西瓜都是从海南运过来的。

    柳二明决定下海南一探究竟。1988年秋季,二明带着弟弟揣着五六万块钱,打了张车票就南下了。火车到了广东湛江坐汽车乘轮渡才登上海南岛,循着熟人指的路线来到产地八所。彼时,当地瓜农会种不会销,见着身系“腰里横”(系在腰间的钱袋子)的北京人就称老板,热情地拉着他们下地查看瓜的质量、成色。二明他们没踩几块地便掏钱订了瓜。北京人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咋办?只有找当地的“瓜中”(中间人)两头说,当然“瓜中”也要收取中介费,双方满意了就算成交。有的“瓜中”还指导北京的瓜商如何监督当地农民控肥、控水以及何时摘瓜、启运。北京瓜商还需与琼、粤两地“瓜中”都套上磁:等海南的西瓜装上汽车,渡海后,便在湛江再倒火车。西瓜保鲜非常重要,所以依赖“瓜中”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在湛江货场办理了火车货运手续,在京接货人即可凭“路单”按日期接货了,行程大约六七天,接货人到达后永定门站即按单把车皮推进销售专用线就可以批发了。

    当然,二明他们的水果生意并非一帆风顺。当年他们到八所后,只住10块钱的乡村旅店,吃饭也就泡碗方便面。他们白天雇个“三蹦子”四处觅瓜,晚上返回旅店睡觉,这并非长久之计。后来他们便找了个住在海南、来自北京沙子口的“瓜中”家里,从那开始算吃上热饭热菜了。

    由于冬季的海南,温度都在20摄氏度左右,而北京则是零下十多摄氏度。巨大的温差造成西瓜保温上的困难,这些都需要经验。每个花了几万、十几万元装了几车皮西瓜的货主,未等火车启动,就开始着急:一怕列车不能如期抵达;二怕路上气温陡降使西瓜被冻;三怕掌握不好西瓜在途中的成熟度,怕有的西瓜到了北京,就熟透了。那时,二明家每年冬天在北京南站要批发十多车皮的海南西瓜。顺利时,一车皮50余吨西瓜,两三天就发完了;有时状况频出,比如,有的瓜上火车时,被“打了眼”,车皮到北京,瓜都烂了。

    这几十年的贩瓜生涯,二明收获了很多,但是也有令人后怕的事,当年他们要到北京南站货场业务室缴纳运输费用,时间都是在夜间,通往业务室的那段路,没有路灯,而每次来办手续的都是各家的女眷。当她们身背巨款走在这段路上时,心跳都会加速。而且作为家属的女眷,还承担着催讨欠款的任务。

    1999年根据规划,沙子口铁路市场撤市,北京城里逐渐有了大批的西瓜商户。他们运来的西瓜除了满足北京城冬春两季的需求,还可以辐射东北等地的供应。

相关知识

“南果北运”撬动消费升级
“南果北种”成为新趋势,为何要南果北种?
北京南果北种的成功之路
南果北种——都市型农业新亮点
北菜南运富农增收
大市场看中国年丨江南市场:“南果北运”高效供应链有何神秘?
南果北种又添新品种
“南果北种”丰富市民“果盘子”
南口农场“南果北种”发展的思考
“南果北种”在南京受热捧

网址: “南果北运”的酸甜苦辣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124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大国粮策】“南菜北运”:揭秘舌
下一篇: 百家言丨“南果北种”,这笔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