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兰花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兰花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一)、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

 名称:细菌性软腐病的主要病原是欧氏菌(Er~nm carotovora E.)。
症状:该病以新芽出土时的阴雨季节为发病的高峰期。受侵染的嫩叶基部出现褐色水渍状小斑点,病斑迅速扩大,密连成片,同时漫及叶鞘和芽的生长点。将要发育成熟的叶片,也常受侵染,并危及假鳞茎。受侵染的叶片,基部腐烂并散发恶臭味,上部呈脱水样褶皱。
防治方法:1、发现兰株刚出现少许小病斑点时,可立即将100万单位医用链霉素,以4000毫升水稀释,或将1安瓿医用氯霉素,以2000毫升水稀释,用以淋浇全盆。次日或隔日再淋浇1次,多可保全。如果病株的斑点多而且密,则应立即将其拔除,集中烧毁,并对其他染病盆兰淋浇上药,次日续浇1次。未出现病斑的相邻兰株,多可保全。
2、如果是珍品兰受感染,则应起苗,将其洗净,彻底剔除病部,扩创病灶,然后放于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分钟,再捞出晾干,用消毒兰盆和消毒基质重植,并用上述药液作定根水淋浇兰盆。这样,染病珍品兰的康复和保全,便自然保险。  

(二)、真菌病害防治

名称:黑腐病
病源:黑腐病的病原是腐霉菌(Pythiumuhtimum)。
    症状:它的病原真菌,多从新株中心叶的。叶背开始发生危害。受害叶片的中段边缘,出现细小的湿性褐色斑点,然后迅速扩大,连接成片,继而病叶枯黄脱落。如果不及时剪除病叫‘并施药治疗,病菌将扩染叶鞘、鳞茎及根部,乃至使整簇和全盆兰株烂枯。该病的另一种症状是,自根群开始黑腐,上 延至假鳞茎、叶鞘和叶柄,使叶片黄化枯落。
   防治方法:1、拔除和销毁病株,严格杀菌消毒,以消除病原,并阻断传播途径;
2、是使用对症显效药剂进行预防和对可救兰株进行治疗。具治疗药剂是:
①美国产的可杀得600倍液。
②80%万佳生800倍液。
③医用氯霉素1000倍液。预防药剂是代森锰锌800倍液。
④瑞十产的世高6000倍液。

    名称:疫病
    病源:疫病的病原是疫霉真菌(PhytojbAthora)。
    症状:受疫病真菌侵染的部位,呈湿性腐烂状,干燥后呈黑色,因此也被称为“黑腐病”。疫病与黑腐病在晚期的斑色虽然相同,但是疫病的受害部位与早期斑色却不同。疫病多从成熟叶片的中段侧缘发生。但它可因各地气候与生态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可先从叶基或叶端开始,有的是根、茎、芽、叶、花全面受害。受害早期,叶色不变,受害部位,像被揉搓受伤状,湿漉漉的,呈深绿色;干燥后,转为黑色。未直接受害的部分组织,因输导组织被破坏而枯萎变为黑色。
防治方法:1、常用的是德国产的70%百德富500~700倍液。
2、深圳产的70%卡霉通,医用氯霉素针剂1000倍液。
3、能兼治疫病的药剂有:病毒必克、施保功、兰威宝、世高、万佳生、普菌克、瑞毒霉、杀毒矾、百菌清、可杀得等。

名称:白绢病
    病源:白绢病的病原是小核菌(Sclerotium rolfii)。
    症状:受该病菌侵染的植株,在基质表面和兰株基部(包括假鳞茎), 出现网状白色菌丝,引起假鳞茎腐烂,直到叶片脱水并枯落。该病发病迅速,传染快,毁灭性大,是世界性的兰花病害,白绢病病菌核在土壤和植株残体上越冬,春末至秋末均可发病,而以高温高湿的雷阵雨天气时更易发病,特别是在基质呈酸性(pH值为3—5)的条件下,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1、严格灭菌消毒:种植兰株时,应对基质、场地、盆具和种苗等进行严格的消毒,以杜绝侵染源。其消毒剂是2%福尔马林。
2、调整基质酸碱度:由于白绢病菌最适宜于在酸性基质里繁衍为害。因此,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应测定一下基质的酸碱度。如pH 3—5时,可选0.3%石灰水浇施基质,或在盆面撒施芦苇草 炭灰(或其他草木灰),对基质的酸碱度加以调整。
     3、药物治疗:凡是发病的盆兰,可选用医用氯霉素针剂500~1000倍液淋浇之,每日1次,连续2次,便可控制病情,保全 植株。对于与病株邻近的盆兰,也可喷施同样药物,加以预防。喷药时要注意喷及盆面基质。据报道,用广东韶关产的菌虫净、西安产的“达克宁”涂病灶,或以其温水溶液喷淋病株,均有较好的疗效。

    名称:炭疽病
    病源:炭疽病的病原是刺盘孢(Collectotrichurn)。
    症状:该病菌多危害叶片中段,也可危害花朵。初时,病部出现湿性红褐色或黑褐色小脓疱状斑点,斑点周边有褪绿色晕,扩大后,呈 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块,边缘为黑褐色,内部为黄褐色,并有由暗色斑点汇聚成的带环状斑纹。由于它的斑色黑褐,因而也被称为 ,黑斑病或黑褐病。株生长期内可重复侵染。以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有介壳血寄生为害的兰株,更易发生此病,病情电特别严重。
    防治方法:1、能防治炭疽病的农药很多,如代森锰锌、多菌灵、托布津、炭特灵等,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德国产的“施保功”1 500倍液为治疗炭疽病的特效药
    

