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上除载有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杨利伟外,还搭载着一批农作物种子。据悉,这批太空种子回收后,其中有部分将落户我省海门航天育种基地。太空种子与传统农作物种子有何区别,经济价值有多大?16日,记者走访了这家特殊的育种基地。
在靠近海门港的海门市农业现代化管理项目区,满目葱郁的绿树鲜花中,坐落着一个钢架结构的温室大棚,国家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门市昱景资源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建告诉记者,这个大棚就是今年7月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昱景公司合资建设的海门航天育种基地,面积2000平方米。据了解,这是继甘肃天水、陕西杨凌之后国内第3家航天育种基地。
记者走进大棚,几个管理人员正忙碌着,“太空葡萄”、“太空兰花”一块块蓝底白字标牌映入眼帘,育种基地项目负责人林朝鹏告诉记者,今年9月首批太空种子落户这里,除1996年返回式卫星携带的黄瓜(右下图)、苋菜种子外,还有“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航天飞船搭载育种试验的菜葫芦(左下图)、兰花等数个品种,包括当今世界上少有的三角紫叶酢浆草。
航天育种与传统作物种子有多大区别?“航天育种具有出芽率高、生长周期长、开花结果早、产量高、营养丰富、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林朝鹏说,目前这里的太空作物长势良好,以太空兰花为例,不仅色泽鲜亮,而且开花较一般兰花早一个月,而花期长达三个月,提高了兰花的附加值;经过太空育种的黄瓜,产量要比一般黄瓜增产50%左右。与众不同的是,太空种子繁育后,不施化肥,其肥料均为中科院科研人员专门配制的植物营养液,直接喷洒叶面即可,是地地道道没污染的绿色食品。林朝鹏介绍说,航天育种并没有经过人为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使之产生变异,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百、上千年的自然变异,不存在基因变异的问题。
根据规划,海门航天育种基地明年将把育种面积扩大到400亩,届时产值将达到4000万元。 丁亚鹏
相关知识
探访航天育种基地!航天+育种=?
探访广东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
航天+育种=?
航天+育种=?
【央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特别报道
花卉航天育种之我见
柱花草航天育种研究进展
海南航天工程育种基地:具备350万株/次育种能力 种子推广将致富农民
金乡大蒜“试水”航天诱变育种
海南航天工程育种基地:计划繁育4百万株苗 助力我市菜篮子
网址: 探访海门航天育种基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9860.html
| 上一篇: 河北酸奶生产大县多产新“三无”产 |
下一篇: DB36∕T 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