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共9篇)

篇1: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1安全、健康

第一要考虑安全,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居住环境健康性指标包括空气、日照、噪声等等,居住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自然,防止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深度超标。更重要的是,健康性还要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设施、空间配套齐全,安装不同的健身器材,还有一些高等小区修建了游泳馆,健身馆和各种球馆等,来满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

2便捷、舒适

这一点也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予人方便是设计的重中之重。便利性保障着小区人们出行方便。四通八达的居住环境是人们选择小区的一个主要因素,体现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即要有利出行,更要视野开阔,如果交通不便,便影响小区的居住环境。在生活中,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不同的,所以在小区中,商业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大的超市,各种材料设备齐全的农贸市场也是必不可少,了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总而言之,我们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人性化;另外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配套齐全,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给人最好的印象,在视觉上满足人们对自己居住小区的需求。

3文明、和谐

随着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购房的过程中都非常的注重小区的文化气氛,一是现在的年轻人文化程度都较高,对生活氛围的要求也高,另外考虑到孩子的需求,想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文化氛围,所以居住周边环境的文化教育场所是当今天年轻人选住房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良好的教育环境成为年轻父母的首选,应当充分考虑周围的文化教育场所,一般家庭都以孩子的上学问题做为选择住房的标准,所以良好文化氛围必不可少。和谐统一也是园林设计比较注重的一个原则,做到和谐统一,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一些久华而不实的装饰可能会影响整个小区的风格设计,土不土,洋不洋的小区会和小区原本的风格背道而驰,所以我们要更加注重色彩的统一。

4结语

总之,在园林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设计者只要时刻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时刻考虑人之所需,在结合专业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就一定可以打造一个优良的园林设计环境,为小区造福人们。

篇2: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理念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并不只是单一的建筑工程设计,需要体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改善城市环境,打造清新美丽的现代文明城市为主旨,艺术性是运用植物造景和建筑造景来提高园林的视觉效果,创新园林文化艺术,自然美是让园林景观呈现出天然效果,让市民在欣赏园林风景的过程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本文将简单介绍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分析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的存在问题,并从合理规划绿地面积,创新园林设计,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和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等四个方面来探索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

1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分析

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对城市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造清新优美的现代文明城市为主旨,主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园林景观的艺术性要求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借鉴传统园林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以提高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视觉美。注重园林景观的自然美则需要构建生态园林,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引用活水修建小池塘,并饲养适量的动物来提高园林的天然效果。

2当前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

绿地建设是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绿地面积需要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仔细查地形,然后根据地形条件和交通环境,运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绘图方法来设计图纸,但是,大多数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不认真查看地形,甚至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就直接绘制图纸,图纸上的比例大小不合理必然严重影响绿地规划设计质量。

2.2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倡创新园林建设,在借鉴传统园林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但是,大多数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缺乏创新,部分园林绿地面积过大,植物过于单一,园林建筑样式陈旧,缺乏灵动性。其次,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文化艺术氛围不够浓厚,没有充分利用中华文化资源和现代技术,园林的道路设计不是特别合理,园林点、线、面的搭配不协调。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园林工程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3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思路

3.1合理规划绿地面积

园林工程师在规划绿地面积时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依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商贸圈和交通环境来核算绿地面积大小,采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技术绘制图纸,并在图纸上标注准确的比例,确保绿地面积规划的合理性。

3.2创新园林景观设计

创新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借鉴传统园林的优秀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和先进技术,可以学习苏州园林独辟蹊径的设计方法,科学搭配花草树木与楼台建筑和假山、池沼,不过分追求对称,修建池塘时应引用清澈的活水,在水中放置小巧玲珑的雨花石和鹅卵石,饲养各种美丽的金鱼和鸳鸯、沙鸥、白鹭等水鸟,这样可以赋予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灵动性。此外,可以选用适量的彩灯来装饰园林建筑,雕塑象征现代文明的雕像,使园林景观既有古色古香的美感,又凝聚了现代文化。另一方面,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规划园林道路时应注意设计不同的道路,可以根据园林景观的具体位置分别设计平坦开阔的大路和鹅卵小径,在假山上布局有规律的山路。而且,园林工程师应注意处理好园林点、线、面的关系,采用依水造景和依绿设景的方针使园林植物、建筑、假山、池塘和喷泉能够形成一幅完美的立体画面。

