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埔田境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种类多,这害重。史上,辖内遭受病、虫之害接连不断,损失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注重植保工作,20世纪50年代就已建立县农业病虫害测报站,埔田公社于1965年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做好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对农作物及时做好抗病除虫指导,促进农业丰收。

  一、水稻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稻瘿蚊、稻叶蝉等;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矮缩病等。

  螟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台湾稻螟、大螟四种,以三化螟发生最为严重,三化螟年发生4~5代,第1、3代为害早、晚稻秧苗和早插稻田,造成枯(死)心苗,第2、4、5代为害早、晚稻造成枯孕穗或白穗。辖内1952、1955年早稻发生比较严重;1967年早、晚两造,由于推广中迟熟品种,螟虫为害更严重,损失率在15%~20%之间。1978年以后,大面积使用杀虫脒等农药,为害逐渐减少;1990、2000年第三代三化螟为害早稻,平均为害率为0.35%及0.23%。

  防治采取措施:1、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螟虫化蛹期,及时春耕灌水浸田,可杀死三化螟越冬虫蛹;冬作田和绿肥田,采取灌跑马水的办法,促使稻桩霉烂,提高越冬幼虫死亡率。2、选用抗虫品种。抗螟品种一般需具备茎壁较厚、髓腔较小、维管束两侧常有硅化细胞。3、栽培防治。同一地区插播期尽量统一,减少桥梁田。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

  1、杀虫双:25%杀虫双水剂,5%杀虫双颗粒剂。2、50%巴丹可湿性粉剂。3、48%乐斯本乳油。

  稻纵卷叶螟:每年发生6~7代,以第4代、第7代对早、晚稻功能叶为害较重。20世纪50年代,早造采用早熟品种,晚造采用晚熟品种,害虫发生为害损失较轻。20世纪60、70、80年代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有的年份更严重。1990年早、晚稻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亩幼虫量分别达3500头和1820头,卷叶率分别为7.3%和8.6%。1996年,早、晚稻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卷叶率分别为8.5%和11.6%;2004年晚稻第六、第七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亩有幼虫量1.5~4.5万头,漏治田卷叶率86.6%。

  防治采取措施:避免早、中、晚熟稻混作;合理施肥,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贪青;科学管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温度;连作水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将蛹消灭在羽化前,减少虫源,减轻对晚稻为害。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1、48%不斯本;2、35%克胜丹;3、25%杀虫双水剂;4、50%杀螟松乳油。

  稻飞虱: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三种。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以褐飞虱为主要种群,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迁入虫源和食料变化的关系,白背飞虱逐渐上升为优势种群。稻飞虱每年发生7-10代,发生危害时,造成水稻结实率差、千粒重轻、产量下降。1995年早稻稻飞虱大发生,高峰期虫量达5380头/百丛,其中褐飞虱占2.99%;1998年早稻稻飞虱大发生,高峰期虫量6764头/百丛,其中褐飞虱占25%;1999年后由于大面积推广吡虫啉类药剂防治,虫量逐年减少,为害减轻。

  防治措施:1、铲除田边田埂杂草,降低虫源。2、选用抗虫良种。3、做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使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温度。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蚜虱净、扑虱蚜);20%叶蝉散乳油。

  稻蓟马(俗称乌狗仔):在高温干旱天气,发生为害严重。稻蓟马虫体小,虫量多,严重为害时,心叶、嫩叶卷缩,生长分蘖受阻。

  防治措施:尽量避免水稻早、迟熟品种混栽,相对集中播种期和栽插期,以恶化蓟马的食料;清除田边、埂边、沟边杂草和枯枝落叶,破坏其越冬和繁殖场所。

  药剂防治:用药日期应掌握在若虫盛孵期。常用农药有25%杀虫双水剂,40%氧化乐果乳油有兼治螟虫作用。

  稻瘿蚊(俗称“出葱”):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害虫,每年发生7~8代,以7~10月份发生的第4~6代虫对晚造秧苗、本田前期稻禾为害较为严重。

  防治措施:早晚稻中间应有10天左右的间隔期犁耙沤田,晚稻育秧远离虫源田;增施基肥、早施追肥、及时露田、晒田、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秧田平整后撒施3%克百威颗粒剂;当秧苗受害率达10%左右时即可喷药,常用药剂有25%喹硫磷乳油,90%晶体敌百虫,50%速灭威乳油,80%敌敌畏乳油等。

