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凌源:以花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凌源:以花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白垩纪热河古生物群壮美的自然图景;在这里,你可以感叹远古文明红山女神的神秘与瑰奇;在这里,你可以赞美奔腾的大凌河水一路穿城而过,滋润着生灵;在这里,山泽逶迤,物产丰饶,世人盛赞其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盛开的地方”……这里就是坐落在辽宁省版图西部的鲜花之城——凌源。近日,记者走进凌源,感受花卉产业成功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助力这座城市振兴发展的魅力与激情。

得天独厚的“美丽经济”

凌源是大凌河的发源地,故而得名。这里地处东北与京津冀地区的接壤地,也是中蒙欧出海通道和京沈两大经济圈陆上通道的枢纽节点城市。凌源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集中,平均海拔可达552米,同时又因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因而非常适宜花卉生长。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园林规划设计和球宿根花卉的奠基人章守玉在凌源建立了唐菖蒲种球和切花品种选育及种植示范基地,为凌源的球宿根花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20世纪80年代,勤劳智慧的凌源人已使花卉产业逐渐走上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之路。

而凌源花卉也因其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成功收获越来越多的赞誉与褒奖。2012年,凌源被中国园艺学会授予“中国百合第一县”,“凌源百合”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央视推介为“最具魅力农产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3年,凌源百合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而凌源也被成功打造成中国百合产业发展样板、中国北方球根类花卉交易与价格形成中心、国家级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基地、辽宁省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样板区,并开创出一条具有凌源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之路。

“截至2023年年末,凌源市花卉种植面积达2.5万亩,花卉品类20多种,品种200多个,年产鲜切花2.91亿枝,种球0.5亿粒,鲜切花花卉产值达10亿元,鲜切花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其中,单品切花百合生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凌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副主任姜志军介绍。

服务花卉产业发展

“为助力凌源花卉产业发展,凌源市每年要培养技术骨干百余人,农民技术能手千余人。相关技术人员长期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每年指导培训3000余人次,累计培养拥有专业技术的农民可达1.1万人。多年来,凌源市成立的蔬菜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助力凌源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组织保障。”凌源市农业农村局科员王英哲告诉记者。

2010年,凌源市成立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5年又成功争取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区试点项目”,并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7年,凌源市被辽宁省批准为“省级花卉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8年被省农委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4月,获批创建凌源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截至2023年,产业园总产值达71.24亿元,主导产业产值53.5亿元,带动全市农户达3.51万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6万元。园区采取“公司+管委会”的运营模式,助推更好更快发展,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27家,已有省级花卉产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2家,花卉苗木经济合作组织8家。

多年来,凌源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设施农业特别是花卉生产作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来抓。组建专业花卉招商队伍、成立龙头企业并围绕凌源花卉产业开展生产和经营服务活动,努力延长花卉产业链条。同时,不断实现花卉产业的精深加工,壮大凌源花卉产业,进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为了加大对凌源花卉产业的政策支持,2022年,凌源市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出台了《凌源市2022年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补贴政策和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对基础设施建设、品牌研发、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等给予相应的补贴、奖励或减免。同时,在促进产业发展基础上予以支持,逐年完善《凌源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设施农业老旧小区改造补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花卉生产者给予补贴,以此扩大基地规模。为在产品流通环节上给予补贴,出台了《凌源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者给予补贴。

解码凌源花卉产业的成功经验

经验一: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土地转股份的专业合作社模式,统一土地流转,让花农以土地入股,园区化经营,有效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致富的巨大转变。

经验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凌源市政府十分重视花卉产业的宣传与品牌建设。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凌源百合”区域公用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产业形象。目前,凌源花卉已注册商标十余个,连续5年成功举办百合节。同时,通过百合博览园布展,国内众多花企以凌源为中心开展多方位交流,进一步增强凌源百合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叫响“凌源百合”产业品牌。

经验三:加强科技支撑与中国农大、中国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北京农学院等30余家科研院所、农事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优势互补模式,增强科技支撑的倍增器作用。同时,成功实现花卉预冷处理、分等分级、产后净化、贮藏保鲜及包装流通等重要环节的标准化,全面提升花卉商品品质。同时,深化与京东冷链物流合作“鲜花冷链管理一体化方案”,开通“鲜花高铁”,实现国内当日达。

经验四: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拓展“天采平台”和花卉集配中心功能,帮助农户实现快速更新货架商品、议价交易、营销扩大、快速便捷物流、专业精准理赔等功能,做到农户和经营主体“买花卖花不用愁”“一键到达”。同时,充分发挥凌源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作用,通过植入12316语音系统,组织专家团队入驻,让农民找到专家,了解市场价格行情及相关惠农政策。

经验五: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服务业”,加强培育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精品品牌。建设百合博览园,作为“凌源百合节”主场馆,已成功举办第四届、第五届“凌源百合节”。

来源:朝阳发布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北方花都”朝阳凌源:以花为媒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花为媒 以节会友 第五届中国凌源百合节向世界讲述凌源故事
云南:以花为媒 筑梦乡村振兴
云南:以花为媒 筑梦乡村振兴
云南:以花为媒 筑梦乡村振兴
多彩花卉文化节,以花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以花为媒 开出乡村振兴“花经济”
种植面积102万平方米!昌平以花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凌源以百合为媒打造花卉全产业链
江苏盐城:以花为媒、以花为介、以花富民,为乡村振兴“添香增色”

网址: 凌源:以花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775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以花为媒助力高质量发展 昆滇网络
下一篇: 金昌打造香草花卉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