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学认识森林的碳汇功能

科学认识森林的碳汇功能

《当代贵州》 2021年3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科学认识森林的碳汇功能

李双成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森林碳汇与节能减排和低碳绿色发展以及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3种途径协同使用,共同实现碳中和目标。作为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森林的木材及林产品供给、固碳释氧、防风固沙、保持土壤、调节温湿、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生态环境条件。目前,各地在制定碳中和路线图时,把森林为主的"绿碳"作为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碳汇途径,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森林碳汇潜力的提升措施,包括造林、再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等。无疑,在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碳中和路线图中,森林碳汇确实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科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与通过工程手段实施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相比,增加森林面积、修复退化森林、更新抚育森林是性价比最高的从大气中移除碳的方式。然而,目前也存在着夸大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倾向,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燕莲;刍议如何提高森林碳汇能力[J];广东蚕业;2022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成;科学认识森林的碳汇功能[J];当代贵州;2021年31期 2 陈卫洪;西部发展森林碳汇功能区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2018年11期 3 孙清芳;刘延坤;李云红;韩丽冬;邵英男;森林碳汇功能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03期 4 付玉杰;田地;侯正阳;王明刚;张乃莉;全球森林碳汇功能评估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年10期 5 秦富仓;赵鹏武;李龙;郝龙飞;“双碳”背景下提升内蒙古森林碳汇功能的思考[J];北方经济;2023年02期 6 吴家兵;井艳丽;关德新;杨宏;袁凤辉;孙金伟;氮沉降对森林碳汇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2年02期 7 李冰强;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森林碳汇功能实现的困境检视与法治保障[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02期 8 黄凯旋;“双碳”背景下森林碳汇功能及展望[J];辽宁林业科技;2024年01期 9 罗美健;向红贵;碳汇林的造林技术及要求[J];吉林农业;2019年11期 10 胡金留;森林碳汇的作用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寅智;碳汇认购: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方式再拓展[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方实践(2022卷)[C];2024年 2 王森森;陈丽卿;郭鑫;董风霞;陈悦龙;卢琦瑶;黄举;竹林碳汇计量方法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4年 3 张慧鸣;碳汇的概念及几种典型碳汇发展概况[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一)[C];2023年 4 李静;李林轩;动态平衡理论视角下“认购碳汇”措施差异化适用之理性思辨及规制路径[A];人民法院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22年 5 刘淑敏;乐艳艳;郭睿;王军鑫;幸福林带城市绿地碳汇效应与优化策略研究[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风景环境规划)[C];2023年 6 郭婷婷;邵锋;付彦荣;章银柯;碳汇视角下的园林绿地营建和管理[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1年会论文集[C];2021年 7 董克库;米晓琴;李英;李忠有;浅谈设立宁夏六盘山地区碳汇功能区的重要性[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8 李德亮;张婷;肖调义;王红权;陈开健;刘安民;李祖军;大通湖软体动物碳汇功能初探[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刘玮;王文杰;孙伟;崔崧;东北人工林不同林分土壤呼吸及其碳汇功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郎平;张文;赖长鸿;唐才富;汪晖;代丽梅;谭欣悦;四川林业碳汇造林发展潜力分析[A];四川省森林可持续经营学术研讨会2017论文集[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媛媛;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组成与生物量碳汇功能耦合机制解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1年 2 刘豪;广东省森林碳汇市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3 林德荣;森林碳汇服务市场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华志芹;基于能源生态足迹的森林碳汇影子价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刘震;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中国森林碳汇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齐清;苔草草丘湿地景观—结构—碳汇功能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1年 7 陈遐林;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惠玲;广东省基于林农的林业碳汇交易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徐英明;南亚热带不同造林模式碳汇林碳积累与碳汇功能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李昊;基于InVEST模型的五华县不同碳汇林碳汇能力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4 张静娉;碳汇林经营风险识别及生成原因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5 古强;跨区域草原碳汇管理协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年 6 吴杭纬经;东极养殖海域碳通量计算及扩增碳汇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7 袁辰;基于演化博弈的黑龙江省林业碳汇利益共享体构建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8 张冬阳;基于树盘图像数字化北京松山主要树种碳汇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9 吕斯涵;山东省农业净碳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 10 王青;中国碳汇政策文本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帆;今年将完成碳汇造林2481亩[N];珠海特区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岳宝彩;发展海洋碳汇渔业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海洋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曾惠娟 马佳;应对减排压力海洋碳汇大有可为[N];国家电网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陈慧;种植碳汇林 “卖空气”挣钱[N];河南日报;2017年 5 记者 张瑛;我区开启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碳汇功能研究[N];宁夏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赵杰 陶乐;专家认为:内蒙古应注重发挥草原碳汇功能[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7 记者 胡海林;精准提升林草质量 充分发挥碳汇功能[N];辽宁日报;2022年 8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 郭健;开发草原碳汇功能 转变牧区发展方式[N];农民日报;2010年 9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白峰哲 嘉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李胜功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万师强;草原建设应重视碳汇功能[N];农民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高琳;致公党中央培育草原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10年

相关知识

【名家专栏】李双成:科学认识森林的碳汇功能
更好发挥林草碳汇的作用
森林碳汇的作用是什么?
森林:碳汇与碳源
低碳经济之森林碳汇
什么是碳汇、林业碳汇和森林碳汇?
温带森林碳汇增加的中国贡献
华南植物园揭示森林碳汇的多重限制
碳汇+碳源=0,这样就是碳中和,森林碳汇<0,碳源>0,森林碳汇龙头600963
石阡县森林碳汇动态的研究.doc

网址: 科学认识森林的碳汇功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64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什么是森林碳汇(ForestCa
下一篇: 以绿为底,持续巩固提升林草碳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