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广西日报]八桂深山多香草,广西中药资源研究团队发现6种植物新种

[广西日报]八桂深山多香草,广西中药资源研究团队发现6种植物新种

2023年,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研究团队经过前期2-10年的跟踪观察,发现确认了6种高等植物新种。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258个研究团队共发表了306个高等植物新种(含亚种和变种),平均每个团队每年发表植物新种1.2个。近10年,广西中药资源研究团队先后发表植物新种近20种,平均每年2种。广西生物大家族不断确立新名牌,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也取得可喜进步。

4月15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获悉,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以及相关植物现状与保护成效调查和评估项目的野外调查中,发现并确认大戟科油桐属石山油桐、唇形科假糙苏属美脉假糙苏、马钱科度量草属线叶度量草、楝科割舌树属广西割舌树、报春花科珍珠草属洞生香草、沼金花科肺筋草属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在《Phytotaxa》《Systematic Botany》《PhytoKeys》等国际植物分类学刊物上发表。

6个新物种分布生境各具特色

6种植物新物种的发表为其所在科属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增加了素材,对研究其所在科属的植物地理学研究也有裨益。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黄云峰介绍,6个植物新种分别在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靖西市、凌云县,河池市南丹县、凤山县、天峨县,梧州市岑溪市等地被发现,除了广西肺筋草,其余5个新物种均是典型的喀斯特植物。它们分布生境各具特色,石山油桐主要分布在中越边境的喀斯特山区,广西割舌树生长在石山丛林中,洞生香草潜伏在喀斯特溶洞口,广西肺筋草则隐匿于溪流河畔的悬崖之上。发现并确认它们的身份,是科研人员长期深入调研、细致观察的结果。

图为石山油桐。

大戟科油桐属的植物全世界只有3种,而石山油桐的发现,将该属植物的数量增加到了4种,广西有3种。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研究团队与广西药用植物园标本馆历时近10年跟踪调查,最终确定并发表。目前用作经济作物的油桐和木油桐适宜种植在酸性土壤环境中,在石灰岩环境中产量不高。石山油桐高度适应石灰岩生境生长,对油桐新品种的培育、石灰岩荒漠化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素材,具有重大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

图为广西肺筋草。

沼金花科肺筋草属的植物全世界仅有25种,其中5种分布于北美东部,其余分布于东亚,一般生长于较高海拔地区。本次发现的广西肺筋草分布在海拔320米左右的丘陵地区,这为肺筋草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为广西割舌树。

广西割舌树为我国割舌树属的第3个物种。其花为淡黄色,树形优美,常绿,可用作园林绿化。

图为美脉假糙苏。

图为洞生香草。

图为线叶度量草。

每一个新物种的发现,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新物种是否具有药用功效,但它们的发现无疑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民族药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仁传表示,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环境越安全,未来可利用的选择性也越大。新发现的物种往往种群较小,发现之后科研人员会对它们进行不同形式的有效保护。目前研究团队正在申请石山油桐列入广西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名录。

花期一过,明年再来

花果是植物最稳定的性状特征。跟踪新发现物种的花期和果期,找到准确的性状,是确认新物种的一个重要内容。

胡仁传介绍,确认最小最大的开花结果的植株,以确认成年植株尺寸变化,是新物种表型特征描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有些植物并不是年年都开花结果,每年气候不同,开花时间早十天晚十天,也容易错过花期。错过了,就得明年再来。所以为了确保发现的新物种的性状稳定,生活习性稳定等,科研人员需要长期跟踪。


科研人员在都安拍摄靖西海菜花。

科研人员爬到五六米高的树上采集樟科植物标本。

一次在天峨县野外药材调查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一株结有浆果、复叶的楝科植物。这株特别的植物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好奇。通过室内标本、照片观察鉴定,初步确认为楝科割舌树属植物,但尚无法鉴定到具体物种。课题组团队先后多次回访追踪其花果,同时在相似生境外延搜索是否有其他居群。通过近4年的跟踪观察和拓展探索,在凤山县等地陆续发现了同种植物的新居群,经过割舌树属的模式标本比对以及国内外资料收集与检索,进一步确认其为割舌树属一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广西割舌树。

跟踪观察2-10年,每年外业100天

发现并发表一个新物种,首先从形态上判定其与世界范围内同属的其他物种是否有明显差异,是否是不同种的杂交组合,花果形状是否稳定,种群繁殖是否正常,这需要时间去证明。

6个新物种的发现确认,短则两年,长则10年。科研人员每年100天外业,严寒,酷暑,烈日,风雨,悬崖峭壁,深沟小溪,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爬到5、6米高的树上,探进黑咕隆咚的山洞,对新物种形态特征进行全面观察和佐证。


科研人员徒步深入老虎跳自然保护区。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研究团队共有8名队员。他们不仅跋山涉水调查广西中草药的分布以及资源量,还深入各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指导农户进行规范化种植。自2012年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以来,团队先后承担了田林、凌云、田阳、南丹、蒙山等10余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同时还参与了广西兰科植物调查、广西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调查等工作。

在深山老林里第一次看到一种从未见过的植物,怎么知道它是新物种而不是杂交的呢?

科研人员在调查过程中遇到大雨天气,就地休息。

“首先是进行环境判断。看看它周围有没有与它同属的母本或者父本植物。”胡仁传说,如果发现的物种与同属的其他物种在形态(含花果)差异很大,可明显区分,很多时候还需要植物分子系统学方面的证据支持,则认定其为尚未被命名发表的新物种。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发现新的物种,不仅仅是一项科研成果。新物种的不断发现,既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的结果,也是探索确认新物种的巨大空间和责任。因为生物多样性庇护着整个生物圈的安全。

相关知识

[广西日报]八桂深山多香草,广西中药资源研究团队发现6种植物新种
我国研究人员发现6种植物新物种
新起点新征程!广西八桂种苗集团挂牌新三板
广西发现葫芦科新物种疣茎绞股蓝
广西发现景天属植物新种——广西景天
深山觅幽兰 香气冲云天——广西雅长兰花植物保护区打造兰花品牌,让广西兰花走向世界
广西发现“多肉”新成员!
广西发现濒危植物新种——石山椴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科研团队发现蕨类植物新物种腺毛贯众
广西发现小扁豆组植物新物种

网址: [广西日报]八桂深山多香草,广西中药资源研究团队发现6种植物新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297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苜蓿功能基因研究与分子育种领域取
下一篇: 织密草品种区域试验网 助推草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