3.3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

园林工程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在风景园林中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河南开封市的园林一般都能够成功再现北宋汴梁城的风貌,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意境,例如牡丹园的美景可以体现“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和“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的诗情画意,水边的轩榭楼台可以重现柳永所赞叹的“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的唯美意境。成都的居住区园林不仅可以呈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且设计了现代喷泉、花厅和玻璃幕墙的建筑,有效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4灵活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

运用植物造景首先要遵循自然性、科学性、生活性与艺术性等四项原则,根据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种植不同颜色和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使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有色彩美、韵律美、意境美和层次感等艺术效果。其次,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栽培不同的植物,使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灵动性,例如种植迎春、牡丹、芍药、玉兰、银杏、玫瑰、绣球花、丁香、海棠、玉簪、菊花、水仙和梅花等季节性花卉,让市民在一年四季可以欣赏不同的美景。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营造梨花伴月、杨柳细雨、映日荷花、寒菊傲霜和腊梅报春等独特景点。此外,园林工程师可以利用植物来设计主题景观,像桃花园、葡萄园、芰荷园、玫瑰园、杜鹃园和桂花园等。另一方面,运用植物造景时应该考虑园林景观的灵动性,协调搭配各种元素,使花草树木与道路和假山、池塘、人工湖达到完美结合,创造出林荫路、花径、樱花大道、合欢路、枇杷湖等特色景观。如果道路比较长,可以配置多种不同的植物,并突显出主要景观,例如在草坪中种植一株红玫瑰,创造出“万绿从中一点红”的效果。植物与山石相结合的时候,要让花草树木与岩石参差交错,互相衬托,加强景观的色彩美与立体感。在山石上宜的地方应该采用少量的平伸与悬垂植物,以显示山石的优美线条,并且,要注重让植物的体形枝干与山石的纹理形成对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融入创新理念和现代文明,体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目前,在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还普遍存在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和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园林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合理规划绿地面积,灵活运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绘图方法认真设计图纸,借鉴传统园林的经验,创新园林设计方案,注重提升园林的文化艺术美,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让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体现出时代风貌,这样方能全面提高现代城市居住区风景园林景观的审美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燕,张红侠,白红艳.CAD、3dsMAX及Photoshop在园林景观设计绘图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9).

[2]杨璐,弓弼.浅析我国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轴线控制手法[J].西北林学学院学报,(3).

[3]李星宁.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南方农业,(21).

篇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早期居住区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 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 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 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 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 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1 绿化

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 20世纪40、50年代, 工业的迅猛发展, 破坏了生态环境, 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20世纪80年代, 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 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 过往, 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 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 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1.1 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 玉簪、萱

草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 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银杏等, 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 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 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1.1.2 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 居住区绿

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 根据绿化位置不同, 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

1.1.3 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 追求

构图、颜色、对比、质感, 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 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 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1.2 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 它起到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 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 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 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尤其是宅间路, 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 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 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 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 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1.3 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 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 制造急流、缓流、静水, 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 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 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 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

1.4 铺地

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在设计中, 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很多种, 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 极富装饰美感。

1.5 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1.5.1 雕塑小品。

雕塑小品可分为抽象和具象两种, 使用的材料有石、钢、铜、木、玻璃钢等。雕塑设计要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 优秀的雕塑小品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值得欣赏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 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 耐人寻味。

1.5.2 园艺小品。

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 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 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 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 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 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1.5.3 设施小品。

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 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这些小品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 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 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2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探析

居住区景观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 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 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 既有功能意义, 又涉及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空间组织立意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 硬质景观同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 都是通用的。同时, 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2.2 体现地方特征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 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 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 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2.3 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应尽量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使用上有几种趋势:a.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b.复合材料的使用;c.特殊材料的使用, 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d.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e.重视色彩的表现;f.DIY材料的使用, 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 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景观设计还要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 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 因此, 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 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2.4 点线面相结合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通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 点线景观元素使得空间变得有序。在小区入口或中心等地, 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 面是环境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的结合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现代, 居住区规划中, 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a.亲地空间, 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 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屋顶花园等。b.亲水空间, 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 体现东方理水文化, 营造出人们亲水场所。c.亲绿空间, 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d.亲子空间, 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 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3 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认识

篇4:居住区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 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以达到通过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给人提供良好的交往空间和居住空间。

【关键词】 居住区;景观设计;空间环境

一、现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景观设计尺度不宜人

小区景观的设计在图纸上往往表现的美妙绝伦,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景观设计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

