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上海这家“只送不卖”的特殊花店,让这个特殊群体的身影被更多人看见

上海这家“只送不卖”的特殊花店,让这个特殊群体的身影被更多人看见

摘要:营造友好的认知障碍社区氛围


“咦,这座亭子里放着好多花,哪里来的?”

最近,许多奉贤区奉浦街道九华社区的居民都注意到,家门外的国顺路生活驿站楼底,新添了一座名为小巧精致的花亭。每逢周末,这个名为“老有记时光花亭”的深蓝色小空间都会亮起灯光,一位笑容和蔼的老奶奶或老爷爷会推开白色折叠玻璃窗,用好奇且期待的眼神注视着窗外的人来人往。他们面前的窗台上摆放着颜色各异的花艺周边和绿植,若过路者有意与之互动交流,那他们大概率会亲手送上一捧花,絮絮叨叨地拉着对方讲个不停。只不过,他们说的话,有时在语义上是前后不连贯的。


“老有记时光花亭”


“老有记时光花亭” 内部陈列着许多认知症老人的手作花艺作品。均 沈思怡 摄

这不单纯是一座“只送不卖”的热心公益小花店,坐在其中的,都是来自奉浦街道患有轻度认知症的老年居民。尽管他们外表乍看起来与寻常老人并无太大不同,但在确诊后的每一天,他们都经历着认知和自理能力的衰退,逐渐忘记自己是谁、如何与外界沟通,变得转头忘事、不爱沟通、生活闭塞。

花亭背靠的国顺路生活驿站是奉贤区首个认知症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承接着街道内近20位中轻度认知症老人的基础照护,认知干预和康复训练。但据这里的社工范春英推算,街道内患有认知症的老人远不止这个数量。“根据每年的社区开展的认知症初步风险筛查,不少老人都存在认知症的倾向,但因长期以来对这类疾病的污名化和病耻感,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拒绝前往医院进行确诊与治疗,甚至选择回避,错失干预时机。”

对于认知症,科普与干预同样重要,这是许多相关从事者的共识。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认知症的科普大多留存在居委会和志愿者发的传单和标语上,鲜少能够真正起到直抵人心、唤起共鸣的效果。“即便在认知症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看似走出家门社交,但本质仍是困在同类人群的‘孤岛’上。”范春英说。

“老有记时光花亭”的出现,就是希望能以此为窗口,帮助认知障碍老人重拾自信和社交的能力,并带动周边社区关注、关怀这类特殊人群,营造友好的认知障碍社区氛围。它就伫立在市民驿站楼下,周边是热闹的居民区、学校,来往的人流不断,面对面的接触,扩大了社会与这一人群的接触机会。


社区居民通过时光花亭与认知症老人进行面对面互动。沈思怡 摄

范春英告诉记者,花亭里面的花艺作品,都是认知症老人们在护工或志愿者的协助下亲手完成的,不仅能通过感官刺激和手指运动,锻炼老人脑力,缓解其忧虑情绪,也能通过向社区居民赠花,增加认知症老人与居民的社交沟通,让彼此间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


认知症老人在社工帮助下完成花艺作品。


认知症老人在社工帮助下完成花艺作品。 均 沈思怡 摄

隔着花亭的窗口,28岁的小伙张毅与75岁的陈阿婆聊了许久。“得知陈阿婆患有认知症之后,我顿时觉得手里这个花艺作品的意义不一样了。我之前没接触过这个群体,但跟陈阿婆聊下来,觉得她和普通老人差别并不大,很真诚,还跟我说了她晚年失孤的事。我听完心里挺难受的,所以想尽可能陪她多聊几句,希望能对她的心情有些帮助。”张毅说。


认知症老人们亲手做的花艺作品

而除了已被确诊的老人,在社区中,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居民都存在认知症的潜在风险。许多人也都在探索,如何跟认知症“抢时间”。

“左右!右左!”每到周二,奉贤金海街道老年人日间站二楼的活动室都会传来欢快的鼓声与笑声。近二十位老人围坐,每人面前放一只色彩鲜艳的非洲鼓。在社工的指导带领下,配合《东方红》的旋律,大家的双手在鼓面打出整齐的节奏。


金海街道开展非洲鼓创意干预课程。沈思怡 摄

前来参加的居民,绝大多数都经过前期筛查,鉴定存在患认知症的风险。针对这一人群,今年6月,金海街道创新推出了非洲鼓音乐疗法,将乐谱简化成最基础的左右手交替敲击,以此丰富老人的感知体验,增进其与外界的互动,刺激大脑实现认知障碍的预防和早期干预。

居民徐阿姨存在认知障碍轻度风险,此次从未接触过非洲鼓,如今已是固定“鼓手”之一。“打鼓不难,好上手。有时左右手要交替得快些,我容易记不住,但老师会很耐心地手把手带着学。”徐阿姨说,“现在我和很多同学都熟悉起来了,来这里上课就像小朋友们一起上音乐课,很开心的!”


社工志愿者将乐谱简化成最基础的左右手交替敲击。沈思怡 摄

据金海街道老年人日间站社工周治介绍,除了非洲鼓,街道还开启了怀旧疗法、园艺疗法等干预活动。比如,街道在阳光家园为老人们开辟了“忆亩田”,帮助老人们在耕作中找回往日劳动的记忆。每周三上午,设立在街道老年人日间站一楼的“护忆杂货铺”也会准时开门营业,老人们在护工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完成手工艺品,并在这里进行展陈义卖,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与其他社区居民交流互动,提升社交能力和记忆力。

周治说,认知障碍的非药物干预手段还有很多,但最终都指向相同目的:通过丰富的社交活动,缓解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延缓记忆的流失。

尽管这些干预手段的成效很难准确量化,但老人们身上一些积极的转变仍让周治感到欣慰。她回忆,有位初筛显示中高度风险的王阿姨,在街道社工第一次找上门接触时,王阿姨呈现出高度的自我封闭和抗拒交流。经过多次开展个案干预,王阿姨渐渐能对社工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故事,并尝试着参与团体活动,笑脸也变多。“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病是不可逆,无法好转的,但仍希望能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尽可能让美好的记忆在他们脑海中停留的时间更长些。”


金海街道老年人日间站一楼的“护忆杂货铺”,老人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与其他社区居民交流互动,提升社交能力和记忆力。沈思怡 摄

相关知识

大麦=大卖?特殊“花材”成新宠
44岁的她,开了一家超美的花店,只卖干花
情人节送什么花比较好,各种花有哪些特殊花语含义呢?
感恩节花束配送:送长辈一份特殊的感恩之情
被称为“河滨大楼下的法式浪漫”,上海这家花店30年见证守护一段历史
中国十大花店排行榜:胡须先生上榜,它只卖玫瑰
把鲜花卖成轻奢品,野兽派是如何做到的?
TA可能是世界上最难的花仙子,期待被更多人一睹芳容
滨江垃圾街附近的花店 有卖风信子
花店七夕活动

网址: 上海这家“只送不卖”的特殊花店,让这个特殊群体的身影被更多人看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295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渭南订开业花篮,渭南花店1~2小
下一篇: 文山州花店送花作业,优良的送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