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新鸿源】玫瑰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方案

【新鸿源】玫瑰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方案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或昼夜温差大,都会引发各种病害的发生,防止不当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列举玫瑰上的常见病虫害及综合管理方案。

(一)白粉病

病原

病原为蔷蔽单丝壳菌,属子囊壳菌亚门、单丝壳属真菌。

危害症状

发病部位为叶、嫩梢和花,明显的特征是感病部位出现白色粉状物。生长季节感病的叶片出现白色的小粉斑,逐渐扩大为园形或不规则状的白粉斑,严重时白粉斑相互连接成片。老叶比较抗病。叶柄及皮、刺上的白粉层很厚,难剥离。花蕾染病时,表面被满白粉,花朵畸形。

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芽中越冬,翌年,病菌借助风力等方式传播。露地栽培玫瑰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发生较多,温室栽培可周年发生。当室温为2~5C以上时,便可发生白粉病;夜间温度较低(15~16℃)、湿度较高(90%99%)、白天气温高(23~27c)、湿度较低(40%70%)有利于发病。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小叶、无毛的蔓生多花品种较抗病;芳香族的多数品种,尤其是红色品种均易感病。

防治方案推荐

(1)翠贝3000倍

(2)翠泽1500倍

(二)霜霉病

叶背面症状

叶片发黄易脱落

叶片正面后期症状

病原

病原菌有性阶段为蔷薇霜霉菌。属卵菌,霜霉目,霜霉属真菌。

危害症状

病害表症:主要侵染叶片,嫩枝、叶柄、花梗、花蕾和花。叶片受浸染,起初叶片稍微弯曲,中期叶片病斑背面长出白色霉层,叶片正面出现黄色或褐色不规则病斑,发病后期病叶易于脱落。病害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变为光杆状,仅留顶部几张新叶。

发病规律

借助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分生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之一。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而多雨、多雾、多露时易于发病。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但炎夏高温(30C)干旱季节病害扩展缓慢。植株衰弱时容易感病。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关差异,一般浅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品种易于感病,但无免疫品种。该病菌能在落叶上,枝条上或土壤里越冬,待温度湿度适宜时,借助雨水、风吹,或浇水时溅起的泥土传播,尤其是在多雨、多雾、露水重的天气传播更快。若下午浇水过晚,入夜前叶面浮水未干,也能促使本病发生。此外,植株种植过密或场地通风不良,易发病。

防治方案推荐

(1)韦丽斯750倍+阿克白1500倍

(2)韦丽斯750倍+德劲1500倍

(3)韦丽斯750倍+德劲1500倍+阿克白1500倍

(三)灰霉病

病原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有性态为富克尔核盘菌。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花、叶片及嫩枝。开始花瓣上出现水渍状小斑或花瓣尖部、边缘变成褐色,迅速扩展、萎蔫、腐烂,最后整花褐变枯萎。潮湿条件下可见灰绿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春天条件适宜时借气流传播,从伤口或衰弱器官侵入。长江流域6~7月份梅雨季节及开花期易发病。

防治方案推荐

凯泽1500倍+兰因1500倍

(四)黑斑病

病原

玫瑰病原菌为蔷薇双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及花器。叶片染病叶面现黑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大小3-2mm,边缘具分枝状,菌丝束呈放射状向外扩展,后期病斑连结成不规则形大斑。幼茎和叶柄染病病斑多为长椭圆形,紫红色,周围组织略皱曲。花器染病病斑小且不明显。病情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剩下秃枝和枯梢,严重影响质量和产量。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芽鳞、叶痕、枯枝及落叶上越冬,翌春雨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叶面上有水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6-10小时即可发芽侵入,经3-6天潜育即显症。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古城风光、放声歌唱、金不换、金鱼红、洛神、金枝玉叶等品种均感病。

(五)褐斑病

病原

玫瑰褐斑病的病原为蔷薇生尾孢菌

危害症状

玫瑰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中脉和托叶也易受侵染。病叶上表皮最初出现淡紫色小点,逐渐扩大呈圆形病斑,直径1-4mm,中央浅褐色至黄褐色,或灰色、边缘紫褐色或红褐、有时病斑周围环绕一条狭窄的紫色环带,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霉点,一片小叶上可形成很多斑点,相邻的斑点可联合成不规则形的大斑,叶片下表皮病斑颜色较浅,一般不明显;传染力强,多发生在高温潮湿的气候下,严重时,叶片变黄,从叶柄掉落,严重者可导致整株枯菱。前期受害,花蕾出现不同程度萎缩不易绽放,花朵缩小,颜色暗淡,失去观赏价值。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或病残体及落叶上越冬,越冬病菌在4月底5月初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形成初侵染。般年份5月初开始发病,田间调查能看到零星病叶。6月上旬田间发病率一般为5%-8%。进入病害始发期,初侵染的发病植株上的病叶上产生条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病害进入始盛期,盛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9月份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病斑上不再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侵染停止于10月份。病害发生程度趋于稳定11月上旬,病原菌进入休眠期,越冬开始。

斑点类病害防治方案推荐

健攻1500倍+乾运750倍

(六)玫瑰烟夜蛾

危害症状

主要是以幼虫钻蛀花蕾及危害叶片,最后导致落花、落蕾和不开花。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

发生规律

该虫年发生2-5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春5月上旬成虫羽化,世代重叠。成虫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当晚交尾,次日产卵,一般将卵产在嫩叶表皮下、叶脉内。幼虫于5-6月开始危害,昼伏夜出,有假死和转移危害的习性将一直危害到10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入土吐丝结泥土化蛹其中。该虫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七)青虫

鳞翅目幼虫防治方案推荐

(1)除尽1500倍

(2)帕力特1500倍

(3)沃多农1500倍

(八)蚜虫

群居危害花

群居危害叶片

危害症状

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发生规律

一、世代:蚜虫繁殖力很强,一年可繁殖几代至数十代,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世代交替重叠。二、越冬:以卵或若虫越冬。

三、发生因素:千旱天气和通风不良与茂密荫蔽的地区最易发生,春末夏初及秋季是蚜虫为害最严重的季节。

防治方案推荐

(1)英威3000倍

(2)勒芬1500倍

(注:以上所有方案中药剂的使用方式仅供参考,不是唯一标准,具体用法用量根据自身作物生长情况并结合当地零售商推荐剂量因时因地使用。)

技术咨询热线:0871-67483268/67483278

云南新鸿源 真诚到永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新鸿源】玫瑰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方案
五、花卉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2018年昆明市冬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果园管理:西府海棠病虫害综合防治
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精选5篇)
农业病虫害综合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园艺花卉病虫害综合防治与越冬管理
苹果园病虫害全年综合管理指导性方案
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方案范例6篇

网址: 【新鸿源】玫瑰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方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14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玫瑰白霉病怎么办,白霉病的防治方
下一篇: 玫瑰花常见病害有哪些?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