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女散花与麻姑献寿,几乎是嵌入我们基因里的神话故事。
它们不仅仅存在于小时候的年画中,现在也仍然是画家、雕刻家、剪纸艺术家们的创作主题。

我们逛博物馆、艺术展还会不经意间与它们相见,但一般人关注更多的是人物容貌与姿态,往往忽视了仙人们手中托起的花盘、果盘(有的作品采用是花篮与果篮)。

现在,喜爱插花的你,把目光重新聚焦一下,是不是会生出一番感慨:传统插花原来无处不在地存在,只是差了你在人群中多看它的那一眼,差你把它请进自己生活里。

堆盘形式插花,在古时,初时不一定考虑保水问题。即使考虑,也是简单,盛水即可,剪好花头,堆叠摆放。南北朝时期诗人庾信曾写《杏花诗》: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
依稀映村坞,烂熳开山城。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这是一个古人以盘堆花的代表。
不过,对古人来讲,盘中固定是个难点,直到五代时期郭江洲发明占景盘才有了突破。


堆盘插花,可以一枝两枝,可以三种四种,审美的重点,是繁而不乱,和篮花类似。
堆盘插花,低矮繁盛,美且不挡视线,生活适用性较强,摆在餐桌、会议桌、讲台桌,均适合。
翻翻史画,它也常见于佛前供花。


这种堆盘形式,举一反三,也可类推至瓶、罐、篮中。
相关知识
盛开在人类文化里的花朵
《花道日常》:在日本式花道中插入中国文化的精髓
『花一派』插花常用的固定方法——撒,原来这么好用!
试析中国古代种子神话中的稻作文化现象
“插花”是一种日常,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我们喜爱的 15 种以上鼓舞人心的婚礼插花
中西方神话的文化解读与比较
10种神话里最大的超级巨兽
日本文化介绍:插花
繁而不乱,爱上了这堆盘形式的插花
网址: 日常插花的文化滋养,原来就在我们喜爱的神话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3523.html
| 上一篇: 花市为媒 岭南文化与侗族民俗迎新 |
下一篇: 山外山:#每月初一十五到寺庙上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