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养花 教案(精选5篇)

养花 教案(精选5篇)

养花 教案(精选5篇)

养花 教案 篇1

  课堂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乐趣”“置之不理”造句。

  4.完成课后“练笔”的作业。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个自然段。

  课堂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划分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人们都爱赏花,有的人更爱养花。哪些同学自己养过花,是怎样养花的?

  请1、2名学生简要说说自己是怎样养花的。养花是件非常有乐趣的事,学了这篇课文,一定会有很多同学爱上养花的

  (板书:9养花)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指导学生“秉”字的写法“ ”;“砸”的右半部按“ ”的笔顺写。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词语的意思后,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乐趣: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课文中指养花使作者感到快乐。

  计较:计算比较。课文中指作者对花开得大小好坏并不在意。计较读j@ jiao。奇花异草:稀有罕见的珍贵花草。

  霜冻:靠近地面的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使植物体受到冻害的天气现象。

  置之不理:置,放;理,过问;之,它,本课指花。在课文中的意思是把花放在一边,不去管它。

  自生自灭:由它自然生长,自然死之。意思是任其自然生长,不加过问。关切:关心。

  一来二去:形容交往频繁。课文中指经常和花打交道。

  门道:门路。课文中指作者掌握了一些养花的方法。

  三年五载:载,年。三年五载指好几年。

  不利于行:不便于走路。

  循环: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课文中指工作一会儿就到院子里看看花,再工作一会儿再去看看,不断地这样重复下去。

  有益身心:有益,有帮助;身心,身体和精神。有益身心就是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

  胜于吃药:比吃药的效果还好。

  真理: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昙花:一种常绿灌木。花大,花瓣外面呈淡红的紫绛色,中间纯白色。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可供人观赏。

  秉烛夜游:举着蜡烛在夜间游赏。

  赠给: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

  菊秧:菊花的幼苗。

  (三)阅读课文,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学生默读课文,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默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分段的,分段的依据是什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分段情况后,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如果学生的意见比较分散,将哪些自然段合为一个段落的分歧较大,教师可让学生将归并成段的自然段逐一读一读,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指导学生理解自己归并成段的自然段中,每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养花”这一中心表达不同方面的意思,是可以独立成段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这篇课文的段落比较特殊,由于每个自然段相对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全篇课文可以按自然段成段,共分成七段。

  如果学生的意见比较集中,大多数学生将课文分成三段——首、尾自然段各一段,中间2~6自然段为一段。教师在肯定这种分段方法后,指出将第二段中的自然段各自成段,全篇课文分成七段的分段方法也是正确的。

  结合这篇课文特殊的段落结构,教师帮助学生懂得在理清课文脉络时,要从每篇课文的具体内容入手,按课文的实际情况分析、理清课文结构。将学过的分段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中,而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固定的模式。

  在理清课文段落结构的基础上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第二段:写“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花草。

  第三段:写“我”是怎样养花和养花可以增长知识。

  第四段:写养花有益身心,“我”从养花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第五段:写享受劳动果实的快乐。

  第六段:写养花中的伤心事。

  第七段:写养花的乐趣。

  如果学生将课文分成三段,第二段(2~6自然段)的段意可概括为:从养哪些花、怎样养花、养花增长知识、养花有益身心、养花有成功的欢乐和遇到挫折的痛苦等方面具体讲养花的乐趣。

  在概括段意时,以学生概括为主。对于较难概括的段意,可让学生多读课文并进行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修正。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1.请七名学生逐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四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课文理解“乐趣”“置之不理”的意思,并会用“乐趣”“置之不理”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段。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一至第四段的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过程

  (-)以“乐趣”为话题,引入新课。

  1.回想一下,“乐趣”一词是什么意思?

  (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

  课文的作者把什么当作生活中的乐趣?(养花)

  (板书:9.养花)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事给你带来过乐趣?

  (读书、下棋、踢球……)

  2.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用“乐趣”造句。

  你能不能用“乐趣”这个词造个句子?

  (读书可以丰富知识,是一种充满乐趣的事。踢足球能锻炼身体,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学生在造句时,有些会仿照课文中的句式,造出“我把……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的句子,对此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师在辅导学生造句时,应当让学生懂得“乐趣”是积极的,正面的快乐情趣,不能将消极的事物当作乐趣。

  3.作者将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那么,养花究竟给作者带来了哪些乐趣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四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思想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及这一段在全篇课文中的作用。

  (1)(齐读第一句话——“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作者因为爱花,也爱上了养花。读读课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爱养花?

