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低,如春兰和惠兰在冬季晚上最低温度要求为4℃—6℃,降至0℃也可以,植株叶片
在干燥的条件下降至零下2℃—3℃也无妨。兰花的花是由花芽发展而来的,花芽的分化
与温度和光线有着密切的关系。前人做过很多关于兰花花芽分化的研究,结论认为:12
℃—13℃的低温足够使花芽分化,与日照长短关系不太大。但兰花照射的光线愈多,则
低温影响花芽形成的效果也愈显著。所以在春末至秋季将兰花放在室外培养比户内生长
发育好。
调节温度的目的,主要有3个方面,即:冬季防寒、夏防炎暑和改变花期。冬季气温
低于0℃时,兰花叶片和花蕾易受冻害,叶片出现水浸状黑斑,花蕾萎蔫。如气温骤然急
剧下降或特大霜冻,为害则更大。但冬季温度过于偏高也不好,因为兰花在冬季是处于
休眠状态,温度过高会干扰休眠。在夏季若是温度过高,兰花遭受暑热,则叶片发黄,
粗糙而无光泽,并易受病害侵袭,往往叶片基部开始腐坏。
兰花的开花期受温度影响很明显,在一般条件下,适当地升高温度就能提早开花。
例如兰花在平原和城市培养条件下的开花期,往往比原来野生条件下提早15—30天。利
用这一生物学特性,可以适当调节温度使开花期提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尤其是春天开花
的种类,一般在上年的7—9月即已形成花芽,待其通过冬眠阶段,适当调高温度,即可
提前开花,赶上春节节日。但必须指出,调高温度必须循序渐进。实验表明,急剧地升
温反而会产生抑制作用,使花期推迟。
调节温度的方法:温度对兰花生长发育影响极大,温度过高则呼吸作用加快,消耗
养分增多;过低则酶活性下降,合成少,生长发育缓。重要的是日温差和季节温差必须
形成,这样才能发芽开花。在驯化栽培的温度调节上,我们采取与原兰花产地近似的原
则,夏季用双层遮光网对兰圃遮荫,其降温效果明显,当气温高达35℃时,兰圃中温度
只有31℃—32℃。冬季用塑料大棚保暖,当气温低至0℃时,塑料棚内仍可保持在6℃—
8℃,冬季的温差比露地小,这样既有利于养分贮藏,又不致冻害。
调节温度除建土兰棚、兰室外,还可以在兰圃周旁栽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
坪,夏季可以吸收部分太阳辐射热,冬季又可减缓地面和空气中热量的散失。即以草坪
为例,据测定,冬季草地环境气温比泥地面高、白天最大差值可达4.4℃,有助于避免冻
害;而夏季草地环境气温比水泥地低得多,有利防暑降温。
夏季宜在空中、地表、花台及兰叶喷雾或喷洒清水。因为水分在蒸发时要吸收一部
分热量,可起到降温防暑作用;同理如在近旁扩大水面亦有此效,如水池、蓄水池、水
沟、水缸等。温室则需在玻璃上挂帘挡光防热。炎热之际,更要注意通风和加强空气对
流散热,局部掀起棚上遮掩物;兰室则打开门窗,避免热气郁积。
温度的调节,除气温外,还应注意土温。兰根在土中生长,盆土的温度对其生理机
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条件下,土温与气温是成正相关的,气温高则盆土温度也随之
升高,但变化过程比较缓慢。首先是要防止烈日直射花盆,将土壤及盆晒烫,灼伤贴在
盆壁近处的兰根;还要注意浇水时水温与土温相近,不宜过分悬殊。
还有—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即人为的保护与兰花本身的适应能力的关系。同所有植
物一样,兰花对外界环境也有其适应性。并非天生娇弱。因此,艺兰者在为兰花防暑御
寒时,其措施宜适可而止。遮掩太密,时间过长,必然削弱其抗逆能力。我们兰圃选从
南方600—1000公里以外所引种驯化之寒兰、建兰,除采取保护外,还逐步让其增强抗逆
性,远渐适应新环境。
4.湿度
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兰花无须根、更无根毛,其吸收水分面
