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江,海三棱藨草成功取代互花米草生态位,与红树林一起搭建起“候鸟食堂”,吸引各种鸟类栖息。
近日,记者跟随连江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来到浦口、东岱等乡镇,只见广袤的滩涂上,连绵成片的红树林长势喜人,成片的海三棱藨草郁郁葱葱,构成一幅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
据连江县林业局局长林信德介绍,工作人员在人工种植红树林时,发现本地品种海三棱藨草在浦口镇、东岱镇、琯头镇的滩涂上萌发,且长势良好,成功取代了互花米草生态位,有效恢复了滨海滩涂生态,吸引了鹭类等鸟类前来栖息。
据了解,海三棱藨草属于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种,也是越冬候鸟的重要食物资源。它具有消减波浪、固滩护堤和促进泥沙沉降的作用,其固碳能力也比较强,对生物多样性维持和重要生物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连江如何出现长势喜人的海三棱藨草呢?据介绍,在以前,连江沿海滩涂生长着世界最危险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的互花米草,挤占了鱼类、蟹类、鸟类以及海三棱藨草等生存空间。去年9月,连江启动全县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马鼻、透堡、官坂、坑园、下宫、浦口、东岱、晓澳、琯头9个乡镇及可门园区合力攻坚,于去年12月25日提前完成全县14786.43亩互花米草清除工作。其中,马鼻镇以“滩涂+红树林+海洋生物”的方式,构建立体化水上农林牧场,浦口镇、东岱镇等乡镇打造海三棱藨草特色群落,共同搭建起“候鸟食堂”。(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曾心)
相关知识
连江“以草攻草”搭建“候鸟食堂”
清除!管护!连江这片海“活”了!
一种程序化生态位互花米草调控方法
治理互花米草 闽江口湿地生态逐渐恢复
互花米草入侵国际重要湿地崇明东滩的生态后果
从“护堤能手”到“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治理启示
暴走的草--互花米草圈地崇明岛
沿海省份推动互花米草综合治理、共护海岸带生态系统
从“海岸卫士”到“生态杀手”,互花米草如何高效防治
果园生草又称果草模式,是果园生态系统的一种新型模式,即在果园复合种植草本植物,以改善草原气候和土壤环境。(1)果草模式下,果树和草等生物形成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网址: 连江“以草攻草”搭建“候鸟食堂” 海三棱藨草取代互花米草生态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59528.html
上一篇: 小森生活朝晖森林动物分布一览:探 |
下一篇: 地球上最大的细胞:深海巨型有孔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