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一侘
摄影:一侘
在社会生活中,家具不仅供人使用,带给人种种方便和舒适,它还伴随使用者的起居行止,构成一种具有某种情调的生活方式。若是将家具看成主人的挚友,根据自己的喜好摆布它、塑造它,与之絮谈,与之亲昵,这样,本来平常的生活,就变成精致的艺术化生活。


在中国传统工艺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极重要的位置。明代李渔《闲情偶寄》中在论及居室及家具经营时,时时透露出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从而充分享受自然之美的观念。他希望在床内安置一块托板,在入睡前,将堂中清供的花卉移至床中的托板上,这样,“将觉未觉之时,忽嗅蜡梅之香,咽喉齿颊尽带幽芬,似从腸腑中出,不觉身轻欲举,谓此身不复在人间世矣。”


李渔还介绍一种窗栏设计中的“借景”之法。他想置一条西湖船舫,将船仓密闭,只开两窗,窗栏做成扇形,坐在其中,“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舟中所有人物,并一切几席杯盘射出窗外”,这样“以内视外,固是一幅便面山水,而以外视内,亦是一幅扇头人物。”至此境界,便是“物物尽效其灵,人人均有其乐”。


对于家具器物设计,李渔则处处留意利用材料本身的天然美,再进一步发挥创造。见到富贵人家珍物宝玩,他未尝心动,“因其材美而取材以制用者未尽善也”而入寒俭之家,见到他们以柴为扉,以瓮为牖,先感叹曰“大有黄虞三代之风”,然后再出主意:“如瓮可为牖,取瓮之碎裂者联之,使大小相错”,则“同一牖也,而有哥窑冰裂之纹矣”;“柴可为扉也,取柴之入画者为之,使疏密中窾”,则“同一扉也,而有农户儒门之别矣”。


凡此种种,可以瞥见,李渔所寄寓的理想,既不同消极应顺的自然主义美学观,也不同于奴役自然的机械主义美学观,而表现为“依天理,尽人力”,应顺自然规律又积极地有所作为,使人与自然彼此相融,充分享受在自然环境中自由驰骋的快乐。正如古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相关知识
李渔│自然主义家具美学观
自然主义的花园
生活美学之“本来面目”
现代家具的美学与实用
闽南红砖的中国传统美学观
英国自然主义花园
英国花园简史(二):影响至今的自然主义花园
新自然主义导向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评价与研究
明清家具红木类用材的美学特征
【清】李渔《芙蕖》
网址: 李渔│自然主义家具美学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8344.html
| 上一篇: 这些花朵破碎之后,竟比原来更美! |
下一篇: 玉门:万亩红花醉心田 开出美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