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1月12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通讯员余克俭 李倩倩)“一、二、三——起网!”1月7日上午,安徽宣城市郎溪县郎步街道三岔村油坊塘的池塘边聚集了许多人。承包户徐铭虎和村民们站在已经抽去大半河水的鱼塘里,准备开始捕鱼。

徐铭虎和村民们正在捕鱼。抱鱼者为徐铭虎(央广网发 余克俭摄)
随着这最后一声吆喝,新年的第一网鱼终于被完全拉出了水面,一条条肥硕的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掀起阵阵水花。徐铭虎和村民们忙碌地将鱼分类、称重、装袋,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每年快到春节的时候,我们都会进行捕捞活动,今年也不例外。”徐铭虎指着鱼塘说道,“前一天夜里,我就开始用水泵抽水,经过一天一夜,这才把水抽到了适合捕捞的深度。今天捕的主要是草鱼和花白莲,产量大概将近1万斤左右,约5万元收益。”
“小时候家里面穷,到处打工给别人养鱼,后来有政策支持,就开始自己承包鱼塘养鱼。”谈及养鱼经历,今年57岁的徐铭虎告诉记者,他曾经是个贫困户,2016年,他得到了小额信贷、特色种养业扶持以及技术指导等政策的支持,便开始认真养鱼,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政策的扶持,成功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养鱼能手的转变。
徐铭虎的鱼之所以深受欢迎,是因为他采用纯野生的养殖方式,让鱼儿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这种养殖方式虽然周期长,但能够保证鱼的品质和口感。“我早就跟徐铭虎说好了,要给我留条大的。”村民孙高友高兴地展示着他刚买到的大鱼,“这两条鱼有40斤重,才4块钱一斤,买条大的回家腌着过年吃,最合适不过了。”
展望未来,徐铭虎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会继续努力,把鱼塘经营得更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郎溪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盘“活”水资源,大力推广“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我县水网密布的地理优势,加大绿色健康养殖新技术推广的力度,为乡村振兴、渔民增收打开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郎溪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水产管理站站长肖庭明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安徽郎溪:鱼丰收 乐农家
安徽郎溪特产介绍
安徽郎溪:千亩樱花映春茶 乐享春日“花”样多
安徽郎溪:千亩樱花 浪漫满春
安徽郎溪:金色花海 增收添彩
郎溪农商银行:引金融“活水”浇灌花卉产业——
春游安徽
宣城郎溪:新品蓝莓挂果即将成熟上市
春游江淮请您来|郎溪:千亩樱花盛开 “美丽经济”拓宽致富路
春游江淮 | 遇见花海, 郎溪第二届绣球花卉节即将开启
网址: 安徽郎溪:鱼丰收 乐农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2522.html
| 上一篇: 鲜花常识:香水莲的养殖方法和种植 |
下一篇: 池塘里怎么种莲子?都有哪些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