名称:叶斑病
    病源:叶斑病病原有两种:①尾孢(Cercos[xgra];⑧柱盘孢([扯切— dros!~rum]。
    症状:叶斑病的病斑与炭疽病的病斑很相似,所不同的是:①斑色不同。叶斑病病斑边     缘为红褐色,内部为灰褐色;而炭疽病病斑边缘为黑褐色,内部为黄褐色。②斑形不同。叶斑病病斑无环形斑,而炭疽病病斑内有暗色小斑点汇聚成的带环状斑纹。
防治方法:1、对叶斑病,可选用多硫悬浮剂、复方硫菌灵、代森锌800倍液 等药预防。
     2、当兰株偶有三两点病斑时,可用多硫悬浮剂稀释10倍液涂抹斑面和斑背,以防蔓延。
3、对病情较重的兰株,可选用德国产的施保功1 500倍液,或珠海市产的兰威宝800倍液,或瑞土产的世高6000倍液,或福建产的敌力康1000倍液等药进行治疗。
          上述各药的疗效均十分显著。但病情严重的,要3天喷1次,连喷2次,方可有效控制。

名称:根腐病
    病源:根腐病的病原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i)。
    症状:兰根被基质所掩埋,察看其病状难度大,但可通过观察兰株地下部分来预测。如果成熟株叶失神,有轻度皱缩萎靡,或焦叶尖,或新芽迟迟不发、生长异常缓慢,则有根腐病发生的可能,应拨开基质进行检查。检查时如果再发现根基、根尖或其他部位,出现环形或长环状褐色斑,斑上有明显的充水腐烂迹象,略带有白色或褐色附着物(即病菌),即可确定其患有根腐病。如果用力挤压褐斑便会溅出水来。
防治方法:1、由于多数杀菌剂,不具双向输导功能,仅能向上输导,因此,喷施药剂治根腐病几乎无济于事。而必须经过起苗、洗净、扩创、浸泡消毒、晾干重植的治疗过程,方能奏效-即使是预防,也必须采用浇根法方能奏效。
     2、 常用的防治根腐病的浇根药剂是:乙膦铝与多菌灵等量混合后的600倍液,敌克松600倍液和粉锈灵600倍液。其显效浇根治疗药剂足:70%卡霉通600倍液和“绿邦98'’1 000倍液。

  

  名称:焦叶尖病
    症状:兰株叶片焦尖病,多数是由于水渍、日灼、气闷、冻伤、缺素、肥、药渍伤和生理性、侵染性烂根所致,生理性的叶尖枯焦部分,色泽—致,没有界色点斑痕,其背面也无浮门的异色粒状或丝状物释。发现兰叶焦尖后,应光认真观察、分析致病原因,排除生理病害的致因后,再从侵染性病害来辨认。
    

1.铁锈病
    铁锈病的病原为驼孢锈菌(Hemilleia)
    铁锈病,俗称沙斑病,是危害兰株叶端背的主要病害,为世界性兰花病害之·。病原菌入侵后,叶端背表层鼓起许多芝麻粒大小的铁褐色凸状物。数日后,凸状物破裂,露山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孢子。孢子随风飘扬,重复侵染兰株。由于早期病斑细小,色彩不明显,因此在叶面上不易觉察到。待到能发现病斑时,其病菌孢子已扩散了。这就给病情测报、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防治办法是经常检查叶端背,喷药防病时注意喷及叫‘端背。治疗本病的对症农药是:亿力1000倍液,粉锈宁,“大牛45'500倍液,世高 6000倍液,万佳生600倍液,敌力康1 000倍液等。预防可喷施代森锰锌500倍液。
   

 2.褐锈病
    褐锈病的病原为夏孢锈菌(VredoJaponica)。该病菌从叶背气孔入侵,最初在叶面边缘出现淡褐色至橙黄
     褐色的细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蔓延成片,直到叶片枯落。病斑连成片时,斑色转黑,斑缘常有黄晕。该病常在寒流袭来的早冬和气温刚回升的仲春,基质过分潮湿I时发生。
    防治该病的显效药剂是施保功1 500倍液,兰威宝800倍液和敌力康10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代森锰锌的500倍液对陔病有预防作用。
  

  3.枯尖病
    枯尖病的病原为葡萄孢真菌(Botrytis spp)。.
    枯尖病病菌侵染叶端时,叶端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酌褐色斑。—旦病斑密连成片,叶端便告枯死,病斑上即长出黑色孢子囊。该病的最大特点是,病斑与健康组织的界限非常整齐。
    该病的对症显效药剂是,施保功1 500倍液和敌力康1 000倍液,50%苯菌灵800倍液。

相关知识

兰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真菌性、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的应对方法
如何防控福建省蝴蝶兰侵染性病害?
兰花常见生理性病害防治
什么是花卉盆景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兰花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病害防治和治疗.pptx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第三章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栽培兰花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兰花常见病害与防治知识
兰花的真菌性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兰花盛夏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辨识常见兰花生理性病害,了解发病规律,轻松驾驭防治措施!

网址: 兰花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53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药十种常规使用方法
下一篇: 烂叶、烂棵,细菌性病害泛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