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记者 周文颖 秦启涵 通讯员 赵丹丹
五月,已是满目苍翠的时节。绵绵细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草木混合泥土的自然清香。站在宽城满族自治县桲罗台镇的美丽农村路起点向远方眺望,一个左依青山右傍碧水的小村庄呈现出清晰的轮廓,这便是记者即将探访的永存村。
永存村坐落于宽城潘家口水库上游,是进入库区核心部位的南大门,也是进出蟠龙湖水库景区的必经之地。全村有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24户,738口人,均为水库就地安置移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水库蓄水之后,永存村所有的平地和果树等生产资料几乎全部被淹没,导致全村可用耕地只有60多亩,人均耕地不足一分。只依靠单一的林果产业并不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何改变现状走向小康便成为了永存村正在研究的新课题。
拒绝靠山吃山 按响旅游致富新门铃
“这里原来是一个大水坑,里面的死水臭气熏天,加上长年的垃圾堆积,谁都不愿意靠近。”指着眼前正在施工的“荷塘月色”项目,永存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张殿兴告诉记者。

正在建设中的“荷塘月色”项目。长城网记者 周文颖 摄
“荷塘月色”项目位于永存村南沟门处,因为处于蟠龙湖水库淹没线以下,修了公路后,这里就变成了一滩死水。作为永存村五年规划的第一个重点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目前工程已经完成土石方及树木栽植等基础工程,预计6月底前全部竣工。
据了解,“荷塘月色”建成之后将分为两个部分,一半是荷花池,一半是垂钓园。张殿兴告诉记者:“荷花全身都是宝,既可作观赏用,其莲子莲藕等还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满足村民和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还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项目建成之后,这里原来的一滩死水将形成循环水,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池水抽到山上还可以浇灌栗树,是个一举多得的好项目。”
据张殿兴介绍,以蟠龙湖水库的旅游开发为依托,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永存村自4月15日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产生之后,便制定了一个五年总体规划,其中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了重中之重,而“荷塘月色”只是这五年规划的项目之一。
南山上,以花椒为主导,掺杂柿子、桃、杏和李子的采摘园已开发完成,正准备种植。山里有野生可食用猕猴桃,村民和游客春季踏青游玩的时候,还可以带上小篮子挖山野菜。借助山体特点,深山峡谷探险旅游也即将开发上线。
南山下,集康养和休闲为一体的民宿项目正在施工中。先栽树后筑巢再引凤。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民们也都憧憬着搭上旅游顺风车,能让自家的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大家纷纷将原来的石头房和土坯房翻新成了干净整洁的两层小楼,为村里发展农家游和乡村游做足了硬件准备。
北山上,正在打造的旅游景点“十里桃花”,建成后可实现景区与农产品的双收益。
北山下,一个具有满族特色文化的婚庆基地和摄影基地即将落户“亲水观景平台”……
举全村之力实现多地变废为宝,既排除了危险隐患,美化了环境,也为村民提供了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更为全村顺利走上旅游发展路奠定了基石。
基础+配套建设 成就美丽乡村新面貌
街道阡陌整洁,民居错落有致。在一户“不同寻常”的百姓家门口,记者停下了脚步。