2.重平面忽视立体

如果只重视平面景观的规划设计,忽略了立体,那么这也是有缺陷的设计,合理的景观规划应摒弃华而不实的绿化面积,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体效果。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换景的良好效果。

3.绿地成为观赏景观

按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小区中必须考虑留有一定的绿地面积,开发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在绿地率和绿化率等文字上大做文章,用绿地率代替绿化率误导消费者,片面地追求绿地面积,大种草皮,没有树木,可以节约用地,可以降低成本。草地上禁止入内,本来可以游憩的草坪却成了只能观赏的景色,失去了绿化的本质意义。

二、改善的措施

1.景观开放式设计

小区的景观设计必须要结合小区周围环境的特点,突破传统围墙式设计,涉及更大范围的设计领域。景观设计者应该把握其中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中把实际情况和平面图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一开始就能从空间的角度考虑其设计,并时常以普通游览者的身份和视觉角度来审视和修改自己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才能具有和谐之美。

2.重视人文气息的培养

现在居民在选择自己的居住环境时,不仅考虑硬件设施而且还要考虑具有良好的人文气息。

3.小区景观设计应该赋予居民参与的权利

在小区环境设计时应该主动邀请小区居民参与设计,听取意见,不但可以集思广益,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加强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更加热爱小区,自觉维护小区的环境,有利于小区的长期管理和发展。

三、趋势

1.注重空间形态的变化

(1)高程变化。居住区的高程变化可以产生有趣的景观效果,甚至在立体层次上更为丰富。对于原有地形就有高程变化的基地,需要在规划中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对于较为平坦的基地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土方调配,有意识地在高程上寻求一些突破。

(2)节点处理。整个居住区户外环境应通过网络步行系统进行划分,在住宅出入口、会所周围以及主要组团内部形成规模不一的“节点”区域,为交通组织、公共交往和休闲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这是户外环境中被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段,所以与居住区中的其它空间相比,“节点”的景观处理会更加精细。

(3)道路景观。居住区的交通系统是车行系统和绿色步行系统的叠加,呈网络状分布。从美学角度说,与直线形道路相比,曲线形道路所呈现的是不对称的画面构图,随着视点的移动,景观逐渐展现,更具含蓄美。

2.注重景观的“时间性”设计

绿化以常绿为主,增大乔木种植数量,特选常绿大树冠香樟为骨干树,辅以灌木花卉坪翠竹。在植物选择上注重其观赏性、多样性和地域适应性,尽量考虑到花期交错、四季连续的品种搭配,形成层次感丰富、高低错落、色彩纷呈的绿化景观,满足不同季节都有景可观的要求。

3.注重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均能享受这些共享资源;其次要营造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具有归属感的良好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4.注重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区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设计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

四、结语

篇5:居住区景观设计论文

现阶段,许多居住区在进行室外景观设计时,过度追求装饰性元素的表达,频繁使用喷泉、雕塑、亭台等设计要素,这其实是对景观设计的一种误解,背离了景观设计追求生态、自然的本质。绿色景观设计在内容及形式上应当体现出民族性、地方性,并且要坚持简单、朴素的原则。就这一点而言,景观设计与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采用绿色、生态化的景观设计,对于绿色建筑本身的推广和应用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绿色建筑体系下的景观设计一般包括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利用,对原始空间关系的处理,使之与居住区总体建筑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建筑环境舒适度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原有的生态自然环境,因势筑园,就势造景,通过较少的投入,简易的工艺,乡土化的树种来实现局部的景观改造,且尽可能避免化石能源的使用,在保证绿色、节能、环保的同时,取得较为出色的景观效果。

2.绿色建筑视域下的景观设计策略

2.1合理规划地下空间

合理规划地下空间,将景观设计的消极要素转移至地下,从而为地上空间的设计规划奠定基础。居住区内的主要噪声源是中水处理站和泵房,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可通过建造地下泵房和地下换热站的方式将这类设备转移至地下,达到控制居住区噪音、节约地上空间的效果。居住区规划中考虑设置地下室,同时在通风、消防、防渗等方面处理好地下室与地面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能为住户的生活提供便利,也能够有效地节约地上空间。建造地下车库,可以将车库的出入口、采光通风口同居住区内的园林小品相结合,使之看起来协调自然,不影响整体的景观效果。

