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1月25日讯(记者 王向荣)“国际花园城市”的桂冠落于港城烟台已一年,一场更为深刻的城市进化正在这里进行。从修复山体“疮疤”的生态手术,到拆栏透绿、融合城景的街区焕新,再到营建会“呼吸”的海绵系统,烟台以“三城联创”为引擎,推动一场从“外在颜值”到“内在价值”的全面跃升。这座向美而行的城市,正用生态底色、人文亮色与发展绿色,书写着宜居、韧性、智慧的新篇章。

生态修复:从“城市伤疤”到“绿色客厅”
小雪节气已过,观海路与竹林路交汇处的山体依然很美,粉黛乱子草织就一片朦胧的紫色云雾,一方水塘倒映着晴空和云朵,市民漫步在蜿蜒的层层步道上,仿佛走入一幅流动的画卷。这里曾是一个堆积建筑垃圾,遍布菜地,水土流失突出的“城市伤疤”,如今已成为烟台人争相健身、打卡的“绿肺”。
“这片绿地东西绵延约1000米,总面积达45公顷。”市住建局建设服务中心工程建设三科副科长冯亮介绍,今年6月,工程正式启动,通过地形整理、坡度优化与本土植物科学配置,不仅根治了水土流失,更构建起层次丰富的景观体系。悬铃木、栾树、红叶石楠等林木与草皮花径相映成趣,一条2500米长的慢行康养步道贯穿其中,将生态修复与市民生活无缝衔接。
“我从夏天就一直关注这里,看着它一步步变美,开放以后就经常来散步。你看有花有草有水,光是看着心情就很舒畅。”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
城市中心生态修复与更新融合的典范,更具代表性的是莱山区凤凰湖片区的蝶变。昔日的低效用地和违章建筑聚集区,通过海绵化改造与全龄乐活体育综合体建设,日均客流量达3万人次,实现了从“沉睡资源”到“活力引擎”的跨越。改造接近尾声的凤栖湖公园,是值得期待的又一颗城市明珠。
这些项目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治愈,更是城市功能与市民生活的重新链接,印证着烟台“用生态疗愈城市”的智慧。

城市更新:从人文叙事到小微改造
在奇山所城历史文化街区,明代海防遗存与当代生活场景悄然交融。通过“微改造”与修旧如旧,这里嵌入了展览馆、非遗中心与社区图书馆,打造出“非遗展览+体验工坊+传承课堂”三位一体的文化空间。这一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成为烟台“让历史可阅读、让文化可消费”的生动实践。
与此同时,山海步道建设以“串山、观海、揽城”为脉络,将35公里山体步道与27.79公里滨海绿道串联,形成一条融合生态、文旅与健身功能的“城市会客厅”。市民张波的感慨道出了更新成果:“一到周末,我就带孩子穿越山海,累了在路边歇歇,看看远处看看海,心情美极了!”
在烟台,大工程改变城市面貌,小细节则温暖日常生活。遍布城区的口袋公园,拆栏透绿的街区改造,正以“小而美”的姿态,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
今年,烟台新建的3座市级口袋公园相继落成,西南河路口袋公园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却把不同时节的风景变为居民推窗即见的美景;鲁东大学口袋公园散发着浓郁“书卷气”与活力;迎东社区口袋公园对茂密林木“做减法”,让阳光透进街角。

在观海路迎春大街至港城大街段的街角,一段1600米长的“拆栏透绿”改造工程,通过园建、景观小品、海绵设施与照明的综合提升,将原本单调的绿地转化为休憩、健身、社交多元一体的滨海休闲空间。“过去绿化带是封闭的,现在打开后,给市民提供了更多共享生活空间。”市住建局建设服务中心工程建设二科科员刁春宁说道。
从“口袋公园”到“拆栏透绿”,烟台的城市更新没有停留在宏大叙事上,而是深入街角巷尾的细微处。这些方寸之间的改变,让绿色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日常,也让整座城市的“美商”,在细微处生根发芽,滋养着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