美丽庭院。长城网记者 周文颖 摄
大门外沿墙装饰着网格篱笆,栅栏里参差坐落着彩色的花朵和黄绿层次不一的树与草,多盏古色古香的太阳能落地灯若隐若现,门上对称悬挂着成串写满祝福语的中国结;院内规划整齐的一方菜园已绿意萌生,花坛中精心修剪过的植物各自成形,墙边的木质秋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窗前遮阳伞下布置了精美的室外餐桌……这里看似网红打卡地或者高端民宿,实则为永存村村民陈超的农家小院。
“这几年,村里各种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出行都很方便。我们小两口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就自主设计建了这个新房,为的就是住起来舒心。”陈超说,“小院打理的不错,街坊邻居都愿意来我家串门,我俩挺开心的。尤其是今年我们家被评为省级美丽庭院,我俩觉得特别光荣,这也算我家为村里乡村振兴增添了荣誉,出了份儿自己的力量。”
截至2019年底,永存村已完成了77户美丽庭院、13户精品庭院和10户中心户的挂牌及物品发放工作,在“百户美丽庭院示范户”推荐工作中,2户被评为市级十佳美丽庭院,1户被评为市级百优美丽庭院。
除了美丽庭院建设,永存村逐步进行了道路拓宽改造,修建道路两侧绿化带,积极打造实木休闲文化长廊,修建停车场和健身广场和水上公园等,既提升了村民的家居生活品质和舒适度,也为下一步发展高端民俗、健康养生农家特色餐饮服务等打好基础。
从南山脚下至美丽乡村路,大约有200米的距离。走在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的实木休闲文化长廊中,可能谁都不会想到,自己的脚下曾经是一条长长的臭河沟。据张殿兴介绍,休闲长廊共花费60多万元,目前主体和配套绿化带建设均已完成,接下来将会把二十四孝等精神文明标语和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我们立足本村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以‘环境友好、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富裕和谐’为总体目标,以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为切入点,下大力改善全村公共基础设施,打造绿色生态美丽乡村。党员带头参与拆违治乱、环境治理、民居改造、绿化美化等工作,在美丽庭院的创建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永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刚说。
创新发展林下经济 合作共奔小康路
“以前,林果就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也是村里的经济主要来源。没有耕地,只能在坡地上做文章,山上有点土的地方全部栽上了板栗、山楂等果树。村民的收入只有销售干鲜果品所得,口粮也全部靠在市场上购买,勉强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外出打工收入不稳定,除了果树收入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张殿兴告诉记者,“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2019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5万余元。”

村民在苍术种植基地除草。长城网记者 周文颖 摄
村辖区内山绿水清,资源丰富,有草灌木荒山2500亩,经济林3200亩,却未能实现经济发展增收致富。永存村开始改变传统思路,研究新的发展方向。要实现村民长久稳定脱贫,只能以发展果树和乡村游为切入点,带动增加全村集体收入。
“2020年,为了使村集体经济壮大并获得较快增长,村里首次引进了合作社模式。目前已经有50多户入股,也就是大约全村四分之一的村民都是合作社成员。”张殿兴说,“考虑到目前的板栗和山楂种植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我们想增收致富,就必须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找到最适合村里路子。”
张殿兴所说的产业转型升级,便是在原有林果种植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经济。
“去年村里建成了100多亩的北苍术种植基地和100亩的柴胡种植基地。我们研究发现苍术市场比较乐观,能达到20多元一斤,将来的经济效益也会很可观。”穿梭在山中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板栗树与苍术苗间,看着喜人的长势,张殿兴充满期待地说。
走访间,记者遇到十多位村民正在苍术田间除草,并了解到他们的除草工作都是自发并且没有工资的。“合作社刚成立时,大部分村民因为没有经验,对这个模式能不能挣钱、能不能成功很怀疑。但我们还是相信村里,也相信勤劳双手能致富,所以大家纷纷入了股。”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来除除草,既是给村集体干,也是给自己干,干啥就得像啥样,这样等明年得到了分红才踏实。”
“力争到‘十四五’末,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万元。”“努力发展包括休闲康养在内的高端民宿旅游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农民股份合作社建设,下大力发展中药材等林下经济,建立健全农副产品网络购销平台。“继续改造提升村内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广大村民基本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一次次转变带来机遇,一句句口号变为现实。据了解,作为宽城满族自治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的样板村,永存村目前正在申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承德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天时地利人和,刚刚搭上旅游顺风车的永存村已经打开了一扇崭新的致富门,迎接村民的便将是踏踏实实的小康生活。
相关知识
牡丹花铺满致富路(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永丰滩镇:胡萝卜种植成为致富优质产业
河北宽城:发展林果产业添绿“生金”
高金学院工会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迎接建党100周年” 系列活动 之植物园参观学习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山西脱贫攻坚答卷】荒山旱垣育出致富花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丨扬州甘泉:“一花一琴”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立体花坛献礼建党百年
东海双店鲜切花“香飘”威海国际花卉艺术节
河北宽城:果树春管忙 培训正当时——中国新闻网河北
兰州市全民健身闹元宵活动2月26日在体育公园举行
网址: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河北宽城永存村:林果搭上乡村游 小康生活不犯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2424.html
| 上一篇: 2025新出15条金线莲种植技术 |
下一篇: 临桂区韭兰惊艳绽放清丽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