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花卉繁殖任务五 花卉的嫁接繁殖(下) 01芽接02根接03髓心接04嫁接后的管理目录05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一、芽接 是以芽片作为接穗进行嫁接的方法。优点:操作简单、接穗消耗少、嫁接时间长、成活率高、可以反复补接和接口愈合好等优点。时期:多在砧穗形成层细胞分裂旺盛、树液流动快和皮层易剥离时进行。 方法1、选取枝条中部饱满的侧芽作为接穗,剪取叶片,保留叶柄,在芽上方0.5-0.7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再从芽下方约1cm处向上削去整个芽,连同叶柄一起取下。2、在砧木嫁接部位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再从切口中间向下纵切一刀长约3cm,使其呈“T”字型。3、用小刀轻轻把皮剥开,将芽片插入“T”字口内,用剥开的皮层合拢包住芽片,仅露出芽及叶柄。4、用塑料膜扎紧。1、“T”字型芽接法目前花卉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嫁接方法之一。操作简便、速度快、成活率高。 2、嵌芽接法1、用刀在接穗的芽上方0.5-1cm处向下斜切一刀,深入木质部,长约1.5cm,然后在芽下方约0.5cm处呈30度斜切至与第一刀的切口相接。2、在砧木选好的部位自上而下稍带木质部削一与芽片长宽均相等的切面。3、然后将芽片插入切口,两侧形成层对齐,芽片上端略露一点砧木皮层。4、包扎。 二、髓心接 是接穗和砧木以髓心愈合的方式进行繁殖的嫁接方法。一般用于仙人掌类观赏植物。 在温室内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常用的方法有平接和插接等。 1、平接法 适用于柱状或球形的仙人掌。嫁接时用利刀将砧木上端横向截断,并将切面外缘削成斜面(防止积水),再在接穗基部平切一刀,然后把砧木和接穗的切口对接在一起,中心髓心对齐,最后用细绳连盆一起绑扎固定。 2、插接法一般适用于蟹爪兰这类具有扁平茎节的植物种类。1、嫁接时用利刀在砧木上横切去顶。2、再在顶部中央垂直向下切一裂缝。3、接着将接穗下端两侧削去外皮,露出髓心,略成楔形。4、然后插进砧木的裂缝内。5、最后用细绳绑紧,或用针、刺横穿固定,使接穗和砧木的髓心部分紧密贴合。 三、嫁接后的管理(一)挑膜及补接 一般嫁接后15-20d,即可看出接穗是否成活。如果接穗上的芽眼有萌动迹象,或砧穗形成层处有愈伤组织形成,这都表面嫁接苗已经成活。挑膜:成活后需对采用厚膜包扎且不露芽的嫁接苗,用尖刀在芽眼处轻轻挑一小孔,以利小芽穿膜而出。补接:同时对不成活的嫁接苗及时补接,以免延误嫁接时期,影响成活率。 (二)解绑 嫁接成活后15-20d即可解绑。过早:接口尚未完全愈合,容易造成接穗中途死亡。过晚:砧穗过度增粗,薄膜容易勒陷入皮层内,从而阻断疏导组织,引起接口肿大。解绑时可用嫁接刀或锋利的枝剪对薄膜轻轻纵切一刀,割断即可。 (三)剪砧 芽接法在萌动解绑后应及时剪砧,以使养分、水分集中供应给芽,促进其生长。 剪砧可一次性剪除或分两次剪除。 一次性剪除是在芽上方1-2cm处将砧木剪断; 分两次剪除是现在距芽较远的地方剪断顶上砧木,待接穗长大增粗后再在其上方1-2cm处剪断砧木。 (四)除萌 及时清除砧木上萌生的新芽。(五)肥水管理 嫁接后如遇干旱,则需淋水保湿,淋水时注意不要让水喷洒到接口上。遇雨季最好能搭架覆膜。 四、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一)内因1、砧木自身养分砧木年龄砧木应选择与接穗有良好亲和力、适应本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根系发达、抗性较强、对接穗优良性状的表现无不良影响、易于大量繁殖且以一二年生实生苗为好。 2、接穗接穗的年龄:以当年生为佳,愈伤组织形成量最多。接穗的充实度:充实度高的接穗,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较多,愈伤组织形成多。砧木与接穗的伤流:伤流会在结合面产生隔离作用,阻碍砧木与接穗间的物质交流与愈合。接穗应从优良品种植株上采取,而且要选择枝条生长充实、色泽鲜亮光洁、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粗细均匀地枝条。植物从受伤的部位经由输导组织流出液体的现象。 (二)外因1、温度 嫁接植物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形成,大多数植物以20-25度为宜。过高过低都不利。2、湿度 愈伤组织的形成需要一定湿度;接穗要在一定湿度下才能保持生长活力。3、光照 黑暗促进愈伤组织形成,直射光抑制愈伤组织形成。 (三)嫁接方法(技术)快:操作动作要快,通过反复练习可以达到准: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如有)要对准平:切口要平整,减少砧木和接穗之间的缝隙,有利于伤口愈合紧:绑扎要紧,固定砧木和接穗之间位置关系,减少砧木和接穗之间的缝隙,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伤口愈合
相关知识
园林绿化花卉扦插育苗技术及嫁接繁育方法
《花卉的繁育》课件.pptx
嫁接繁殖果树和花卉,成活的关键是( )
花卉种苗繁育技术资料讲解(86页)
桃花嫁接繁殖技术
花卉苗木繁育学.doc
花卉的嫁接繁殖
花卉种苗繁育技术
花卉苗木繁育学教学大纲
花卉嫁接繁殖技术规程.pdf
网址: 花卉繁育—嫁接繁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7861.html
上一篇: 花卉嫁接繁殖应注意哪些事项 |
下一篇: 养仙人球,要学会“嫁接”,利用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