海绵城市:与自然共生的韧性智慧
在烟台的城市更新中,“水”的治理尤显匠心。面对“低山丘陵、人均水资源仅415立方米”的先天短板,烟台以海绵城市破局,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2025年,全市推进11个示范片区、205个项目建设,新增海绵城市面积15平方公里。
在凤凰湖公园,5.9万平方米的海绵设施通过透水铺装、下沉绿地,构建起集雨水收集、调蓄与回用于一体的系统,有效削减汛期径流峰值,惠及3万居民。黄渤海新区天地广场的改造,则通过雨水花园、调蓄水景,将雨水资源利用率提升至26%,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曾经默默无闻的广电大厦南水塘,通过清淤、雨污管线改造、蓄水能力优化与生态环境提升,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潜流湿地、雨水花园、太阳能曝气机等技术的应用,使水质显著改善;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既缓解城市缺水压力,又减轻内涝风险。而更令人欣喜的是,水塘周边增设了环水步道、儿童活动区与智能座椅,成为全年龄段市民的互动空间。
市住建局建设服务中心工程建设二科科员薛恒岳介绍,“这里曾是一个杂乱的沼泽潭,改造后成了一处雨水花园,给周边居民打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态休闲空间。”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改造,更是生活场景的再造。
更值得一提的是,《烟台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的施行,为全国滨海缺水型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法治样本。
“三城联创”:系统思维下的城市进阶
烟台的“美商”提升,得益于城市更新、海绵城市与新城建试点的“三城联创”系统性实践。通过构建“1+N”政策体系、创新多元融资模式、引入央地合作资源,烟台创新打造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聚焦精品项目打造,从三个维度入手提升城市能级。
在绿色韧性城市建设方面,依托“一环两带”生态格局,建成山海步道环线、夹河生态景观带等多条生态廊道,完成数百公里雨污管网改造与海绵型水系建设,成功获评“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在智慧赋能方面,打造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平台,接入62个业务系统、2600类数据资源,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通过“一纵一横”文化轴线,修复奇山所城等历史文化街区,串联啤酒厂、钟表厂等工业遗产,让历史建筑可阅读、文化记忆可体验。
从山体修复到海绵建设,从口袋公园到历史文化街区,烟台的每一步“向美而行”,都是对城市发展逻辑的重新定义。这里的“美商”,不仅是景观的精致度,更是生态韧性、功能复合与人文温度的深度融合。当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当智慧赋能治理、文化浸润生活,烟台正以一座国际花园城市的实践证明:真正的城市竞争力,源于对美的追求,对人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远见。
相关知识
向美而行,国际花园城市烟台的“美商”与“远见” 城市建设 烟台新闻网 胶东在线 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国际花园城市金奖“花落”烟台 城建新篇正起航 新闻快讯 烟台新闻网 胶东在线 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烟台文明城市卡通形象正式发布 “文文 明明”为烟台代言! 科教文体 烟台新闻网 胶东在线 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建设“鲜花海岛”“海底森林”,长岛陆海统筹固碳增汇出新招 城市建设 烟台新闻网 胶东在线 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岁月流金·山海情深”烟台籍音乐名家名作演唱会成功举办 科教文体 烟台新闻网 胶东在线 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国际花园城市金奖“花落”烟台 城建新篇正起航
节日当前,鲜花身价翻倍 社会新闻 烟台新闻网 胶东在线 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花开莱州 两名退役军人斩获烟台市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奖项 社会新闻 烟台新闻网 胶东在线 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月季花开香满城 第33届莱州月季花节经贸文化推介活动举行 科教文体 烟台新闻网 胶东在线 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水果市场“换季” 烟台本地樱桃、蓝莓陆续成“主角” 关注民生 烟台新闻网 胶东在线 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网址: 向美而行,国际花园城市烟台的“美商”与“远见” 城市建设 烟台新闻网 胶东在线 国家批准的重点新闻网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4748.html
| 上一篇: 高二地理练习:沼泽 |
下一篇: 生活中常见的 10种蛙类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