2.2设置生态停车场

首先,对居住区外围环道外侧以及楼间位置加以利用,设置生态停车位,既缓解了住户停车难的问题,又节约了用地,而且还很好地实现了居住区整体环境的协调。其次,充分利用楼间消极空间设置半地下车库,并对上部加以绿化,这样不但可以起到节约用地、平衡土方的功效,还能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绿化率,使居住区环境得到进一步的美化。

2.3应用透水地面技术

对于居住区内主干道可以用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设,对于人行步道、园路等道路可用透水性能较好的水泥砖铺设,对地面停车场,全部以植草砖铺设,打造生态停车位。通过透水地面技术的应用,提高居住区地面的透水能力,增强居住区地面的生态调节能力。

2.4人性化的道路系统

在布局道路系统时,要充分考虑消防、生活及观景的需要。居住区道路系统由车行道和园路组成,可以根据各自的功能分区,将两者合理搭配,组成环形路网结构,既确保了交通的快捷通畅,又为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方便。对于车行道,首先要符合消防设计的有关标准,确保主干道路和环形道路都达到一定宽度。对于园路,其内部游步道的宽度以1.5~2.5m为宜,与此同时,还应该设置残疾人专用坡。在功能不同的道路区段设置不同的装饰铺设,路面铺设要尽可能使用本地常见的材质,如卵石、水泥砖等,此外还可使用炉渣、粉煤灰等为原料制成的免烧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材料造价,还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提高了道路景观的绿色环保性。

2.5节水设计

一是设置雨水回收装置,将所采集的雨水送入一体化水处理中心,然后统一回收利用。二是通过景观水池实施雨水调蓄,以控制多雨天气时的地面峰值径流,缓解排水负担。对于超出调蓄、渗透能力的雨水,可使其溢流汇入市政雨水管网。三是将中水回用和雨水回用系统加以整合,利用非传统水源进行冲厕、路面浇洒和绿化浇灌,在整合两种水回收系统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中水和雨水要分开处理,两者不能共用一个清水池;②在利用非传统水源时,要制定严密的水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其破坏周边环境或危害人体健康。在绿化浇灌中,可采用喷灌与微灌,最好能够辅以园林压力补偿滴灌系统,滴头应采用双出口,避免发生倒吸。根据不同植物对水量的不同需求,应选用不同类型的喷头,如乔木和灌木的需水量较大,比较适合采用涌泉式喷头,而对于草坪花卉等,应该使用旋转式微喷头,同时辅以地插,注意所采用的喷头应具备起始角记忆功能,确保喷灌时不会干扰道路的正常通行。

2.6照明系统

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居住区中心区域的庭院灯及草坪灯以太阳能灯具替代传统光源,通过光伏发电提供景观照明,中心区以外的庭院灯则使用节能灯。此外,居住区内的庭院灯可以通过多头分回路予以控制,既保证其使用功能,又不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干扰,同时还起到了节能功效。

2.7种植设计

景观植被应以绿色为主,主要采用乡土树种,并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予以搭配,同时要注意结合不同景点的景观特征,实施专题种植设计。对于居住区换热站换气口、消防水池通气口等区域,可利用植物加以遮挡,达到环境美化效果。在树种选择方面,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风景特色,对不同色彩、类型、高度的树种进行合理搭配,构造集“点、线、面”于一体的绿化植被系统,用不同的植物点缀不同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的观景需求,为人们营造一个兼具舒适性和观赏性的生活空间。

3.结语

篇6: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设计思想:

创造自然,享受自然

设计说明:

该小区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让环境成为当地文化的延续。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居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小区内的植物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使居民有一个舒适,安全,阳光的生活环境。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打造特色的植物景观带。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和环境设施小品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小区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创造自然,享受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水体、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设计分析:

1、植物配置分析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植物搭配错落有致,灌乔木相互搭配,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配植一些红枫、棕榈、小叶女贞,以增加植物层次上的变化,为小区增色不少。

2、道路系统分析

在充分研究了小区现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分布后,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大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

3、特色景观节点分析

篇7:居住区水景景观设计规划

组团模式 居住区组团模式的水景观通常在水系的形状、水景的其他方面有着很多组织上相同的元素,这种布局模式主要是去对小区的住宅建筑群进行紧密围护,一般都是以团体组合的形式构成,通常不会强调它们的主次关系。在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中,水体景观是使小区能够成为一个整体环境的重要的景观要素,这种小区的空间布局形态一般都会非常紧密,并且还带有一些为小区的居民服务的公共设施,它们与小区的环境息息相关。

