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 花卉的发育特性 ;二.各类花卉的发育特点 ;2.依据植物对低温的要求,将花卉分为三种类型: ①冬性植物:要求温度低,0-10℃以下,30-70天,秋播越冬,北方; ②春性植物:要求温度较高,5-12 ℃ ,5-15天,夏或秋天开花,北方,南方; ③半冬性植物:不敏感,间于上述二者之间,大于3 ℃ ,15-20天; ④中性植物:不需要低温。 3.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多数植物以植物体的方式通过,有些以种子的形式通过春化(但种类至今还不清楚)。 5.春化作用的其他条件:①2﹪的蔗糖或果糖(有些植物);②氧气;③水(用于种子的萌发)。;春化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二)光周期作用: ;①长日照植物(LDP):要求光照在14—16h/日才能开花,所以可以控制开花,二年生的秋播花卉(春夏开花)多年生早春开花的都是长日照植物; ②短日照植物(SDP):要求8—12h/日的短日照就可以促进开花,秋季开花的一年生春播花卉和多年生花卉多属此类,如波斯菊、九重葛、一品红、菊花、蟹爪兰、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③中性植物(MDP):对光照长短的适应范围广,10—16hr/日均可开花,如大丽花、月季、香石竹、扶桑、非洲菊、矮牵牛、仙客来、花烟草等。 ;3.光周期的感受部位和光敏素: ⑴最敏感的起主导作用的部位是植物的叶片,而刚展开的叶片对光周期的敏感度比老叶和幼叶更高。 嫁接可以传递这种感受。如:感受光周期的砧木+未感受光周期的芽-- ?花芽分化 ⑵光敏素: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蛋白质色素复合体,以两种状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膜中,并以固定的方式排列, 红光(650~690nm) Pr Pfr 钝性 远红外光(730nm) 活性;4.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的关系:一般在自然条件下,长日照和高温(夏季),短日照和低温(冬季)总是相伴的,有些长日照植物在高温的条件下被“抑制”,而有些短日照植物用短日照处理可以代替低温要求,或者低温处理可以代替光周期的要求,因此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既互相关联又可以互相代替,在生产中这一原理可以运用于调控花期、繁育新品种、引种、驯化等方面。 ;第二节 花芽分化 ;1.C/N学说:;2.成花素学说(内源激素平衡学说);控制基因的这种连续反应活动就是控制组织分化的关键。而外部条件所导致的内部刺激就会诱导出特殊的酶,而特殊的酶又导致结构物质、能量物质和激素水平的改变,从而导致生理分化。现已肯定某些特殊酶的增加常常发生在这些细胞或组织分化的前头。 -;二.花芽分化的阶段: ;三.花芽分化的类型: ;1、夏秋分化型:;2、冬春分化型:;3、一年一次分化类型:;4、一年多次分化类型:;5、不定期分化类型:;四.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2.温度: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花芽分化加快。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的转化及运输等过程,从而间接影响花芽的分化。苹果的花芽分化最适温度为22~30℃,若平均气温低于10℃,花芽分化则处于停滞状态。 3.水分: 水分对花芽分化的影响。而夏季的适度干旱可提高果树的C/N比,而有利于花芽分化。梅花扣水 4.养分 氮肥过少,不能形成花芽;氮肥过多,枝叶旺长,花芽分化受阻。增施磷肥,可增加花数,缺磷则抑制花芽分化。因此,在适量的氮肥条件下,如能配合施用磷、钾肥,并注意补充锰、钼等微量元素,则有利于花芽分化。??? ;(二)内因: 1.遗传基因 花芽分化首先受到园艺植物自身遗传特性的制约。不同园艺植物以及同一种类不同品种间花芽分化早晚、花芽数量及质量均有较大差别。 2.枝条营养生长势的强弱: 植株营养生长状况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植株生长健壮,营养物质充足,花芽分化数量多,质量好;相反营养生长过旺或过弱都不利于花芽分化与形成。 3.叶、花、果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三)栽培管理技术: 原理:针对不同园艺植物花芽分化的特点,合理调控环境条件,采取对应的栽培技术措施,调节株体营养条件及内源激素水平,控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协调发展,从而达到调控花芽分化与形成的目的。 1 通过不同栽培措施控制营养生长,使养分合理流向,是调控花芽分化的有效手段。特别对大小年现象较为严重的果树在大年花诱导期之前疏花疏果,能增加小年的花芽数量。采用适宜的整形修剪技术及施肥是果树促进花芽分化的重要技术环节。 ;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控制花芽的数量和质量:如花诱导期喷施赤霉素能抑制花芽发化,而使用多效唑类生长延缓剂能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花芽数量。
相关知识
3.1花卉学的生长发育.pptx
花卉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花卉学概述》课件 .pptx
花卉学(室内花卉养护
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一)——《花卉学》
花卉学/园林花卉学(Ⅰ)
园林花卉学(园林)
花卉栽培学
花卉学具体讲些什么?
花卉学讲了什么内容
网址: 3.1花卉学的生长发育.ppt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7839.html
上一篇: 花卉学课件1篇 章绪论.ppt |
下一篇: 园林《花卉学》学习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