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防治微甘菊 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防治微甘菊 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防治微甘菊 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常常能在一些缺乏人工管理的撂荒地、农田、果园、苗圃、树林、沟渠等地方见到成片的绿色植物,它们或像地毯一样覆盖在地面、或像披肩一样披在其他植物身上,远远看去,这里貌似一片翠绿、一片生机盎然,然而此处却是一片绿色的荒漠,除了一种植物,其他植物很难获得生存所需资源,这种凶残的植物就是薇甘菊。

图片

图片

一、薇甘菊的危害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 B. K)属于菊科、假泽兰属,是一种常年生的藤蔓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也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有害植物之一,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22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薇甘菊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繁殖能力、生存能力、竞争能力、蔓延能力,其“藤本疯长,种子迁飞,根系蔓延”,有着“植物杀手”之称。

薇甘菊遇树缠绕,遇地覆盖,生长繁殖力强,传播扩散及排异能力极强,种子易借风力、水流、动物、昆虫以及人类的活动而远距离传播,也可随带有种子、藤茎的载体、交通工具传播,能快速侵占林地,绞杀林木,抑制森林植物的生长,当其攀援植物后,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植物死亡。

目前,薇甘菊已在我州范围内迅速扩散蔓延,海拔1700米以下的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严重危害西南桦、竹子、杉木、柠檬、澳洲坚果、香蕉、桔子、咖啡、甘蔗等植物的生长,严重入侵人工林地、果园、撂荒地、天然次生林、水源保护林、农田、村寨四旁,城镇绿化带,对生态系统会造成毁灭性危害,影响林农增收和林产业的巩固发展、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国土生态安全。

图片

图片

二、如何识别薇甘菊

甘菊为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植物。

叶:呈三角状至卵形,边缘具粗齿或浅波状锯齿,叶片对生,基出3-7脉,两面无毛。

茎:圆柱状细长,具棱;匍匐或攀缘,多分枝,茎上着生白色短毛,幼时绿色,近圆柱形,老茎淡褐色,具多条肋纹。茎节随时可以快速生根并进行无性繁殖。

图片

图片

花:花序头状,花序小,数目多,含小花4朵,在枝端排成复伞状花序,细小略有微香,圆锥聚伞状枝,复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白色,总苞片4枚。

种子:瘦果细小,黑色,长1.7mm,表面分散有粒状突起物,种子基部有冠毛,且小而轻。

图片

图片

薇甘菊的特性及传播途径如下:

薇甘菊花果期从10月至翌年1月,从花蕾到盛花约5天,开花后5天即可完成受粉,再过5~7天种子成熟,然后种子散布开始新一轮传播,所以生活周期很短。薇甘菊开花数量很大,0.25㎡面积内,计有头状花序达2~5万多个,小花8~20万多朵,种子细小且数量多,发芽率极高。此外,薇甘菊的茎节点非常容易生根,可以进行无性繁殖。

薇甘菊的种子细小而轻,且基部有冠毛,千粒重仅为0.0892g,易借风力、水流、动物、昆虫以及人类活动而远距离传播。

三、如何防治薇甘菊

防治薇甘菊主要采取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几种方法,主要的防控方法有:

1、物理防治(人工铲除)。就是采用割除、挖除、火烧等手段来防制薇甘菊的方法,主要依靠人力或物理办法阻止薇甘菊的生长发育。

(1)铲除时间:每年2次,分别为每年的4-6月(雨季前)和9-12月(种子成熟前)。

(2)技术要点:对覆盖地面有危害的薇甘菊,使用锄头将其根茎、藤蔓、枝叶铲除,重点是将薇甘菊连根铲除并清理干净,对已攀援上树的薇甘菊,先在薇甘菊离地1米处使用镰刀或长刀将其藤蔓割断,再将其连根铲除。

(3)注意事项:严禁在薇甘菊种子成熟期间进行铲除,防止人为加速薇甘菊扩散蔓延。清除后的薇甘菊根、茎、叶、花等不要随意扔掉,应处理或集中堆放,晒干后销毁,防止其再次传播扩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化学防治。用化学药剂进行防除,其见效快,但可能会对其他植物、土壤造成影响,大面积使用也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防治时间:4-6月和9-12月。

(2)技术要点:

化学药物:以杀灭薇甘菊的根、茎、叶的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剂量用商品规定的上限剂量即可。也可适当添加增效剂,如无磷洗衣粉等,用量与药剂量之比为1:2~1:20。

喷药方法:对薇甘菊攀援或覆盖灌木类型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喷药方法;

一是非定向喷雾法:对薇甘菊覆盖裸露地类型、部分薇甘菊覆盖灌木类型,采用高浓度限量,用非定向施药法,对茎和叶面喷洒,直到薇甘菊的叶面有药液流淌为标准。

二是定向喷雾法:薇甘菊覆盖灌木类型和部分薇甘菊覆盖乔木类型---薇甘菊与其它植物伴生时,采用只对薇甘菊的茎、叶定向喷药方法。对于被薇甘菊攀援的灌木和乔木,在攀援树干离地面50cm以上的约30cm宽的薇甘菊茎部内外均匀喷洒药液至叶面刚好开始流淌为止。

三是根部施药法:对薇甘菊攀援或覆盖乔木类型---薇甘菊攀上高大乔木或灌木的树冠层,用砍刀、剪刀等工具,切断地面以上80cm-100cm的所有攀附在树上的蔓茎,向地下根茎喷洒药液。

治理后持续监测,及时进行补防,反复喷施药剂,直至不再发现薇甘菊为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薇甘菊除治行动,为保护我市生态环境安全和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F4qk77UU4WwqSiHge5yLnA

相关知识

广东省检察机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响应新时代号召,植物医生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
保护生物多样性丨关于植物多样性保护 你都知道哪些?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植物医生积极参与COP15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未来 植物医生仙草防晒致敬一线人员
上百万种生物面临灭绝威胁,植物医生不断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
生态安全科普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因多样而美丽!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山东花境设计服务在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光明实施三大质量提升工程 助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网址: 防治微甘菊 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63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太原人注意!遇到“美丽的生态杀手
下一篇: 哪些花草有“迷人的危险”?爱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