居住区水景观规划特点动静结合,小区水景观与周围的环境相统一 静态的水景宁静、祥和,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舒适和安静的享受,动态的水景形式依靠流水的声音和水的动向以及流势,能够让自然环境形成让人充满趣味气氛。在进行小区的景观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把水景设计成一种动态形式和静态形式相结合、实与虚相结合的一种丰富多彩的水景形式。

在景观设计时,把流动的水、静态的水、小区内的小型喷泉水景等组合起来,与水景观周围的其它景观元素形成动静的比较,比如说要把小区内的静态的水景观与住宅区周围的动态的小品设施形成比较,这样就可以达到一种静中有动、生动活泼的效果。在进行小区的水景观设计时,还要注意要把小区的水体景观和整个小区的景观环境结合起来,在整个小区环境里,争取把小区内的住宅建筑、小品设施等都在小区的水面上呈现,形成一种美轮美灸、海市厘楼的艺术效果。

在进行小区的水景观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在小区内营造大型的水景景观时,要避免水景过于空旷而缺少水景的韵味,水体的设计形式最好以曲折形式来丰富水景观,使其产生一种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还要对居住区周围的环境进行思考,可以用动态的水景形式来使沉闷、规则的居住小区变的生动起来,让小区居民得到视觉上的享受。

还有,在进行小区景观设计时,还要注意一些小区中其他的景观要素,例如小区景亭、山石以及其它的一些建筑小品等等。在进行水体设计时,这些景观性的地形处理和建筑物,要充分的与水体、地形和植物种植相结合形成景观点去供

人们欣赏,不能去独立的布置它,在进行水体设计时,一定要充分的分析好当地的地形条件,然后把小区的住宅建筑和周围的水体景观以及小区的植被绿化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地制宜,合理运用 在进行水体设计时要对水体的形成有很好的认识,水体的形成有两个基本的条件: 水源和气候。东丽湖居住小区的水源主要就是海河,因此东丽湖要做好与海河流动水系的沟通,还要对东丽湖人工的供水来源做好准备,保证东丽湖居住小区水源的清洁和纯净,使小区的水体不会变的干旱和污浊。二是气候,东丽湖位于天津市,属于北方气候,冬季的时间比较长,气温低,这样一来,水体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因此在充分的肯定水景观运用意义的同时,要考虑东丽湖居住区的项目基地是否具备条件。因此在进行水体设计时,东丽湖水景的运用与布置要依照居住景区的面积、景区的形式和水源的来源来定位。东丽湖的水资源是东丽湖居住小区进行水景设计的最大的基础。要把天津市当地的文化景观与小区内特色的住宅建筑统一起来,利用好小区的地形条件和特点,把东丽湖居住小区营造成为一个符合天津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水景住宅小区。

篇8:论居住区景观设计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应,即所谓景观效应。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分类及特征

景观设计的种类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性质、空间内其各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化景观、高视点景观、照明景观等。其特征有:功能性、生态性、文化性、社会性、心理性、美学性。

道路景观,道路作为车辆和人员的汇流途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道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移的视觉效果。道路边的绿化种植及路面质地色彩的选择应具有韵律感和观赏性。

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确定的名称,泛指用质地较硬的材料组成的景观。硬质景观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围墙、栅栏、挡墙、坡道、台阶及一些便民设施等。

水景景观以水为主,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南方干热地区应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庇护性景观构筑物是住区中重要的交往空间,是居民户外活动的集散点,既有开放性,又有遮蔽性,主要包括亭、廊、棚架、膜结构等。

功能性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征中的地位很重要,因为功能是购房者直接对其生活环境的一个要求,景观的成功与否就是能否达到购买者的要求,使居住都在休闲时能体会到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生态性就是人们如何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减少对自然的剥夺和破坏,要遵循生态学原理。

文化性是一个具体的特征,不同的地域有其自己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比如四川园林景观中的对联文词是全国以至全世界最为丰富多彩的,还要考虑到本居住的地形地貌。

社会性,居住区景观环境是满足人们需要而生产的,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

在一个好的景观中,人本能地会有一种愉悦感,当置身于较差的景观环境中,人们立刻会产生一种厌恶感,因此景观环境与人的心理是息息相关的。

在景观的构建过程中,将尺度、色彩、比例、装饰、空间布局、构筑物之间的节奏与韵律相结合组织起来的一个整体,一个景观不仅要体现在适用上,还要体现在美观上,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景观设计。