  稻叶蝉(俗称“蜱盐仔):有黑尾叶蝉、白翅叶蝉、电光叶蝉三种,以黑尾叶蝉发生量为多。每年6~8月份为害早造中迟熟品种和晚造秧苗、稻禾,是传播水稻黄矮病的媒介。

  防治方法:(参照稻飞虱)

  稻瘟病(俗称“铅”、吊颈“铅”):早造主要病害,从秧苗至本田期均有发生。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良种,合理施肥,防止偏施、迟施氮肥,防止后期期青;后期干湿排灌,防止孕穗期、抽穗期过早断水。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1、三环唑:防治穗颈瘟,在水稻破口期施用。2、稻瘟灵:防治叶瘟,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或出现急性型病斑时用药;防治穗颈瘟,在水稻破口期前施药。3、多菌灵。

  纹枯病(俗称“崩脚镰“):早晚造常发性病害,随着矮杆品种及翻秋田面积的扩大、化学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该病发生较为严重。1990~2000年,水稻纹枯病病株率均在50%以上,病指17~28,发生程度均为中偏重,已上升为主要病害。

  防治措施:春耕灌水后,多数菌核浮于下风口水面,用簸箕等工具打捞,带出田外深埋或晒干后烧毁;在用水上贯彻“前浅、中晒、后浅”原则,在用肥上施足基肥,及早追肥,氮磷钾相结合。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5%田安液剂(生长前期施用)、5%井岗霉素可显性粉剂、纹霉清液剂。

  细菌性条斑病:每年7、8、9月台风、暴雨及稻田受淹或偏施过量氮肥是该病流行的诱因。

  防治措施:抓好以管水为中心的田间管理,注意防止吊灌、浸灌,适时晒田;合理施肥,防止氮肥施用过多过迟。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25%川化018可湿性粉;10%叶枯净可湿性粉;50%消菌灵可湿性粉。

  白叶枯病:晚造病害,发病程度较轻,造在损失较小。20世纪80年代初在一些阔叶感病品种大发生。

  防治方法:(参照细菌性条斑病)

  二、甘薯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甘薯麦蛾、茎蛾、象鼻虫、金龟子等;主要病害有:甘薯瘟病、要腐病和贮藏期的黑斑病、软腐病等。

  甘薯麦蛾:年发生6~8代,以幼虫吐丝卷叶,在卷叶内取食叶肉,留下白色表皮,状似薄膜。7~9月是该虫为害猖獗期,严重影响甘薯产量。

  防治措施:甘薯收获后,及时清除株落叶,铲除杂草,消灭越冬虫源。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90%晶体敌百虫、40%氧化乐果乳油、25%杀虫双水剂。

  甘薯茎螟:年发生4~5代,以幼虫蛀入薯茎为害,造成中间膨大的虫瘿,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和结薯。

  防治措施:及时处理残株遗薯以消灭越冬虫源;实行轮作,切断其食料来源。

  药剂防治:栽插前把薯苗放入90%晶体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浸1~2分钟,捞起后晾干栽插,消灭薯苗上的卵与初卵幼虫;在甘薯生长前期用上述药剂喷洒一次。

  甘薯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萎蔫型病害,病薯块维管整变淡黄色或褐色到黑色,发出刺鼻臭辣味。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良种,如新汕头、普薯11号等;实行水旱轮作;一旦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并加发处理。

  三、玉米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玉米螟、玉米蚜等;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纹枯病等。

  玉米螟:年发生5~6代,以幼虫蛀食未展开心叶,玉米抽穗后则钻蛀茎杆。

  防治措施:在越冬幼虫羽化前,将茎杆全部烧完或沤肥。

  药剂防治:玉米结苞前期用1.5%辛硫磷颗粒按1:15拌煤渣每株撒1克于心叶;玉米穗期用特杀螟、25%杀虫双水剂或90%晶体敌百虫灌注雄穗。

  玉米大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苞叶、果穗、籽粒,抽雄后发病较重,每年7~8月最适于该病发生、蔓延。2001年发生较重。

