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唐代·杜甫《夏夜叹》
“芒种五月节,指丙(丙属火,主热,配小肠,又兼水化,主寒)。夏至五月中,指午(午属火主暑气配心)。小暑六月节指丁(丁属火,主暑气,配心,又兼木化,主风)。大暑六月中指未(未为太阴湿土之气,配肺,此亦直格中之说。愚谓未为阴土,主湿配脾)。
(琥)按:以上夏三月人病伤寒,当由暑热风湿之气居多。惟五月节斗指丙,丙从辛化而生寒。其病者终以寒为标,热为本。至于地之二气,少阴君火,终于立夏四月节。其时之病,多风热。三之气,太阴湿土,正当小满芒种夏至小暑之时。其时之病,多风热暑湿。四之气,少阳相火又起于大暑六月中。故其时之病纯是湿热,但以寒为名也。”
——清·汪琥《伤寒论辩证广注》
译文:
清代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芒种是五月的节气,此时斗柄指向丙方(丙在五行中对应阳火,主热,在六腑中对应小肠,又兼水化,主寒)。夏至是五月的中气,此时斗柄指向午(午在五行中对应火,主暑气,在五臟中对应心)。小暑是六月的节气,此时斗柄指向丁(丁在五行中对应阴火,主暑气,在五臟中对应心,又兼木化,主风)。大暑是六月的中气,此时斗柄指向未(未在六气中对应太阴湿土之气,在五臟中对应肺,这也是《伤寒直格》中的说法。我私下认为未属阴土,主湿,五臟中对应脾)。
(汪琥)按:以上论述夏季三个月人体疾病伤寒,应以由暑热风湿之气引发的占多数。只有五月的节气斗柄指向丙,丙从辛化而生寒。这类疾病始终以寒为末为次,以热为本为主。至于地气的第二气,少阴君火当令,结束于四月的节气立夏。这时的疾病,多由风热引起。第三气,太阴湿土当令,正是小满、芒种、夏至、小暑时节。这时的疾病,多由风热暑湿引起。第四气,少阳相火,又开始于六月的中气大暑。所以这时的疾病,纯粹由湿热引起,只是用寒症命名罢了。”
芒种期间,天地能量积蓄至盛满,“满则溢”的规律性在身心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气候炎热,湿度增大,到处被湿热或燥热之气包围,火德能量开始进入尾声,土德能量上升,汗水外泄,耗气伤津,令人倦怠。
芒种期间,江西省有民谚:“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芒种天气逐渐闷热,北方雷雨阵雨不断,南方则梅雨连绵。湿热之下,令人萎靡不振,湿热内积,心火重,小肠积热,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口舌生疮等症状,还易尿频、尿痛等。此时养生,重点防止“湿邪”入侵,宜晚睡早起,适当午休,以减少疲劳感。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使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因为“汗出见湿,乃生痤疮”。这段时间阳炁(气)最盛,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可以适时采用药浴。
身识养生
1.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芒种
运:主少阳三气。
时:配手少阴心君火。
坐功:每日寅卯时,正立,仰身,两手上托,左右力举各五七度。定息叩齿,吐纳咽液。
即:每天3~7时之间,起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胸前上提,手心向上,然后外旋,向上托起,两臂伸直,手心向上,十指尖朝后,腹向前挺,背向后压,头后仰,目视双手,略停数秒,双手经体侧徐徐下落。如此反复做35次。最后做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主治:腰肾蕴积虚劳,嗌干,心痛欲饮,目黄胁痛,消渴善笑。善惊善忘,上咳,吐下,气泄,身热而脘痛,心悲,头颈痛,目赤。
古人采用的这些导引方法,在凝聚了古代身识养生精华内容的“太极修身”这套方法里,很多都有所体现。例如,与芒种导引式类似的一个姿势,就是太极修身第六式“神龙探爪”中的翻掌尽力往上举,以此来调节体表的经络。借芒种这一时间点来练习这一式,效果更佳。
摘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来购买此书!
相关知识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芒种的修养提示)
芒种过后如何养生?
芒种之后的中医养生食疗
芒种养生|吃梅子 多运动
芒种后谨防“热伤风”来碗绿豆汤清热去火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夏至节气有什么花
芒种节气,栀子花开,从初夏进入仲夏
芒种节气吃什么好?芒种节气吃什么养生?
芒种过后湿气重,增苦减酸平脏腑
网址: 芒种夏至天 走路要人牵——身识养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8731.html
| 上一篇: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 |
下一篇: 芒种·夏至·梅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