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08:58 本页面
【正文】 全球花卉贸易出口额超过 74 亿美元、产品结构为:鲜切花占 60%、小盆花占 30%、观叶植物占 10%、其中鲜切花是花卉产业发展的主体、世界 上许多花卉产业大国、鲜切花生产占产业的 60%以上、近 10 年来、国内鲜切花和盆花生产虽然受到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国家农业部发布的2021 年花卉产业种植比例资料表明:草坪、种子、种球、观赏苗木生产占花卉总生产面积的 56%、切花切叶仅占 7%、盆栽植物占 13%。绿化苗木、草皮、观叶植物占国内花卉产值的 80%以上、国内花卉生产面积是世界总生产面积的 1/而切花生产总量仅为国际市场的 3%、这与当前国际花卉贸易的产品结构形成很大反差、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劳力资源优势、还需要大力发展切花和盆花产业 。 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花卉生产和需求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花卉消费常处于 南花北调 状态、目前、花卉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花卉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花卉产销 结合、花卉流通量较小、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加之缺乏先进的花卉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及花卉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评估难、优质优价难实现、影响花卉的国内外贸易、现在全国有近 800个花卉批发市场、南方建成有 2 个花卉拍卖中心、最大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预计每天可成交 300 万 400 万枝鲜切花、可解决南花 的国内流通问题、但要与国际花卉贸易接轨、扩大我国花卉的出口、还要不断地完善流通体系。 缺乏生产标准化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国内花卉生产标准化的有关法规、国内花卉生产方式较传统、生产技术、如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鲜、贮运及包装等技术落后、加之对国际花卉贸已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 绿色壁垒 、如美国规定进口的盆景生产只准用泥炭、火山岩等介质、使我国用天然泥土栽培的盆景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 20**年湛江出口的富贵竹也遭遇包装、保鲜要求的技术壁垒、花卉生产标准化 成为入世后我国花卉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花卉产业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入世后、国内关税下调、国外花卉优质优价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预计花卉进口还将增加、花卉产业面临挑战、从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来看、花卉生产具有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由传统花卉向新优花卉发展的趋势、而我国具有植物资源、气候资源和劳力资源三大优势、气候类型丰富、可生产的花卉种类多样;花卉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拥有许多珍稀的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如兰属、杓兰属、独蒜兰属、百合属、飞燕草属、乌头属等、有着发展 特色花卉的种质基础、具有 巨大的花卉开发利用潜力;我国劳力充足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有发展成品花卉的优越条件、现国内每单位花卉生产成本是日本的 1/台湾省的 1/明显低于东南亚及拉美国家、我们只有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正确定位花卉产业发展的方向、解决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视花卉市场信息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流通体系、培育规范化的市场、建立竞争有序的良性环境、正确引导消费、解决供需矛盾、抓住发展契机、扩大花卉出口创汇、才能促使民族花卉产业走向特色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地说 、当前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 1)利用劳力资源、气候资源及土地资源、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外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花卉企业进行投资、带动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 ( 2)花卉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将重心转移到鲜切花和盆花发展上来、突出特色产品、创立品牌、在大力扶持鲜切花产业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 ( 3)对季节性生产出口的花卉、应加强花卉产业的信息管理、科学地进行市场预测、合理安排生产、了解国外贸易的技术要求和惯例、把握时机、扩大产品的出口创汇、走绿色产业发展道 路。 ( 4)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花卉产业特色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如荷兰的专业农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日本的农协组织管理体制都发挥出较高的经济效益、花卉产销分工协作专业化程度较高、目前我国推行的公司 +企业 +农户的经营组织形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 5)加强对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结合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育花卉新品种、走花卉产品特色化的道路。 ( 6)健全花卉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花卉的市场流通量、进一步完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于 20**年 4 月实施的《主要花卉产品等级》条例、加强对花卉产 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实现花卉市场的公平竞争、优质优价。 ( 7)建立花卉信息网络、对花卉生产进行指导、规范市场体制、正确引导消费、充分了解国内外花卉产业信息动态、把握市场机会。 ( 8)加强对花卉品牌的知识产权管理、在市场竞争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9)制定国内花卉生产统一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过程、结合国际贸易的产品质量要求、对花卉生产方式、采后处理技术、包装标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与国际贸易接轨。 花卉市场调查报告(三) 我国的花卉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和居住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在逐步地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花卉产业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 1984 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有 4 万 hm2,1997 年增为 6 万 hm2,2021 年达到 1 8 万 hm2。花卉产值由 1984 年的 6 亿元,增加到 1997 年的 96 亿元,我国的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花卉生产仍以城市绿化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农业部发布的于 2021 年全国花 卉生产的有关资料,绿化专用花木的生产面积占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的 50%以上,只有 10%左右的面积用于切花,切叶和种球的生产。但随着近年居民花卉消费的迅速增长,鲜切花,盆花生产占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花卉生产种类仍以传统名花,绿化苗木为主。 经过 20 年的发展,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的变化,花卉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据农业部发布的我国花卉产业统计报表,1998 年出口额为 3500 万美元, 1999 年为 286 9 万美元, 2021 年为2800 万美元, 20**年为 800 38 万美元。花卉出口产品结 构为:鲜切花以菊花,月季,百合,花烛等为主,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仅云南省 20**年出口额达 1540 万美元, 2021 年前 10 个月就超过 2021 万美元;切叶主要有杨桐,棂木,富贵竹,出口日本,美国等地;观赏苗木出口以红枫,鸡爪槭,竹类,白玉兰等为主。