少;相反,兰叶丛生。叶面蒸腾较大,只有空气潮湿才能维持水分的吸收和蒸腾之间的
平衡。在兰花原生长地生长季节中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空气相对湿度都在80%以上;
尤其是墨兰生长在溪流旁,经常水雾弥漫,相对湿度都在90%左右。北方养兰之所以困
难,空气干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城市家庭和阳台培养兰花不易成功,温度不够也
是主要因素。空气湿度低则兰叶粗糙、黯淡无光泽;空气湿度合宜,则叶面润绿。通常
兰花生长期所需要的湿度不能低于70%,冬季休眠期约为50%;晚上空气湿度要比白天
高些。
湿度和通风是相对的两个矛盾因子,过多通风则湿度降低,北方的冬季和春季多刮
干风不能保持湿度,对兰花生长不利,应适当少通风。
调节提高空气湿度的方法:在兰圃周围多种植树木、竹、草。这些植物的根系能从
地下吸收大量水分,然后从地表叶部蒸发出来。并能滞留地表水分,逐步蒸腾,增加空
气中水分子含量,从而提高空气湿度。
在地面干燥时。在地面、台架、墙壁上洒水,还兼有降低温度的作用。还可在栽植
兰花的场地空间或叶面进行喷雾或洒水。但对叶面洒水或喷雾,不宜在晚上进行,在傍
晚如需向叶面洒水,一定要保证到晚上时叶面能恢复干燥。
在我国南方有时阴雨连绵,特别是黄梅时节湿度过大,应打开门窗和遮蔽物进行通
风。兰花喜温润,在高湿且通风良好时,兰花会生长健壮;但低温而又不通风时,水汽
会凝聚水滴,对新芽有害,也容易引发病害,故应避免低温高湿。
我们在大面积地栽兰花的苗畦。四周铺设砖头,上面植满青苔。砖头和青苔吸水保
温能力很强,这种经济简便的天然增湿措施非常有效。
5.浇水
浇水应注意水量、水质、水温、浇水时间、浇水方法等问题。
在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分类中,兰花属于中生植物,并不需要过多的水
分,因此盆土不宜过湿。这是由于兰花根茎构造特点所决定的。兰花的假鳞茎肥大,其
表面外有一角质层,而表皮细胞又加厚形成石细胞,茎中散满维管束。假鳞茎能贮蓄养
分和水分,而且不易蒸发。兰花的根,多为肉质,最外层是根被组织,根被组织的细胞
为长简形、多角形。根被组织细胞成熟时,原生质解体,细胞壁发生加厚条纹。根被组
织的功能足保护皮层,吸收水分,减少和保护皮层内部水分的散失。因此兰花的浇灌不
宜过勤,盆土不宜过湿,以免烂根。此外,从兰花原产地来看,兰花多生长在山坡、山
脊两侧、岩缝。这些地方排水良好,无积湿渍水之患。正是适应这样的环境,所以兰花
根茎构造适合于贮存、保蓄水分和养分。
兰花浇水的原则:是必须依据以下条件:
(1)兰花的种类。附生性兰花和有气生根的可以少浇水,如虎头兰有气生根,能从空
气中吸收水分,因此浇水不必过多。另外叶片有厚角质层的少浇,如铁骨素叶片的角质
层厚,水分蒸发量少,浇水就要严格控制。
(2)兰花的生长季节。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为新芽萌发季节,浇水应及时。每天或隔
日浇水一次,保持盆土湿润。此期间缺水则花迟发,芽不壮。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量
大,为展叶、出根和根叶的伸长期,每日清晨浇一次水,傍晚如盆土干燥,可补些水分
浸润盆土,透润叶片,降低温度,减少养分消耗,以利生长发育。进入秋季,气温渐降
,兰花生长缓慢,每天观察盆土的于湿,干则浇之,湿则任之。冬季兰花进入休眠期。
盆土宜稍干,应少浇或不浇,但要注意盆土,防止盆土过于失水反而渗透根内的水分。
冬春之交。春兰孕蕾后花芽开始伸长,因此盆土也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如果冬天盆土过
