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器
一眼望不到头的深山,山高林密;不停打着转的盘山公路,峭壁深沟;公路旁不时窜出的小松鼠,野趣横生……
2021年5月,在前往开州区大进镇天保寨村的路上,这一切让刚刚上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彭超感到神秘、好奇又兴致盎然,同时他的忧虑也在不断加深——交通不便的秦巴山深处村落,乡村振兴该从何干起呢?
2个多小时、拐了20多道弯后,车辆终于到达了天保寨村,彭超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
“一栋栋独栋别墅般的村民自建房、果实累累的车厘子果园、漫山金灿灿的山银花海、避暑的露营基地……眼前的景象让我十分震惊,比我想象中要好太多了。”虽然是开州本地人,但彭超还是第一次来到天保寨村,他当即下定决心,“这么一个春可赏花,夏可露营,秋可采果,冬可赏雪的好地方,只要立足特色资源,利用产业振兴,发展优势产业,必然能够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彭超查看村民家中的生产用房
送温暖 修水管贴近村民人心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之前,彭超就职于开州区土地征收储备中心,对农村工作只有些许了解和接触。对于一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来说,要在远离城区的山区生活工作两年,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彭超想象了各种场景。
“会不会因为我太年轻而不信任我?”“前任驻村书记工作做得特别扎实,会容易接纳我吗?”“如何做好脱贫摘帽后‘第一棒’交接?如何巩固成果?如何开创新局?”……
让彭超没想到的是,他心中的这些顾虑在报到第一天就打消了。
“大伯,来,抽根烟。今年你地里的庄稼长势啷个样?”
“大妈,你吃饭了没得?我是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有什么需要服务的,直接来找我就行。”
彭超“嘴甜”,脸上总是一副憨憨的笑容。见到村里长辈就称“大伯”“大妈”,见到年轻人就叫声“兄弟”“姐姐”,跟他们聊聊地里收成、家里收入。
“今年收成可以哦,小伙子好年轻就当书记了,未来我们村发展越来越好就靠你了哦。”“派来的书记都是给我们带好政策、干好事的,你们来了,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
村民朴实的回应、期盼的眼神,让彭超越加坚信,带着感情驻村,才能融入他们;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说他们愿意听的话,才能听到群众的真心话。
为此,彭超从驻村第一天起,就给自己制定了“每周至少三次入户”的工作计划,还在胸前端端正正戴上了党徽。“戴上党徽,就是一份使命和担当。”他说。
彭超向村民了解山银花收成情况
“书记,我们没得水吃咯,肯定是水管又爆了,能不能解决?”2021年7月,刚到村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不久,彭超就接到了群众告急。“夏季是用水高峰,无论是人还是庄稼都需要大量用水,必须马上解决!”事不宜迟,他马上带领驻村工作队到现场沿路巡线查看,结果发现好几处水管管道被松鼠咬坏了。于是,他赶紧又和工作队队员们带上锄头、管钳、钢丝绳等工具进山维修水管。
“真没想到,进山修水管完全是一个重体力活,远比我想象的要艰难得多,水管又长又直又重,扛在肩头直晃悠,路都走不稳。”彭超说,每修一段水管,都要先用钢丝锯锯掉损坏的地方,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还要用热熔机灼热水管接头进行焊接,维修好一处破损的水管甚至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几个小时。
“天保寨村海拔高,天气原因导致水管爆裂是常有的事,车尾箱随时装着水龙头、接口、水管、热熔机。此外,水源处容易被流沙、树叶堵塞,也必须要定期清理。”无论是炎热酷暑还是寒冷深冬,彭超都会带领工作队清理水源、修护水管。驻村一年时间,彭超和工作队为14.6平方公里、100多户村民更换了水管、水龙头和接口,参与的水管修护也差不多接近1000米。
每次入户走访,彭超都与村民拉拉家常,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来源、有无外出务工人员及返乡、家中子女上学等情况。同时,还要给他们详细讲解各项惠民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就业务工信息等。
慢慢地,彭超皮肤变黝黑了,身材越发健硕了。村民们把这位驻村第一书记的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次提起彭超,村民都夸他“跑得勤、吃得苦、做好事、办实事”。
走村入户、整理档案、熟悉政策,对全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彭超逐渐对下一步工作有了思路:,一方面要稳固脱贫成果,做好边缘户的政策帮扶;另一方面要积极谋划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
兴产业 山银花壮大集体经济
天保寨村海拔800至1600米,距离开州区83公里,以前开车到开州区要两个半小时,现在高速公路通车后,只要1小时40分钟。就算到大进镇,乘坐中巴车往返,也要两个小时。
“经过脱贫攻坚,村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更好了,村民们发展能力提升了,口袋也鼓了。”彭超介绍,让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一跃发展成山顶明珠,让天保寨村人一步步实现致富梦的,是村里开遍山野、销往全国各地的山银花。
今年夏季天保寨村山银花喜迎丰收
每年6月底到7月初是山银花的采摘季。放眼望去,漫山都是金灿灿的山银花海,芳香四溢。彭超带领驻村工作队走家串户,帮采摘、忙销售,同时为村民积极宣传政策性“三农”保险的政策内容和重要意义。
73岁的梁尤根是天保寨村2社村民,忙着在山坡上采摘山银花。当记者问起他收成情况,他的脸上洋溢出笑容:“这是我儿子跟着村里一起种的几亩山银花,去年收入七八千元,今年丰产,收入将超过1万元。”
曾以高山大米、车厘子种植为支柱产业的天保寨村,为何要逐步向山银花种植转型呢?