  防治措施:玉米抽穗前,在雨前摘除植株下部2~3片叶,玉米收获后及时翻耕,合理轮作。

  药剂防治:50%多菌灵可湿粉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粉剂、9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等。

  四、花生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斜纹夜蛾、大蟋蟀、金龟子等;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锈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

  花生蚜虫:为害猖獗时,花生叶片失绿卷曲。春花生蚜虫为害盛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中旬;秋花生多在9~10月,能常年为害。

  可用药剂防治:10%吡虫啉(蚜虱净、扑虱蚜、大功臣)等。

  花生叶斑病:造成叶绿素破坏和光合作用效能下降,随着大量病斑产生而引起早期落叶,严重影响干物质积累和荚果饱满、成熟。以春花生发病较重,能常年发病。

  防治措施:花生与甘薯、水稻等作物轮作可减少田间菌源;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病叶。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粉、75%百菌清可湿性粉、70%代森锰锌可湿粉、70%托布津可湿粉、25%敌力脱乳油800倍液等。

  花生锈病:花生发生该病后,植株是早落叶、早熟。一般减产15%。该病常年发生。

  防治措施:深沟高畦,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花生收获后,清除落粒自生苗,消灭田间寄生。

  药剂防治:当近地面1~2片叶有2~3个病斑时即进行喷药,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15%粉锈宁、95%敌锈钠。

  五、甘蔗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甘蔗螟虫(包括条螟、黄螟、二点螟)、绵蚜、蔗龟等;主要病害有:凤梨病、黄(赤)斑病等。

  甘蔗螟虫:苗期造成枯心,甘蔗拔节后造成蛀节,死尾,产量下降。常年发生为丰。

  防治措施:收获时低斩,尽量斩至土面7厘米以下,收获后及时清除枯茎残叶集中烧毁;生长期剥除枯叶,有水源的地方可放水浸过垄面5~7厘米消灭枯心苗中的幼虫和蛹。

  药剂防治:每亩用3~4公斤3%克百威粒剂在甘蔗下种期或幼苗期撒施于蔗株茎部并覆土;在蚁螟为害造成“花叶”初期,用50%杀螟丹可湿粉、90|%敌百虫、25%杀虫双水剂等。

  蔗龟:以成虫啃食蔗苗茎部,造成枯心,春植蔗为害重于秋植蔗。

  防治措施:与水稻、花生、甘薯轮作,为害大为减轻;蔗龟成虫怕水浸,5月成虫盛发时,放水浸过垄面10分钟,成虫爬出浮于水面不能飞翔,用人工收集杀虫。

  药剂防治:蔗龟成虫发生为害盛期。苗期亩用3%呋喃丹颗粒2~4公斤撒于蔗茎部,覆薄土或淋泥桨,生长期用杀虫双颗粒剂3公斤撒施。

  甘蔗凤梨病:发病时蔗叶凋萎、外皮皱缩变黑,茎内部组织变红褐色。

  防治措施:选用无病梢头苗种植,种苗用清水浸泡一天,或用2%石灰水最好。

  甘蔗黄(赤)斑病:受害叶片绿色组织面积减少,造成甘蔗早衰,含糖率显著减少。

  防治措施:搞好蔗园排灌系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高温多雨季节及时剥除病叶、老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源并使蔗园通风透光。

  药剂防治:常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喷施。

  六、荔枝、龙眼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蒂蛀虫、蝽蟓、瘿螨、小灰蝶等;主要病害有: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果腐病、鬼帚病、藻斑病等。

  蒂蛀虫:为害荔枝、龙眼,年发生10~11代,果实膨大期蛀食果核,导致落果;果实发育后期,果核坚硬不能入侵,仅在果蒂危害,遗留虫粪;危害花穗、新梢则多钻蛀嫩茎近顶端和幼叶中脉,叶片被害后则表现中脉变褐,表皮破裂;花穗和梢轴受害则顶端枯死;1992年至1997年,每年都有发生为害