湿,兰株含水量增大,容易造成冻害。
(3)兰花的生长情况。兰花长势强、根部好,可多浇;反之酌情减少,病株更要控制
水分。在兰花发芽生长时,水分可以多些;发芽后可逐渐减少。新芽逐渐成熟时水分又
应少些,花芽出现时稍为多水;而开花期间水分不宜过多,以延长花期。花凋谢之后应
停止浇水数日,使盆土略干燥,兰花稍休眠,然后再浇。
(4)花盆与植株情况。即根据花盆的质地和大小来浇水,瓦盆、大盆多浇,瓷盆、釉
盆则少浇。盆栽植株多或地栽兰株密时多。
(5)盆土的干湿情况。季节、植株、天气、花盆、土质等浇水的依据,都可以从盆土
的干湿程度综合反映出来,所以盆土的干湿是浇水的直接与直觉的依据。可以根据观察
和触摸来判定。如盆土变硬,颜色变浅,盆面青苔干燥、萎蔫,表明土壤干燥。应即浇
水。如果盆土色深。有潮气、青苔长霉,是土壤过湿的表现,不宜加水。一般土壤含水
量以15%—20%为宜。
(6)浇水时间。一般来讲,春、秋二季宜在早晨进行;盛夏炎热期间宜在日出前后和
日落前后;初冬和早春可在日出当顶,气温稍暖后浇水。进房过冬期间,必须在晴天中
午浇水。但应注意避免沾湿叶面或浸入叶鞘内。
在民间有一些兰花浇水方面的经验十分可贵,如对春兰和蕙兰就有“秋不干、冬不
湿”和“春喜润、夏秋喜微潮、冬需润中带干”的经验。表明了兰花在各个生长发育阶
段中对水分有不同要求,应因地制宜,灵活管理。一般“立春”以后,气候逐渐转暖,
花蕊舒发,土壤应保持湿润,每隔2—5天喷水一次。“惊蛰”后,无花春兰和蕙兰,露
天栽培,风吹日晒盆水易干燥,日常浇水宣勤,但水量不宜太多,每2—3日浇水一次或
每日少量浇一次。“立夏”以后,凡属开花过后的兰花(包括寒兰、报岁兰)土壤要稍干
些,因为在花后大多有短暂的休眠期,生长缓慢,叶面蒸发少。6月份起,天气渐热,子
草(即幼芽)成长速度加快,此时要多加注意土湿度,经常用清水喷洒兰叶与兰台,构成
一润湿小气候,有利于子草抽长放叶。“梅雨”季节时要控制浇水,减少病害发生,叶
艺及一些瓣型苗更易发生病害,更应注意。“三伏”中气候炎热,除加强遮荫外,还要
细心保持土壤润湿,每天日出前后用清水喷洒叶片和盆面。“白露”后渐转秋凉,又有
夜露滋润,新草长势停顿,兰蕊破土成长缓慢,此时可减少灌水量;但发现盆土干燥时
,必须浇水至润湿为度。晚秋期间,新草已由新绿嫩绿转浓转深。花蕊衣壳俱见,要防
止久雨多湿,减少“烂衣”(即苞壳腐烂),应设法避雨,多受阳光照射。
(7)浇水的水质与水温。浇兰花最好利用积聚的雨水,最为洁净,又呈中性;河水次
之;井水中含矿物质又多为碱性,比较差;自来水中含有消毒剂,对兰花最为不宜。如
果不得已而使用自来水,应将其在水池中贮放24小时以上,有日光曝晒则更好,待其中
消毒剂沉淀或分解后,取其上面清水浇兰花。除了这种积存处理外,还有一种活化处理
,就是在蓄积自来水的池中放养鱼类、水藻、小球藻、红浮藻和其他水生物,以改善水
质。但要注意鱼类有无病害,防止引起水质污染。
盆土的温度能直接影响兰根的吸水功能。因此,浇灌的水温与盆土温度和气温应很
接近。在炎热夏季。花盆与土壤被阳光直射晒热后,如果突然浇以冷水,两者温差太大
,就会破坏根系的正常吸收功能,影响生理平衡。所以夏季浇兰,宜在早展和傍晚,水
温与土壤温度相近时进行。蓄水池或蓄水缸最好半截埋在土中,加上遮荫,夏季水温就
不致过高。
(8)浇水方法。常用兰花浇水方法有浇水、喷水、浸水三 种方法。通常用水壶、水
瓢、水管进行浇水,浇水时缓缓地由盆边注入,使水逐渐向下方和中心浸注,决不要猛
地倾注于叶束中心,也不要让水溅起盆土污染叶片。喷水应浸透全盆,不能浇“半截”
,即表层有水,下层得不到水,如果长期浇半截水,则表湿里干使部分兰根长期吸收不
到水分而干瘪,上部兰根则倒转向上生长,散乱地盘曲于表层土中。不少人为了简便省
事,在自来水龙头上直接接上橡皮管,向兰盆浇灌,这很有害:其一自来水未经处理,
