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月季锈病的危害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月季锈病的危害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9日 13:03:52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9824 听语音

导读:最近种植了月季的花农朋友们有一个比较苦恼的问题,那就是月季得了锈病怎么办?还有得治吗?月季锈病其实是一种多发、常发的生长期叶部病害,危害月季的芽、叶片、嫩枝、叶柄、花托、花梗等部位,主要发生在芽和叶片上…

最近种植了月季的花农朋友们有一个比较苦恼的问题,那就是月季得了锈病怎么办?还有得治吗?月季锈病其实是一种多发、常发的生长期叶部病害,危害月季的芽、叶片、嫩枝、叶柄、花托、花梗等部位,主要发生在芽和叶片上。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下月季锈病的防治措施。

月季锈病的危害症状及其防治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危害症状

春季萌芽期,病芽初期呈淡黄色,基部肿大,在1~ 3层鳞片内长出大量橘黄色粉状物,似小黄花。病芽不能生长,有的弯曲呈畸形,15~20天后枯死。嫩叶受害后,先在叶正面上丛生黄色小点状孢子器,呈不规则黄色病斑状。后在叶背面生成橘黄色夏孢子堆,严重时叶面遍布斑点。

秋季叶背面病斑上产生黑褐色粉状的冬孢子堆,秋季腋芽被病菌侵染后,经越冬多枯死。植株受害部位常隆起或过度生长或呈畸形状,感病植株提早落叶,生长衰弱。

月季锈病的危害症状及其防治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二、发病规律

月季锈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芽或发病部位越冬,或以冬孢子在枯枝病叶和落叶上越冬。每年4月下旬叶片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 7月初、8月下旬至 9月下旬为发病盛期。8月上旬,平均气温在 27℃以上,病害不发展,28℃以上的气温,夏孢子不萌发。9月下旬以后,仅腋芽发病。温度对该病流行起关键作用,水分对锈孢子和夏孢子萌发也至关重要,一般孢子仅在有自由水的情况下才能萌发。因此,在雨水多而均匀的年份和四季温暖的多雨雾地区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流行,而在夏季高温或冬季寒冷地区则发病较轻。

三、防治技术

抗病品种的应用 选择抗锈月季品种和无病母株是防治月季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上注意加以推广和应用,对防治月季病害具有重要的作用。

月季锈病的危害症状及其防治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1.园艺措施

在月季生产上,忌连作,要轮作,避免病菌随水流间传播。在进行盆栽时,要及时换土。选择高燥肥沃的沙壤土种植,避免密植,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合理使用氮肥,使用充分腐熟的肥料以促进植物健壮生长。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来源,收集病残体,并集中销毁。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检查,发现病芽要立即摘除切毁。一般病芽率不到0.5%,摘除后即可防止孢子扩散。

2.药剂防治

于早春修剪后,喷洒2~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在4月上旬或 8月下旬2次发病盛期前,喷药1~2次,可控制病害发展。发病期喷50%代森锰锌500倍液、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0.2~0.4波美度石硫合剂,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或用2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每隔30天喷1次,均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月季锈病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家养殖的月季也发生了这个危害,那就赶紧来惠农网多多学习怎么预防吧!

相关知识

月季锈病的危害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观赏植物锈病的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
蔷薇锈病症状及防治
向日葵锈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花生锈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海南鸡蛋花锈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花卉苗木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园林花木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花卉苗木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pdf
菊花锈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网址: 月季锈病的危害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140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生锈病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种
下一篇: 盆景技艺丨盆景修剪知识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