  防治措施:合理的肥水管理促使秋梢抽发整齐,抑制冬梢,既有利于结果又可减少虫源;及时清除果园落果,集中处理以消灭其中幼虫。

  药剂防治:荔枝雌花谢后半月喷第一次药,常用药剂有2.5%功夫乳油,乐斯本乳油或杀虫双与敌百虫混用,兼治荔枝蝽蟓。

  荔枝霜疫霉病:受害果实出现不规则褐色病斑,后期全果变为暗褐色至黑色,果肉腐烂,具强烈的酒味或酸味,有褐色汗液流出,病部表面布满白色霜状霉,受害果柄叶片有褐色斑,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霜状霉;受害花穗褐色腐烂,病部产生白色霜状物。

  防治措施:修剪枝条,去除病虫枝、弱枝使果树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加强管理,冬季松土、施肥、培土,使果树长势良好,提高抗病力。

  药剂防治:在8~9月份之前(采果后),清洁果园,减少初侵染源,并用1%硫酸铜喷酒树冠下土壤;发病果园常喷雷多米乐、金雷多米尔、乙磷铝、克露、安克、霉多克等保护,兼治酸腐病。

  七、柑桔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蛾、褐圆蚧、吹绵蚧、粉蚧、木虱、蚜虫、黑刺粉虱、桔小实蝇、星天牛、凤蝶等;主要病害有:黄龙病、溃疡病、炭疽病、疮痂病、树脂病、青霉病、绿霉病等。

  红蜘蛛、锈壁虱:年发生18~24代,受害果实果皮出现褐色至黑色不定形大斑块,降低商品价值;被害叶片失去光泽或变为黄褐至褐色,严重时枯黄脱落。

  防治措施:结合整枝修剪,剪除过密枝条使果树通风透光,减少越冬虫源;采用种植覆盖植物(生草法)、旱季适当灌溉保持园内湿度等方法改善生态环境。

  药剂防治:重点放在开花之前,常用药剂有克螨特、双甲咪、阿维菌素、柴油乳剂、速螨酮、尼索朗等。

  生物防治:采用果园生草法,释放捕食螨的方法,效果显著。如揭西县灰寨镇部分果园采用此法,全年不喷药。

  柑桔黄龙病:对种植地区柑桔影响较大,部分果园由于技术措施不到位,导致全园失收。

  防治方法:培育无病苗,发现病株或可疑株,立即挖除,用无病苗补种;及时防治木虱、减少病菌传播。

  其他柑桔病虫害还有:潜叶蛾、柑桔溃疡病、青霉病、绿霉病等其为害程度及防治、药剂防治略。

  八、香蕉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交脉蚜、弄蝶、象甲等;主要病害:叶斑病、炭疽病、黑星病、束顶病、花叶心腐病、枯萎病等。

  束顶病:香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感病植株矮缩,不抽蕾,能结果的病株,果小而少,不堪食用。1992~1997年该病发生较为普遍。

  防治方法:采用无病蕉芽或无毒香蕉试管苗种植;种植时,植穴施用米乐尔等药剂防蚜虫及其他蕉虫;发现病株,先用药剂喷杀蚜虫后,把病株及病吸芽连球茎部分彻底挖除。

  香蕉叶斑病(由六种真菌综合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普遍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引起香蕉叶干枯,明显减少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早衰,影响果实充实;此外,病株果实不耐贮藏、易腐。

  防治措施:每年雨季来临前,剪除下部病老叶片集中烧毁,增加果园通风透光性,降低果园湿度。

  药剂防治:在现蕾之前开始喷药保护,常用药剂有25%敌力脱、75%百菌清、5%霉能灵、70%甲基托布津。

  香蕉炭疽病:主要危害成熟或将成熟的果实,也会为害蕉花、主轴、蕉身;病斑组织常陷凹,变黑,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防治措施:清洁果园,及时清除病花、病轴、病果;适时采收,并选择在晴天和露水干后采收,采收和贮运时小心轻放,以减少伤口。

  药剂防治:在花蕾落后,即喷75%百菌清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25%敌力脱1000倍液;采收后24小时内用45%特克多500~1000倍液浸果1~2分钟。

  九、橄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星室森虱、黑刺粉虱、尺蠖、拟黄卷叶蛾、皮细蛾、蚜虫等,主要病害有:烟煤病、炭疽病等。

