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多数陆行鸟,比如非洲的鸵鸟(图2),澳洲的鸸鹋(图3),新西兰的几维鸟(图4),或是已经灭绝了的马达加斯加的象鸟和新西兰的恐鸟(图5)等等,都属于现代鸟类当中最基干的一个类群,古颚类(古颚下纲 Palaeognathae,以前也叫平胸总目)
考虑到这些鸟完全不会飞,而且它们全都没有对于飞行而言很重要的龙骨突(图6左),所以一个很顺理成章的推测就是它们起源于一类本来就不会飞的陆行鸟祖先
但这样又该如何解释它们会分布在彼此相隔如此遥远的不同大陆上呢,那么同样可以顺理成章地推测,它们的祖先出现的时候,这些大陆还没有分开,只是后来大陆漂移导致它们在不同的大陆上演化出了不同的类群,对此甚至有一个很有力的“证据”,就是目前古颚类所分布的地区全都位于南半球的大陆,这些大陆之前都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的确到很晚才分开
然而从上世纪下半叶以来,这个很“完美”的理论就一直遭受着冲击,首先是大量的化石证据表明,一直到大约6000万年前,古颚类还是几乎只分布在北半球,尤其是北美和欧洲,这表明古颚类的起源地很可能是北美洲,而北美洲与冈瓦纳古陆分离的时候现代鸟类的最近祖先都还没诞生呢
而到21世纪后,分子生物学家通过DNA测序彻底埋葬了这个理论
因为如果按照之前的理论,那么位于同一块大陆上的古颚类陆行鸟亲缘关系应该也比较近,比如说同处于新西兰岛上的几维鸟(Apteryx)和恐鸟(Dinornis)就应该是近亲,然而DNA测序结果却表明,与几维鸟亲缘关系最近的反而是马达加斯加岛上已经灭绝的巨型象鸟(Aepyornis),而与恐鸟最近的近亲却是远在南美洲的一类被称为䳍(读作“弓”,图7)(Tinamus)的小型陆行鸟
除此以外,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开始将古颚类的祖先类群与一类称为石板鸟类(石板鸟形目Lithornithiformes 图8和9)的古鸟联系起来,石板鸟类大多是体型差不多只有鹌鹑那么大的小型鸟类,但它们发达的翅膀显示这些鸟类飞行能力并不差
于是一幅关于古颚类起源的新画卷徐徐铺展了出来……
从白垩纪末到古新世的大约2200万年间,有一群类似于石板鸟那样的小鸟,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从北美的老家出发,飞跃万水千山,到当时支离破碎的各个陆块之上,每到一处,它们留在当地的后代便迅速演化得不再会飞行,同时体型变大,双腿变发达,直至变成完全的陆行鸟与大型植食或杂食动物,然后又在随后的五千多万年里,不断被四处入侵的哺乳动物消灭,直到今天一路退缩到南美洲、非洲南部与大洋洲苟延残喘
所以说,人类终其一生对这个世界的一瞥,不过是波诡云谲的亿万年演化大潮中一块平平无奇的切片,不知道还有多少往事还依旧因为我们的想当然而尘封在历史迷雾之中啊
相关知识
媒体评“东北大花走向世界”:这一次好像有点不一样,没有以往一边倒的嘲讽
520表白日的文案来了,有点甜!
看牵牛花蔓藤想到的生命曲线
网民感慨春节变“春劫” 几天即花光一个月收入
玉兰花很常见,却没想到还有白色紫色和红色
这种草可防疫驱邪,只有端午节才会想到它
综漫:这个世界有点难
从无花果树想到:奉献
秋天该咋给花晒太阳?做错了这几点,盆栽几天就全变光头!
猕猴桃有酒味是怎么回事 奇异果酒精味有点重还能吃吗
网址: 这几天想到一个有点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0053.html
| 上一篇: 薯蓣是不是山药 |
下一篇: 薯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