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野生的仅有1棵!专家人工培育17年没成功,森防站技术员养活25棵

野生的仅有1棵!专家人工培育17年没成功,森防站技术员养活25棵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前言·】——»

1983 年,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法曾教授在泰山后石坞采集标本时,发现在泰山腹地,一处峭壁林立、云雾缭绕的山谷入口,长着一棵与众不同的树。

之前他从未在其他地方见过这种树,经过研究之后业内的专家发现,这种树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都没有,全世界仅此一棵。



因为这棵树生长在泰山后石坞一处山谷入口,这里四周峭壁如刀削般耸立,丛林莽莽,常年云雾弥漫,形成了相对封闭且独特的生态环境。

正是在这样近乎“与世隔绝”的地方,这棵树悄然生长,由于形成新物种的时间较短,尚未有机会扩散到其他地区,所以它就成了“世界独苗”。



当然,它也是山东省特有的野生珍稀濒危树种,堪称植物界的 “国宝”,其保护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树如此珍贵呢?后来怎么样了呢?



«——【·仅有1棵的树·】——»

这棵树叫做泰山花楸,它看上去和比较常见的百花花楸存在诸多明显不同。

比如普通百花花楸果实顶端较为平坦,而泰山花楸的果实顶端则呈凹陷状,宛如被大自然精心雕琢出的独特印记,这一差异不仅是外观上的区别,更是植物分类学上的重要依据之一。


另外在叶片结构上,百花花楸叶子多为两片大叶,相对简洁。



它们之间的花序梗特征也有着显著差异,百花花楸的花序梗上长满密毛,给人一种毛茸茸的质感。

泰山花楸的花序梗上则光滑无毛,显得更加清爽雅致,这种差异在花朵绽放时尤为明显,让泰山花楸在花丛中脱颖而出。



在花的结构细节上,百花花楸的花柱为三条,而泰山花楸的花柱是五条。

虽然看似只是数量上的差异,但在植物的生殖过程中,花柱数量可能影响着授粉和繁殖的效率,这种细微差别也反映出两种植物在进化历程中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因为泰山花楸只有一棵,所以在2000年的时候,景区专家就意识到人工繁育是拯救这一物种的关键。

他们怀着保护珍稀物种的使命感,开启了一场漫长而艰辛的人工培育攻坚战。



在接下来的17年里,专家学者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尝试。

他们在实验室里模拟泰山花楸的生长环境,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各种条件;研究其种子的休眠机制和萌发条件……



然而,成千上百次的试验,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败,专家们陷入了困境。

面对专家们17年未能攻克的难题,泰山森防站的技术人员没有退缩。

2015年,泰山森防站副站长郭慧玲接手了这个项目。



她很清楚想要完成这任务非常不容易,所以在开始育苗之前,多次前往中科院,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请教,深入了解泰山花楸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育的难点。

经过充分的学习和研究,她大胆决定使用化学制品干涉泰山花楸生长,这一决策需要巨大的勇气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技术人员们通过野外采集泰山花楸的种子,在实验室内展开了艰苦的攻关工作。

泰山花楸幼苗不耐夏季高温,这成为了培育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夏季的高温如同一只凶猛的“拦路虎”,稍有不慎,幼苗就会被灼伤甚至死亡。

为了让幼苗安全度过高温期,技术人员们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

最终他们决定使用一些化学制品干涉花楸的生长,就这样,他们日夜坚守在实验室,解决了花楸种子不温不育的难题。







于是,在500株培育的泰山花楸中,最终仅有25株活了下来,但这25株幼苗的诞生,却标志着人工繁育泰山花楸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这一珍稀物种的延续带来了希望。

郭慧玲表示,泰山花楸属于高海拔植株,即使现在培育成功,也不意味着从此就高枕无忧了。



后面,这些凝聚着技术人员心血的泰山花楸幼苗将会被转移至高海拔位置,为它们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它们能够健康成长。

那么泰山花楸究竟是什么植物呢?

«——【·珍贵的树·】——»

泰山花楸属于落叶乔木,一般可生长至数米高,树干挺拔直立,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质。



其树冠呈伞形或广卵形,树枝向四周自然伸展,叶片呈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度约3-5厘米。

叶片边缘具有细锐的锯齿,它的叶子表面是深绿色的,光滑无毛,富有光泽;背面颜色稍浅,被有白色绒毛,触感柔软。



每年4-5月,泰山花楸迎来花期,其花朵为白色,小巧玲珑,花朵呈复伞房花序,众多小花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圆锥状的花簇,宛如一朵朵白云点缀在枝头。

花楸的果实为梨果,近球形,果实顶端呈凹陷状,这是它区别于百花花楸的重要特征之一。

果实直径约6-8毫米,成熟时颜色鲜艳,由绿色逐渐变为红色,仿佛一颗颗红宝石挂满枝头。



泰山花楸的故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也是科研工作者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真实体现。

从1983年的偶然发现,到历经17年的艰难培育,再到森防站技术人员的成功突破,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



这25棵泰山花楸幼苗,承载着人类保护珍稀物种的希望,它们将在泰山的高海拔地区茁壮成长,续写泰山花楸的生命传奇,也为更多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带来启示和希望。

参考:
中华泰山网《一株的泰山花楸有救了》2017-1-23
中华泰山网《后石坞发现泰山花楸是世界上仅存的一株》2011-11-29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野生的,泰山上仅剩1株,堪称“国宝”!爬泰山时你见到过吗?》2023-10-18

相关知识

从只有74株到人工繁育移植成功 “峨眉圣花”绝地重生
灵芝人工与野生区别
林管局森防站推广无公害防治措施
临沧市森防站年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doc
野生龟类成功人工繁育 海南研究成果震惊国内
荆州成功培育人工白芨幼苗 市场需求大价格攀升
她摸索17年 把濒危野生“兰精灵”送归自然
【西宁市】大通县首次人工驯化野生羊肚菌试种成功
丽江人工培育松露获初步成功
实现本土化 日本首次人工培育黑松露成功

网址: 野生的仅有1棵!专家人工培育17年没成功,森防站技术员养活25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341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S925银电镀18K黄 人工培育
下一篇: 绿色的樱花见过吗?南溪山公园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