  (学生自由读课文。只要开花;作者就高兴,而不是只喜欢好看的花;作者在小院子里种满了花草;作者把养花当作了生活中的乐趣)

  通过对课文字(爱、满)、词(乐趣、计较)、句(只要……我就)的分析。引导学生懂得作者是一个真正爱养花的人。教师在此可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老舍先生,便于学生理解“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的意思。从中体会出作者在繁重的写作工作中仍要挤时间养花,可见其对花的爱之深及养花的乐趣之大。

  (2)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作为这段的段意。

  (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这句话向我们解释了作者为什么爱养花。从全文来看,这段还起到了什么作用?(全文的总述)

  (板书:1.为什么养花……把养花当作一种乐趣……总述)

  2.理解课文第七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引入对课文二、三、四段的学习。

  (1)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七段。

  (2)第一段是对全文的总述,这一段在全文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是对全文的总结)

  养花对作者带来了很多乐趣。作者在篇末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了概括总结。而文章也正是围绕着这些乐趣来写的。

  3.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课文内容。

  (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这一段作者告诉我们他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花)

  (板书:2.养什么花)

  (2)作者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花,这些花自然很普通,作者那么喜爱养花,为什么不养些奇花异草呢?

  (因为奇花异草不易活,作者不忍心看着花草死去;另外,北京的气候也不太适宜养花。)

  老舍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语言生动、精炼、幽默。在这一段,仅用三十一个字,就将北京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准确地概括出来了。你轻声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3)作者养的花,不仅好种易活,而且还要自己会奋斗,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好种易活是说花的品种普通,没有奇花异草那样娇贵。会奋斗是指花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在北京这种不适合养花的气候中生存下来。)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既因气候的特点选择好养的花草,也有欣赏这些看似平凡普通,没有美丽娇贵外表的花草所具有的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的含义。

  虽然不是奇花异草,但是能开花,能结果,能给作者的小院带来生机和活力,谁又能说这不是养花的乐趣呢?

  (板书:有花有果)

  4.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课文内容。

  (1)花草自己要奋斗,也要靠养花人的精心照管。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三段,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照管花草的,从中又得到了什么乐趣?

  (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作者从中摸着了一些门道,学到了知识)

  (板书:3.养花要摸门道)

  (2)“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个句子吗?

  (别人有了困难,我们要热情帮助,不能置之不理。)

  在学生造句时,教师帮助学生分清什么情况下应该理,什么情况下应该不理,并鼓励学生多造有积极意义的句子。

  (3)你有好朋友吗?平时你是怎么和他相处的?作者像好朋友似的关切花草,使你想到些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花的喜爱之真、之深。把花草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一般,认真仔细地照管它们,为它们的茁壮成长而高兴,为它们的不幸夭亡而难过,养花已经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日精心的照管,换来了花草丰硕的回报,使作者享受到了养花的乐趣。你能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作者所得到的乐趣吗?(长见识)

  (板书:长见识)

  看着满院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草开花结果,作者心中涌起怎样的情感?你能把表达作者这种心情的句子读一读吗?

  (自豪,骄傲。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5.学习课文第四段,理解课文内容。

  (1)四个人一小组讨论学习:这一段讲了养花带来了什么乐趣,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这种乐趣,用最后一段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出来。

  (养花要付出劳动,在劳动中得到乐趣——须劳动。)

  (板书:4.养花要付出劳动——须劳动)

  学生结合课文谈作者从劳动中得到的乐趣,相互启发,教师予以点拨。

  (浇水、搬盆的劳动使作者的脑力劳动得到调节,长期坚持,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这是乐趣;天气突变时抢救几百盆花,紧张的劳动虽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但看到花儿安然无恙,心里自是高兴万分,苦中有乐,这也是乐趣;天气好转,搬花出屋,让好朋友们返回家园,这还是乐趣。)

  (2)作者在劳动中体会到一条真理,他是怎么说的?(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作者采用了什么句式,表达了什么感情?