“为筑牢全村产业基础,把荒地变成良田,2019年,村里引进已在奉节县建立了中药材合作社的本村人——山银花种植大户张树林,带领天保寨人试种山银花。他把成功经验复制过来,很快就达到了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去年带动农户增收5万多元。”彭超告诉记者,天保寨村里共777户2376人,实际在村常驻人口不足300人,且青壮年劳动力较少。山银花耐寒耐旱、药食同源、经济效益好,同时天保寨土地富足,土壤无污染,气候条件适宜,为发展山银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又不需要投入太多劳动力,正好适合村情。
“第一年栽种,第二年就能见效益,逐年递增,第四年达到盛产期。花期比较长,采摘期有15天左右。”说起山银花的基本情况,彭超如数家珍。
彭超驻村后,将张树林作为挂职本土人才引入村干部队伍,如今,两人已经成为了默契的工作搭档。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山银花种植的队伍中,截至目前,全村已发展山银花300余亩。
“今年山银花迎来丰产期,预估收入将超过15万元。”彭超说,目前村里建立了华志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良种研究选育——推广种植——干花购销”的山银花全产业链,只需一天,新鲜采摘的山银花就能完成初步加工,随后统一销往安徽、湖南等各地医药企业。
彭超与村干部查看山银花生长情况
同时,为减少种植农户风险,村里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对种植山银花的农户进行统一管理、收购、加工和销售。以“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产销一条龙”把控产品品质,稳定价格和销路,让村民吃上了“定心丸”。
“张树林也已经由入党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像这样能干事、干实事的返乡青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彭超说,将致富带头人、本土人才引入村干部队伍,让他们在农村找到用武之地,才看得到乡村振兴的希望和未来。
“天保寨村在保持大田农业生产的同时,除了发展多样化的种植业、养殖业,还在发展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的庭院经济。”彭超说,天保寨村冬天可以赏雪,夏天可以避暑,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高山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他们正在组织村民打造网红民宿,今后这里还将成为辐射开州周边地区的避暑胜地,未来的天保寨村必将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记者 张真瑜 刘斌
【免责声明】重庆法治在线网未标有“来源:重庆法治在线网”或“重庆法治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电023-8819682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知识
我是驻村第一书记|山银花铺就致富路 – 重庆法治在线 – 重庆法治报社主办
跨多省盗伐珍贵野生树种700余株 – 重庆法治在线 – 重庆法治报社主办
重庆出台《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构建城市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 – 重庆法治在线 – 重庆法治报社主办
出租车拒载、绕道怎么办?热门地如何快速打到车?快快收藏这份乘坐指南 – 重庆法治在线 – 重庆法治报社主办
2023年十大消费投诉热点!电商预售、“一口价”金饰等被点名 – 重庆法治在线 – 重庆法治报社主办
法治日报
通道:火龙果飘香铺就致富路 乡村振兴再添新活力
重庆垫江:芍药花海铺就致富路 非遗文化激活振兴魂
法治教育进校园:靖州中学迎来生动法治“第一课”
普洱市依法治市系列报道之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花开“茶城”
网址: 我是驻村第一书记|山银花铺就致富路 – 重庆法治在线 – 重庆法治报社主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0991.html
| 上一篇: 5月高山杜鹃迎来盛放期 宁波分布 |
下一篇: 阿坝州车厘子采摘地图 走进车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