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有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民间自古就有“农历五月百病泛滥”的“毒五月”之说。

农五月,天气炎热又多雨潮湿,湿邪偏胜。
以蛇、蝎、蜈蚣、蜥蜴、蟾蜍等“五毒”为代表的毒虫都开始活跃起来;梅雨的影响,家里的衣物,木料,藤制品则很容易受潮,变霉,腐烂。
毒虫出没、蚊虫滋生、细菌滋生......在古代医学不发达的时候,许多人都会因此而生病,甚至是群体性的瘟病等。
因而人们会佩艾叶辟邪、喝雄黄酒壮阳、赛龙舟消暑、扔粽子祭祀。

以下是 2023年农历五月的「九毒日」及「天地交泰日」,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
初毒日
五月初五(阳历 6 月 22 日)
五月初六(阳历 6 月 23 日)
五月初七(阳历 6 月 24 日)
中毒日
五月十五(阳历 7 月 2 日)
五月十六(阳历 7 月 3 日)
五月十七(阳历 7 月 4 日)
末毒日
五月廿五(阳历 7 月 12 日)
五月廿六(阳历 7 月 13 日)
五月廿七(阳历 7 月 14 日)
天地交泰日
五月十四(阳历 7 月 1 日)
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日。
道医讲,人与宇宙为一体,人体五脏六腑皆受天地运行的影响,因此,“毒五月”养生保健正当时。

端午与养生
一、首重养阳
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端午之后即将迎来阳消阴长的夏至节气,阳气至盛之日,也是阴气渐长之时;而湿疫毒邪俱属阴邪,易消耗人体阳气。
帝寒金温提醒大家:天气炎热,无节制的使用空调,过食生冷寒凉的食物,耗伤人体阳气,损害脾胃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会引起感冒、胃肠功能紊乱等。

民间有端午灸的传统,端午前后运用艾灸,可养阳扶正,增强体质,防病祛邪。
二、除湿辟秽
五月(毒月)湿邪较重,人们常感身体困重、食欲下降,甚至皮肤过敏、湿疹,尤其脾胃虚弱者易出现便溏、腹泻。
外界环境中滋生的蚊虫毒物病菌等从外而感,成为秽浊之气侵袭人体,会导致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所以,在五月要有除湿化浊辟秽的养生保健之道。

端午前后,家家户户采摘悬挂艾草、菖蒲。
艾是菊科植物,全草均可入药,艾叶性温,味辛、苦,气味芳香,具有温经散寒、除湿止痒的功效,《蓟艾传》赞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菖蒲是菖蒲科植物,味辛,气芳香,有化湿祛浊、开窍醒神的作用,因菖蒲叶形似剑,在民间有以菖蒲为剑降服妖魔的传说

三、驱毒辟邪
五月五毒尽出,故以“五瑞”驱毒辟邪。
“五瑞”是指艾叶、菖蒲、蒜头、石榴花、龙船花,这五种可悬挂的植物,都具有驱避邪毒的功效。

蒜头辛温,能解毒、杀虫。石榴花、龙船花在五月盛开,蕴含平安、祥和的寓意,且具清热解毒之功效。
此外还有蜀葵,也在端午前后开花,能清热利湿解毒,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花被称为“端午花”。
雄黄性温,味辛、苦,有大毒,可燥湿、杀虫、解毒,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因雄黄含硫化砷,使用时需谨慎。

习俗里藏着“健康秘籍”,五毒月也能做到巧养生。
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之精妙,其实就融合在我们的习俗、日常中,愿大家都能在帝寒金温中医文化中了解到,成为家庭里那个懂中医的人。
帮助家庭中的每一个人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做到小病不出门、中病在社区、大病到中心。
相关知识
农历五月的别称 杏月桃月榴月荷月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
农历五月的别称是什么?
农历“毒五月”到啦!这些防毒法给你备好了
柳杉树农历五月可以栽吗
农历五月佛、道两教重要节日盘点
农历五月还能种荷花吗
什么是“毒月毒日”?端午为何被称为“九毒日之首”?有哪些禁忌讲究?
农历五月喝什么茶好?介绍4款“健康茶”,营养美味养生三不误
古人为什么把石榴花当作阴历五月的象征?
农历五月种什么蔬菜
网址: 为什么农历五月被称为“毒五月” ?到底是怎么回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3696.html
| 上一篇: 镇宅聚财吉祥绿植、镇宅辟邪的盆栽 |
下一篇: 家里养花的三大禁忌你知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