漂白剂有害兰花;其二水温与土温相差大;其三浇水不能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喷水方法是用喷壶在叶面上喷水,既可增加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又可洗涤叶面生
垢,兰花生长季节多用此法。每次喷水不可太多,以叶面湿而不流水为度。过多水灌入
叶心,久留则沤坏新苗。喷壶的喷嘴孔眼应细而密,水滴细而均匀。
浸水方法又称洇水,即将兰盆底部放进浅水中,让水逐渐湿润盆土。浸水时间不能
太久,一见表土湿润立即将兰盆取出。此法可保持兰花叶面干净清洁。在干旱季节,还
可将兰盆置于浅水托盘中,花盆吸收托盘里的积水,再浸润盆土,这样可保持比较稳定
的土壤湿度。缺点是花盆底孔被水堵住,透气性能受一定的影响。
6.光线与日照
光线是指太阳光照射的光质、光量而言,包括光的波长、光谱成分和光照强度。日
照是指太阳照射的时间,一般照射14小时以上为长日照。不到14小时为短日照。植物中
需长日照才能开花的称为长日照植物;反之需短日照才能开花的称为短日照植物。光线
与日照对兰花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兰花对光照的要求:花谚:“阴茶花、阳牡丹、半阴半阳四季兰”。说明不同花木
对日照有不同需求,兰花需要半阴半阳的光照条件。
光照对叶色的影响——兰花长期生长在山林中,养成耐阴的习性,不喜直射强光。
在光照过强时,叶色变成淡绿;如遏骤然强光,则叶色迅速变黄,叶面粗糙,甚至叶片
枯焦。光照适度,叶绿而质细腻,且有光泽;光照过弱则叶色深绿而失光泽。
光照对出芽的影响——光照强弱对叶芽和花芽的数量、出土期及生长状况都有直接
影响。光照过弱兰花长出的叶芽多而花芽少,且长势不良。因此,从花芽形成之前一段
时间开始,适当增加光照,可促进花芽分化,达到多开花的目的。
光照对花色和开花的影响——兰花的花色,主要由花色素所决定,而光线中的紫光
和紫外线是形成兰花色素的主要光能。因此。光照强则花色较深而鲜艳;光照过分微弱
则花色极淡,与正常相比,误认为另一个品种。如古时浙江宁波有“雪兰”一种,乃阴
山背阳所产,“若栽于盆中略见微阳,即转绿色”,于是乎被视为珍奇,而今野外采集
中常常碰到,人工栽培也可得到。有人以此弄虚作假,冒充新品种,经验不足者每每上
当。
如其他条件相同,则放在光照较强位置的兰盆先开花,这是由于积累的照度和积温
最先达到一定数值的关系。有人实验,延长光照时间14—16小时,可以促进中等植株和
小苗提早开花;但对成熟兰株,则光照时间不超过8小时即可促进开花。对于冬季开花的
兰花,要满足昼短夜长和低温条件来促进开花。对夏季开花的兰花,则要求昼长夜短和
高温促进开花。
有花蕾的兰,要促其早开花,可适当延长光照和增加温度。在小室内用100瓦的灯泡
可提高室温3℃—5℃,能促进提早开花。
光照与叶艺的关系一叶艺即叶片上出现线条或斑点的栽培技术。叶艺与光照有关联
。可用光照的变化来促进叶艺变化。方法是用生长健壮的兰苗,要有三株以上相连在一
起,在夏天9时以前,冬季在10时以前,将兰盆晒在日光之下,在盆内插上温度计,晒到
30℃时移入阴处。等降至25℃时,再移出见日光。如此长期反复。一阴一阳、一冷一热
,有利于叶内可变因子的出现,长年累月,功夫不负有心人,可能会出现花叶。但必须
以兰叶内存有叶艺的隐性因子为前提,日光的变化不过是促进其显现而已。
调节兰花光照的依据和方法:喜欢半阴半阳的光照是多数兰属植物的共性,但各兰
种之间也有差异。春天开花的种类,如春兰、春剑和送春等,需要光线比较弱一些,荫
蔽度宜控制在70%—80%之间。夏、秋开花的种类,如夏蕙、秋素等,需要光照则稍强
一些,其荫蔽度宜控制在60%—70%之间;墨兰则需85%左有。
春、夏、秋、冬四季的光照时间与强度都不相同,应分别对待,调整奸荫蔽度。一
日之间,朝晖夕阳可任其照射,正午烈日就须遮挡调节,阴天则应降低荫蔽度。值得注
意的是,夏日暴雨之后,或久雨初晴之时,兰盆切忌曝晒,前人经验:“若雨过即晒,
