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
温度:薄荷喜温暖,生长适温为20~30℃,耐寒性较强,地下根茎在-20℃仍可越冬。
发芽温度:10℃以上,最佳15~25℃。
光照:需充足光照,长期荫蔽易导致植株瘦弱、叶片变薄、含油量降低。夏季强光时适当遮阴(避免叶片灼伤)。
土壤: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pH值:6.0~7.5(中性至微酸性)。

二、整地
深耕与松土: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翻20-25厘米,打碎大块土壤颗粒,确保根系顺利扎根。翻耕后耙细整平,形成疏松透气的土壤结构。
基肥: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搭配过磷酸钙50公斤或复合肥40-60公斤,为幼苗提供充足养分。若土壤贫瘠,可额外添加有机肥或缓释肥。
施肥方法:基肥需均匀混入耕作层,避免肥料集中堆积导致烧根。对于盆栽薄荷,可用园土混合椰糠或腐殖土,增强保水透气性。
开沟排水:整地时需开沟起垄,设置畦宽1.2-1.5米,并在周围挖排水沟,防止雨季积水烂根。盆栽种植需选择带排水孔的花盆。
土壤消毒:若前茬作物有病害,可撒生石灰或喷洒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三、育苗
(1)繁殖方式
根茎繁殖: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根茎,截成7-10cm小段,按行距25cm、株距10cm斜插于沟内,覆土浇水。
扦插繁殖:剪取10cm健壮茎枝,按行株距7×3cm扦插育苗,保持土壤湿润,生根后移栽。
分株繁殖:利用间苗时的幼苗分株移栽,适合补苗。
种子繁殖:多用于育种研究,需先催芽。种子用40-45℃温水浸泡5小时,置于18-25℃湿润环境中3周发芽。
(2)种子繁殖
1)种子处理:播种前需筛选饱满种子,用风选法或筛选法去除杂质,并用生根粉水溶液浸种以提高发芽率。
2)育苗床准备:选择沙质壤土或腐殖土,施足基肥(如腐熟农家肥+复合肥),整平作畦(宽1.2m,高15-20cm)。
3)播种管理:种子与细土混合后均匀撒播,覆土1cm,喷水保持湿润,覆盖薄膜保温(20-25℃)。
4)炼苗移栽:幼苗长至5-6片叶时通风炼苗,起苗时带土移植,株距15-20cm。

四、田间管理
(1)头刀收割后刨根
第一次收割后需立即用锄头或斜刀清除地面残留的老梗、匍匐茎和杂草,深度根据品种根系深浅调整:根系深品种可深刨(约10cm),浅根品种仅需去除表层残留物。刨根能松土、保墒,并促进地下茎新苗萌发,提高二刀薄荷产量。
注意:若遇连续阴雨且新苗已萌发,应停止刨根,改为开沟降湿、培土增肥等措施。
(2)密度控制
头茬每亩留苗约2.5万株(株行距10-13cm),二茬增至5万株。通过匀密补稀确保通风透光,避免因过密导致下部叶片脱落。
(3)施肥管理
1)基肥施用:种植前每亩施腐熟堆肥/厩肥3000-6000kg+草木灰1000kg,深耕翻土混匀。
2)追肥策略
苗期(4月):出苗后每亩施稀粪水1500kg或尿素20-30kg,促进幼苗生长。
分枝期(5-6月):重施复合肥(氮磷钾均衡),每亩施优质复合肥25kg或磷酸二铵50kg,结合中耕沟施。
收割后:头刀薄荷收割后,二茬苗高10cm时浇稀人粪尿1000-1400kg/亩+磷酸二铵50kg;二刀收割后覆盖优质有机肥,为次年生长打基础。
冬季养护:若多年种植,冬季施腐熟有机肥覆盖根部,促进次年早发苗。
3)根外追肥
现蕾至初花期(6月上旬)喷施叶面肥: 1%尿素+1%过磷酸钙浸出液+1%氯化钾混合液,每亩100kg;或0.1%硼砂+0.1%硫酸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延长叶片寿命。
(4)水分管理
生长前期:保持土壤湿润,每15天浇一次水,促进根系发育。
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大,夏季高温时早晚浇水,避免正午高温灼伤。
封行后:控制水量,防止茎叶徒长倒伏。
(5)中耕除草与补苗去杂
除草:封行前中耕2-3次,近根处浅锄(2-3cm),行间略深(5-7cm);收割前人工拔草。
去杂:头刀薄荷在苗高12-15cm时拔除非本品种植株(观察叶形、气味),反复2-3次确保纯度。

五、病虫害防治
斑枯病(白星病):及时摘除病叶并销毁;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
锈病: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通风透光;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敌锈钠300倍液。
白粉病:喷洒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
黑胫病:用70%百菌清或40%多菌灵灌根,加强苗期管理。
银纹夜蛾/斜纹夜蛾: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利用灯光诱杀成虫。
蚜虫:释放瓢虫、食蚜蝇等天敌;喷洒吡虫啉或啶虫脒。
小地老虎:用90%敌百虫拌炒香饵料诱杀;清晨人工捕捉幼虫。
红蜘蛛:保持环境通风,喷洒阿维菌素。

六、采收
(1)采收时间
一般每年采收2次:头刀(伏叶)在7月中下旬(华北地区)或6月下旬至7月上旬(南方地区);二刀(秋叶)在10月中下旬至初霜前。
最佳时段:晴天中午12点至下午2点,此时叶片含油量最高。
(2)采收标准
头刀:植株高大但含油量低,叶片深绿发亮、基部叶片发黄脱落5~6片时收割。
二刀:植株较矮但含油量高,花蕾期或叶片增厚发亮时收割。
特殊情况:久旱不雨或严重病虫害时需提前收割。
(3)操作规范
用镰刀齐地割取地上部分,留茬不宜过高。
收割后需立即摊晒,避免堆积发酵导致叶片发黄变质。
七、注意事项
干燥后密封保存,防潮防霉。
薄荷根系发达,易蔓延,建议盆栽或隔离种植。
避免连作,轮作周期2~3年。
及时摘心(打顶)促进分枝,提高产量。
避免单一过量施氮肥,防止徒长减产。
叶面肥需避开高温时段,选择阴天或傍晚喷施,正反面均匀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