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住在静安区昌平路沿线的居民发现街区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绿化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绿道蜿蜒曲折、曲径通幽,口袋公园各具特色、别致优雅,人行道宽阔平整、干净整洁,墙面红砖黛缝、清新雅致。
这一切,都得益于"美丽街区"建设。美丽的触角继续延伸:截至6月底,上海已累计完成709个"美丽街区"建设,覆盖面积占全市街区的比例为45.5%。今后,道路更洁净、公共设施更实用的"美丽街区"还将成为一个个"市容环境观察点",邀市民共同参与市容管理。
百年马路大变样
始建于1923年的昌平路,是上海第一批20条林荫大道之一,道路两旁栾树密布。夏日,苍翠欲滴的栾树枝叶为市民遮挡烈日和热浪,秋季来临时,树上赭红色的花朵是落叶中的一抹亮色。
然而,历经百年的昌平路路况一度难以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2022年,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启动方案设计,静安区绿化市容局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于去年11月开始建设。
以往,昌平路绿化种类比较单一,经过改造之后,新增200余种花草乔木。绿化部门考虑丰富度和搭配协调度,有一些种类冬天也常绿,保证四季景观的可观赏性。步道的设计也考虑到无障碍通行需求,因此全程没有台阶。新建的步道让路边植物从原先的可观看变成可进入、可行走,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转变。
走进西康路昌平路路口的溪梦园,只见清澈的叠水、喷泉交汇,丰富水景体验的多样性,廊亭伞盖呈错落有致的流线型花瓣状,完全不见昔日破旧的模样,有不少市民在园内长椅上休息闲谈。设计团队也听取居民意见在园内增加一处公共厕所,方便居民日常需求。
为打造全龄可参与的生活街区,昌平路上的另一处口袋公园"蒋家巷花园"则定位为儿童乐园。橙色的滑梯、攀爬架等游乐设备,吸引市民带着孩子前来游玩。方案设计初期征求意见时,很多居民提出要改造优化儿童设施,而在建设过程中,又有居民提出儿童活动的噪音太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绿化市容部门通过街道搭建"小方桌"议事会,围绕居民的各项诉求,进一步优化完善方案,确保城区建设成果是符合广大市民意愿的"最大公约数"。
据了解,静安区人大代表在2022-2023年间,向市民征集138条意见,其中118条得到采纳,采纳率高达85%。目前,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已完成东段一期(江宁路-常德路),西段二期(常德路-武宁南路)将于今年下半年改造,计划年底基本完成。建成后,整条道路上将有10个口袋公园,成为全市首条"口袋公园带"。
一路生花皆风景
"美丽街区"一路生花,是老百姓身边的、可以走进的"风景"。将"美丽街区"建设与生活、文化等深度融合,能体现上海的精神品质和气韵格调,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宁静雅致的武夷路街区、焕然新生的曹杨新村环浜、流光溢彩的"一江一河"两岸、古色古香的朱家角漕河街……许许多多的"美丽街区"都成了市民喜闻乐见的网红打卡地。节假日里,越来越多市民游客选择去探访里弄小巷、梧桐深处,去探访蕴含着深厚城市文脉底蕴的"美丽街区"。
今年4月,第三轮"美丽街区"建设已启动,将围绕"五态"要求,即提升形态、业态、生态、神态、心态,注重"五个有",即有主题内涵、有休憩空间、有深化结合、有社会参与、有智慧管理,突出"十个面",即路面平整、水面清澈、立面靓丽、店面美观、桥面完好、屋面洁净、杆面清洁、箱面美化、绿面多彩、地面干净,确保城市道路(含水域)平整化、公共设施规范化、建筑立面协调化、围墙建设生态化、店招店牌个性化、街景绿化品质化。至2026年,上海将力争再建成300个"美丽街区",使全市覆盖率达50%。
作者:史博臻
文:本报记者 史博臻 图:叶辰亮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迎大运|花重锦城·遇见最美成都
18万平方米花坛花境妆点上海,“扮靓”市容冲刺进博
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街 闽侯“喜街”迎喜
街头和公园绿地的花卉景观焕然一新,营造出浓郁年味 申城千万盆花草生机勃勃迎新春
花“汇”让上海更美丽,2024上海(国际)花展正式开幕
把握青岛历史文脉 RCEP基因扎根老城开新花
冲刺进博会,无人驾驶环卫清扫车等上阵演练,全市布置18万平方米花坛花境
申城“花道”达118条,夏季花景不断档
青花街:玉溪文旅街区的新地标
花团锦簇!人民广场中央喷泉立体花坛完工,1200余万盆花装扮申城迎双节
网址: 申城已建成709个“美丽街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164.html
上一篇: 花卉扮靓街景 提升城市“颜值” |
下一篇: 文明文山绿美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