盆内水热,则烫叶伤根。”
兰花虽然比较耐阴,但它也有向光性,在同一栽培场地。向阳一面的花、叶总是繁
盛—些。天长日久会使花和叶的长势不匀,并向一侧偏倒。为了匀称美观,应该间隔一
段时间转动调整一下兰盆的方向。若是出于造型或构图的特殊需要,为了表达特定的诗
情画意,也可利用光源的位置来加强花、叶的倾向性,达到动态平衡的美,可满足欣赏
的需求。
调节荫蔽度和光照长度,通常有以下方法:
建筑物——建立温室、兰亭、水榭、兰廊来放置兰花,利用这类建筑物的透光和遮
阳的性能来调节光照。只要兰盆放置适当,就能取得预期效果;在这些建筑物的向阳处
可挂上竹帘或遮光网进行调节。阳台上所养盆兰,通过端进抱出以此调节光照,虽然辛
苦劳累,却也怡养情趣,养花结合健身乐在其中。
搭棚——荫棚可用竹、木、角钢等搭成棚架,上铺竹帘、塑料薄膜、遮阳网等。我
们调节光照度的方法是在兰圃内用竹搭架,其上 设双层50%—70%遮光率的遮阳网,上
层是相对固 定的,只在冬季收卷起来,下层则可放可收。盛夏时 用双层,春秋两季用
单层;夏秋晴天中午用双层,阴雨天单层。冬季则视情况而定,晴天放开下层,阴天卷
起下层,因为冬季塑料大棚内光变化不能太大,太大则温、湿度也随之变化,对兰花冬
眠不利。此外,兰花花蕊含苞待放之前,必须有适度的散射日光照射,否则花色黯淡,
不显俏丽。
搭架——在兰花培植场地上,搭竹架、木架或钢筋混凝土架,任葡萄、金银花、牵
牛花、凌霄、茑萝等类藤本植物攀缘铺陈其上,既可遮阴又美观、实惠。落叶藤本植物
夏季遮阴而冬日透光,是一种自然调节。
植树——在兰圃周围选用高低不同的常绿树、落叶乔木、竹类等配搭种植,用来调
节光照强度。
7.施肥
兰花的根没有须根,根内有共牛菌。根菌从外部吸收矿物质营养供给兰花,兰根细
胞则提供水分和有机养分给根菌,形成了它们相互有益彼此共存的共生关系。但它们之
间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平衡,才能生长繁茂。配制适宜的营养土和适当施肥,维护两者
的平衡,可促使兰花生长健茂。
以前有人认为兰花生长在山中,雅浩成性,白水清风就可以维持了。也有人对兰花
爱之过深,操之过急,常施以高效高浓度的重肥,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
对科学地、合理地施肥进行认真的探讨。
(1)肥料的种类。肥料可按其有效成分、肥料性质、肥料用法来区分。
按肥料的有效成分来分,主要有氮肥、磷肥和钾肥。氮素是构成细胞核和蛋白质的
主要成分,也是构成叶绿素的不可缺少的元素。氮肥能促使兰叶茂盛,健壮;反之则叶
垂软,不易萌芽,繁殖率低。常用氮肥有堆肥、*粪尿、尿素、绿肥、硫酸铵、硝酸铵
等。
磷也是构成细胞核的主要成分,在植物细胞内直接影响细胞分裂、叶绿素形成和蛋
白质合成与转变,能促进花芽分化和成长,促成花大、色鲜、香浓。常用磷肥有过磷酸
钙、磷酸二氢钾、磷矿粉、骨粉、淘米水等。
钾元素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可使细胞生理正常,又与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合成有
关。钾肥可使兰花的茎、叶、根生长健壮。使叶片坚韧、不易折断,并增强耐寒抗病能
力,还可以增加花的香味。常用钾肥有草木灰、硫酸钾、磷酸二氢钾都是含钾较多的肥
料。
除了氮、磷、钾三种主要元素以外,兰花还需要钙、镁、铁、硼、锌等多种微量元
素,它们在配制的培养土中即能满足,—般不必另行添加。而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大
,必须通过施肥、翻裁和换土来解决。
按肥料的性质来分,一般可分为有机与无机肥料两种。有机肥料,如堆肥、绿肥、
厩肥和饼肥等。有机肥在使用之前,必须充分发酵,发酵时间至少在一个月以上。有机