资料表明,2021 年全国鲜切花和切叶出口额占花卉总出口额的 13%,观赏苗木占10%,盆栽植物占 70%、总体来说,出口花卉产品中优质花卉较少,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竞争为主。 在花卉进口贸易方面则表现出:进口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速,进口时间由季节性变 成近 2 年的周年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起步晚,花卉生产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之国际花卉生产格局的基本形成,为满足近几年来城市环境建设的巨大需求,花卉生产所需的大部分优质种苗,种球,种子及园林园艺机械都依赖进口。 20**年全国花卉进口额约 30 亿元。 总的来看,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大,但生产效益差,出口花卉种类单调且数量少,出口增长慢,花卉进出口贸易逆差很大,花卉生产缺乏特色。 随着国内外花卉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花卉生产和消费具有巨 大潜力,花卉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 前景。由于我国花卉产业起步晚,目前在花卉生产,销售,流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政策法规不健全,科技较滞后,限制了我国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随着花卉贸易国际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加速,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当前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民族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序低 20**年国内花卉消费量较上年增长 2 2%、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 20%的速度递增,较世界花卉消费量平均水平高 10%、 尽管国内花卉生产逐年扩大, 2021 年为 1 8 万 hm2,有花卉生产企业 21975 个,但大中型企业仅占 1 2%、总体上来说,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我国花卉产业每公顷平均产值仅是荷兰的 7%,以色列的 9%,哥伦比亚的 7%、正是目前花卉生产的状况造成国内市场上较缺乏优质花卉产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对需求的优质草花种子,草坪种子,花卉种苗和种球,成品花卉及园林机械和园艺工具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金额逐年上升,在 1999 年北京地区进口花卉有 1000 万美元, 20**年北京进口盆花达 400 万盆,近 2021万美元。 20**年国内进口花肥,花药,园艺工具及园林机械的金额近1000万美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 70%以上;进口种子达 5000万人民币。特别是入世后,关税下调,进口花卉 的优质优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这将给民族花卉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 花卉产业上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从当前调查情况看,全国共有 2 万多个花卉企业, 42 万户花农,从业人员 146 万人,但从业人员中只有 6 万名技术员,占从业人员的 3%,平均每户有从业人员 3~ 4 人。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要实现我国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迫切地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产业结构不合理 据世贸组织统计, 1998 年全球花卉贸易出口额超过 74 亿美元。产品结构为:鲜切花占 60%,小盆花占 30%,观叶植物占 10%,其中鲜切花是花卉产业发展的主体。世界上许多花卉产业大国,鲜切花生产占产业的 60%以上。近 10 年来,国内鲜切花和盆花生产虽然受到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国家农业部 发布的 2021年花卉产业种植比例资料表明:草坪,种子,种球,观赏苗木生产占花卉总生产面积的 56%,切花切叶仅占 7%,盆栽植物占 13%。绿化苗木,草皮,观叶植物占国内花卉产值的 80%以上。国内花卉生产面积是世界总生产面积的 1/3,而切花生产总量仅为国际市场的 3%、这与当前国际花卉贸易的产品结构形成很大反差,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劳力资源优势,还需要大力发展切花和盆花产业。 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花卉生产和需求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花卉消费常处于 南花北调 状态。目前,花卉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花 卉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花卉产销结合,花卉流通量较小,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加之缺乏先进的 花卉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及花卉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评估难,优质优价难实现,影响花卉的国内外贸易。现在全国有近 800个花卉批发市场,南方建成有 2 个花卉拍卖中心,最大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预计每天可成交 300 万 400 万枝鲜切花,可解决南花的国内流通问题。但要与国际花卉贸易接轨,扩大我国花卉的出口,还要不断地完善流通体系。 缺乏生产标准化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国内花卉 生产标准化的有关法规,国内花卉生产方式较传统,生产技术,如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鲜,贮运及包装等技术落后,加之对国际花卉贸已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 绿色壁垒 ,如美国规定进口的盆景生产只准用泥炭,火山岩等介质,使我国用天然泥土栽培的盆景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 20**年湛江出口的富贵竹也遭遇包装,保鲜要求的技术壁垒。花卉生产标准化成为入世后我国花卉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问题。 服装市场调查报告范文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 附送:花卉苗木一个生机勃发的朝 阳产业 花卉苗木一个生机勃发的朝阳产业 花卉苗木一个生机勃发的朝阳产业 第 17 页共 20 页 花卉苗木一个生机勃发的朝阳产业我市花木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为全面了解都江堰市花木产业发展现状,探究提高花木产业档次和水平的途径与措施,进一步提高花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最近本人对都江堰市花木重点产区安龙镇的花木生产情况及抽取的 24 户花木种植户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都江堰市花木重点产区目前已具一定规模和优势,在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应对当前花 木产业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及实现产业升级的高度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寻找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特点与趋势安龙镇地处都江堰市南端距市区 26 公里,全镇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0831 亩,人口 12021 余人,全镇辖 9 个行政村, 56 个农业社,一个居委会。迄今为止,全镇花木面积达到 7000亩,粮经比例 3:
相关知识
关于斗南花卉市场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八篇)
鲜切花市场调查报告(44页)
花卉市场调查报告(精选5篇)
小学生环保意识实践调查报告(范文5篇)
关于植物的调查报告(范文5篇)
花卉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花卉市场调查报告
成都花卉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花卉市场的调研报告5篇范例第二版
高中优秀作文范文:温室里的花朵长不大
成都花卉市场调查报告.docx
网址: 花卉市场调查报告【可编辑版】[优秀范文5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6316.html
上一篇: 消费花卉行业市场供需与战略研究报 |
下一篇: 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花卉市场分析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