  星室木虱:为害嫩梢,受害叶片扭曲变形,凹凸不平,最终变黄、脱落,且诱发烟媒病,每年都不同程度的发生,造成的损失较大。

  防治措施:冬季清园,消灭虫源,钩除树上枯枝,使果树通风透光,树体抽梢统一,切断木虱食料来源。

  药剂防治:每次抽梢前后各喷一次药,常用药剂有:吡虫啉(蚜虱净、扑虱蚜、大功臣)、噻嗪酮(稻虱净、扑虱灵、优乐得)、速灭威等。

  十、茶叶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小绿叶蝉、螨类、毛虫、尺蠖、卷叶蛾等;主要病害有:白星病、茶饼病、炭疽病、纹叶枯病等。

  茶小绿叶蝉:年发生10~13代,以成虫、若虫刺吸茶叶嫩梢汗液,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绿红褐焦枯,茶树生长受阻。常年都会发生。

  防治措施:加强茶叶管理,清除田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

  药剂防治: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以拉硫磷,以消灭越冬虫源;在若虫高峰前可用25%扑虱灵、80%敌敌畏、98%巴丹等喷洒。

  生物防治:在茶园周围保留一定数量的植被,加强对松毛虫赤眼蜂、茶园蜘蛛红点唇瓢虫等寄生性和捕食性害虫天敌的保护,不喷农药,既不污染环境又降低生产成本。

  茶螨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和茶跗线螨等。螨类主要吸食成叶或嫩叶汗液,使叶片硬化、扭曲、或失去光泽,全年以7~9月份高温干旱季节发生较重。

  防治措施:做好茶园抗旱,清除茶园落叶及杂草,加强管理,提高茶树抗逆力。

  药剂防治:秋茶采收结束后,害螨越冬前喷洒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害螨发生高峰前喷20%哒螨酮或73%克螨特。

  十一、蔬菜病虫害

  主要害虫:小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美洲斑潜蝇、菜蚜、瓜蓟马、黄守瓜、斜纹夜蛾等;主要病害: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瓜估萎病、瓜疫病、炭疽病、白粉病、豆类锈病、豆类白粉病。其中美洲斑潜蝇是1993-1994年新传入的害虫,给蔬菜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十二、农田鼠害

  主要鼠类是黄毛鼠、板齿鼠。繁殖能力强,每年产4~6代,对水稻、甘薯、花生、香蕉等农作物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有用笼捕、鼠夹和投放毒饵等。2003年毒鼠强综合整治前,农民多用毒鼠强、氟乙酰胺等灭鼠;2004年后,大力推广应用抗凝血类药剂:敌鼠钠盐、杀鼠迷、杀鼠灵、溴敌隆等杀鼠剂,取得明显效果,农田鼠害得到有抑制。

  十三、杂草

  主要有:稗草、碎米莎草、甲舌草、香附子、虾钳草、空心莲子草、蟋蟀草、狗芽根、莎草、马唐、胜红蓟、叶下珠、野苋、刺苋、红辣蓼、马齿苋、三叶鬼针草、赛葵、千金子、白茅、竹节草、积雪草、酢浆草、飞蓬、尺扬草等,每年草害都造成粮食损失。除人工拔除外及锄草外,近年来除草剂大量使用。常用除草剂有丁草胺、克无踪、稻农乐、2、4—D、敌稗、稳杀得、草甘膦等。

  十四、新发生害虫

  橄榄蛀果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野螟属的一种新害虫,以幼虫钻蛀竹笋为害,造成笋块虫道充满虫粪,降低竹笋品质和产量。目前仅为害麻竹笋,未发现为害其它植物。2003年夏开始对该虫进行研究、防治。

  香蕉根结线虫病(南方根结线虫):2004年春、夏季在市试验区、揭东县云路镇发现该病,受害哟800~1000亩。受害植株矮小叶片较硬,不抽蕾或抽蕾较小。巴西品种易感该病,其它品种较抗病。

相关知识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2024揭阳广东望天湖生态旅游攻略之浪漫花海
揭阳七夕节订花,2024年揭阳七夕节送花上门服务!
2024年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花菊花种子厂家
我市举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培训观摩会
「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公司黄页
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
广东礼篮厂家
《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

网址: 广东揭阳揭东区埔田镇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543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藿香蓟能否选为柑橘园生草优势草种
下一篇: 三伏天!果园生草出大事了,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