肥料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腐殖质,使土壤透气性、蓄水性良好,其肥效也长,能
陆续分解长效性营养供给兰花吸收。
无机肥料又称化肥,其中养分含量高,干净无臭味,不须要经过发酵立即可以稀释
使用,方便且肥效快,但维持时间短,长期使用能使土壤结构变坏。
一般艺兰者反对使用化肥。其实,如果兰花以使用有机肥料为主,配合使用化肥、
效果还是很好的。
按肥料用法来分,可分为基肥和迫肥。基肥即在配制培养土时或在栽植前加入土壤
的肥料,如腐叶土、青草堆肥、苕糠土等,既是栽培兰花的基质,又是基肥。还有蚕粪
、*粪、牛粪、骨粉、毛发、饼肥等均可作为基肥加入盆底或翻入土下作为基肥,但忌
用鸡粪和人粪。
(2)迫肥是在兰花栽植以后,在其生长季节追施的肥料。一般兰花栽植后2—3年才翻
盆换土,其问必须补充养分,故应追肥。
施肥的时间:在春、夏季兰花生长期中,要使兰花生长健壮,旺盛,可多施氮肥。
若是叶艺品种,则少施氮肥或不施,叶色深绿将影响叶艺欣赏效果。夏季气温高于30℃
时不施肥,因盆土温度较高,水分蒸发过快,残留的肥料浓度增加,有害于生长。夏季
若施肥过勤,容易催发秋芽,日后长成的植株矮而弱,次年春芽会因此受到抑制。气温
低于10℃时不施肥,因为此时处于半休眠状态,不吸收养分。只有在阳光及温度适宜、
光合作用旺盛时,才施用肥料。冬季兰花处于休眠状态,更不必施肥。
兰花新芽在假鳞茎长至半成熟之前,叶芽出土前后和伸长期为兰花的营养生长阶段
,应稍多施氮肥,磷和钾肥应较少。营养生长之后便是生殖生长,光合作用所制造的养
分贮藏在假鳞茎和叶片中,作开花或新芽生长之用。这时对磷、钾肥需要较多,酌施磷
、钾肥可促进假鳞茎饱满成熟,生芽开花。
如果兰草叶色浅淡、发黄,植株柔弱,多为缺肥所致,应及时追肥。但有时也因日
照过强导致叶片发黄。病株不宜施肥,要待其病害被治好复原时再施肥。健壮的兰苗多
施肥料则能助长。古代艺兰者有经验:“瘦兰切勿骤施。肥兰切勿久瘦”。其意为,一
向不施肥的瘦兰,不能突然施以浓肥,那是吸收不了而有害的。对经常施肥的兰花,也
不能久久不施肥。总之,肥瘦不匀对兰花无益。 通常春兰、惠兰、建兰,在5月上旬开
始施肥。夏入三伏,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初不施肥。从5月起,每隔2—3周就施淡肥一次
,直到9月底为止。在9月上旬春兰施淡肥一次,9月下旬建兰施肥一次。在每次施肥后,
翌晨必须补浇清水,便于兰花吸收,又可防止浓度不当而伤兰根。一般在开花前后不宜
施肥。
(3)施肥方法。施肥一定要以有机肥料为主,它能使土壤疏松、结构良好,利于兰花
生长。还要薄肥勤施,即前人经验“宜勤顺淡,切忌骤而厚”,也就是今人少用多餐之
义。施时将水肥冲淡适宜,再用喷壶浇入根际,不要污染兰叶。
如果使用化肥、浓度更要低。在兰花生长季节可以用2‰的尿素、2‰磷酸二氢钾的
水溶液作追肥2--3次。
相关知识
兰花的栽培与管理:
兰花的栽培与管理
兰花栽培的分株繁殖及管理
兰花栽培的植料配制和水肥管理
兰花的栽培管理(一)
兰花的栽培及管理
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二)
兰花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兰花的栽培与繁殖方法养护管理技术
兰花怎么养?兰花生态习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网址: 兰花的栽培管理(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0793.html
上一篇: 兰花的种植方法包含哪些步骤? |
下一篇: 兰花种植的方法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