三、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的原则

(一)功能与形式统一。

形式首先是建立在功能上的。设计师应根据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的特点、环境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设计。

(二)设计要经济实用。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动土的工程,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美化环境。

景观设计是一种立体空间的艺术设计,在居住区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自然美,给现代化的居民一个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设计。

(四)地方文化底蕴。

一个好设计必须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所以设计前对当地的文化底蕴、历史、居民生活习惯都要进行调查。

(五)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

小区绿地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

(六)功能的重要性。

一个设计,不论其景观组织得多么巧妙,如果不能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当人们疲乏时找不到坐椅,烈日雪雨时无所遮蔽等,就都是失败的设计。

(七)合理的组织空间。

居住区绿化主要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来组织空间。空间的组织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活动时的感受和需求。

(八)自然景观,自然精神。

自然的东西更容易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回归原始与美好的感觉,因此居住区的绿化要尽可能地保留自然的东西,加以利用,然后运用到设计中去。避免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破坏自然,使人们感觉不到自然的气息与和谐。

(九)设计要创新。

科学的进步使得设计师在表现手法上更加自由、更加多元化。现代设计师可以较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与环境。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三者的融合在其产生和成熟过程中从来都是互相影响的,建筑师从事景观设计及景观设计师做城市规划的例子不胜枚举。景观设计将生态学,特别是景观生态学的思想、理论和经验应用于该领域,先进的甚至超前的景观设计思想需要得到提倡和传播,以引导人们树立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

一是居住区要注意借助周围景观。在选址规划时要了解用地视觉范围内是否有提升小区景观品质的可借之景,有山、有水、有公园固然较好,更多的情况下是巧以因借,合理组织。

二是小区的景观要与规划和建筑单体造型和谐一致,互为映衬。组成景观要素不仅是绿色植物、小品和水面,还应有建筑、铺装和人的活动场所。

三是小区的景观要结构合理、富有个性。多样性的景观空间要有主次,才能避免景观的无序,而个性化的景观更是小区的亮点。

四是除强化小区自然景观外,更要赋予小区景观的人文色彩,注重小区景观精神和文化上的构成,满足居民精神的需要,以及对家的认识和归属感。

一个好的设计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的质量和人们居住的环境的目的,使人在现代的都市中充分地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灵活运用、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了解当地文化底蕴,做好现场的勘察,进行环境分析,运用对环境的理解、所积累的知识和设计手法,从而为居住区创造真正的居家生活与休息场所。

参考文献

[1]袁栋.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城乡建设.1999, (4) .

[2]杨向杰.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住宅科技.1997, (4) .

[3]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园林.

篇9: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同时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1.居住区景观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1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1.2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1.3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如苏州“世纪花园”河道卵石加块石河堤边竖立一尊青铜雕“饮水母子马”,景象和谐而静谧。

1.4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1.5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1)雕塑小品。雕塑小品又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玻璃钢雕。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苏州“名都花园”活动广场中设计的三块屏风钢板,上面镂刻着百家姓,太阳光影的作用在地面映射出黑白字迹,宛如一幅书法作品,孩童在大人带领下寻找自己的姓氏,雕塑小品发挥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如苏州安居工程“新升新苑”入口“年年有余”抽象雕塑,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心愿,贴切“安居乐业”的主题。(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中,芭蕉、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联、曲径小桥等,是古典园艺的构成元素。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2.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主题地产)开始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如杭州的“白荡海人家”、“江南山水”,苏州“锦华苑”、“佳安别院”等居住区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3.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探析

3.1规划设计过程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美国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之父”阿姆斯德(Flederic Law Olmstead)于1957年首倡“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此后,景观建筑成为专业的研究对象。这些年,境外事务所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时也带来这一概念。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3.2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 。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3.2.2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2.3使用现代材料原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3.2.4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4.结语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相关知识

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浅谈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通用11篇)
居住区水景景观设计分析(精选8篇)
居住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小技巧,一文读懂
基于优化城市居住区微气候的寒地生态景观设计与研究
概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居住区水景设计研究
居住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8大要领
2023年居住区规划设计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五篇)
居住区绿化

网址: 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719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地被植物在绿色建筑绿化配置中的应
下一篇: 一种小型花移栽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