  (反问句,表达出作者对劳动的热爱。)

  (3)练习背诵第四段。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四至七段。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五至第七段,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三)完成课后“练笔”的作业。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第5至第7自然段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第4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的背诵。

  1.请四名学生分段背诵课文。

  2.同桌相互检查第4自然段的背诵情况。教师了解背诵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1.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1)养花须劳动,而劳动则有益身心。

  养花的乐趣并不止于此,我们看看第五段中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乐趣。

  (2)请两名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第5自然段。学生们边听边看书,体会课文内容,从第七段中选出适当的词语概括这段内容。

  (这一段主要讲享受劳动果实的快乐,可以用“有香有色”“有喜有笑”来概括)

  (板书:5.养花使人喜悦……有香有色、有喜有笑)

  (3)这一段文字充满了欢快喜悦,使得读者也为之感染,满心高兴。作者是怎样通过文字把这种喜悦之情表达出来的呢?

  (进门就夸“好香”——骄傲;秉烛夜游;赠给——特别喜欢)

  结合以上语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重点引导学生领会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自然让作者欢喜;而自己养的花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喜爱让作者感到骄傲;和朋友一同分享养花的乐趣,才是作者最为高兴的事,体会作者将自己的快乐与人共享的思想境界。

  2.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1)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的,既然有成功的喜悦,就会有失败的苦恼。养花也是如此。哪位同学试着分析分析第六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这段写了菊秧被砸死,全家人难过的心情。表达了作者伤心的心情)

  (板书:6.养花使人伤心……有忧有泪)

  (2)作者和全家这样伤心,从悲伤之情中还能体会出什么情感?

  (对花的喜爱、怜惜之情)

  (3)五、六两段作者采用的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一喜一忧,有笑有泪,使感情更加强烈,给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4)男女生分别背诵,进一步体会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的情趣及写作手法上的妙处。

  3.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及在全篇的作用。

  在第二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基本理解第七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教师在这里着重指导学生理解这段总结的高度概括性和辩证性。

  (1)我们已经知道养花给作者带来了那么多的乐趣,而作者在总结时只用了二十四个字就将养花的乐趣概括得全面而且确切,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作者写作的精练简洁。

  (2)学生进行朗读体会末段表达的思想感情。

  (3)除了精练简洁,这段总结还有一个特点,你发现了吗?

  (用辩证的方法进行总结。“喜”与“忧”“笑”与“泪”,“劳动”与“见识”)

  作者对养花乐趣的总结是辩证的,养花既能让人喜悦欢笑,也会让人伤心流泪;既让人有“香、色、花、果”带来的感观上的享受,又有看到自己的成功而自豪,欣慰的心理感受;既有体力上的付出,也有精神上的收获。这样的总结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耐人寻味,养花确有乐趣啊!

  (板书:养花确有乐趣)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加深体会,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四)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1.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我们学习了怎样给课文编写提纲。同学们回忆一下,编写提纲的几个步骤是什么?

  (先确定文章中心,再想好选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然后把要写的内容排列好。)

  2.参照板书,给课文编写提纲。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3.请一名学生将提纲写在投影片上,出示投影片,师生进行评议。

  (五)完成课后“练笔”的作业。

  1.学习了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使我们平添了几分对花草的喜爱。生活中,同学们养过或看到过不少花草,哪些花草引起了你的喜爱,它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会喜爱它?

  (学生回答,相互启发思路)

  2.请一名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口述片段,教师在黑板上简单地列出提纲并进行讲评。

  3.学生可参考提纲的思路,写片段。教师对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当地加以指导。

  (六)作业。

  将片段修改整理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小资料】

  老舍  本文作者。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著作丰富。解放前创作的《骆驼祥子》等,对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歌颂新社会,语言生动、幽默,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写作特点

  1.围绕中心,组织安排材料。本文写养花,表现的是养花的乐趣。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先写了“养花的原因(爱花)和目的(只当作乐趣)以及对花草种类的选择。接下来,写自己在养花过程中“摸着一些门道”。养活了花草,还掌握了知识;下文着重写养花需要付出艰辛劳动,既锻炼了身体,又“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这些都表现了养花的乐趣。

  2.语言简洁生动,明白晓畅,感情丰富。作者老舍虽然是著名的作家,但是他行文的语言是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例如:“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这平常的语言表达出掌握了一些养花方法之后的喜悦,感情充沛,溢于言表。此类语言,课文中比比皆是。

  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写了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养花 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划出中心句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2.了解养花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学会3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会用“不是……就是……”“要是……就……”等写句子。

  正确

  正确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按照划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的方法,正确阅读并理解课文。

  难点:领会“有忧有泪”,“给予”也是乐趣、幸福的情感;背诵4个自然段。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

  课文的朗读录音带,练习灯片,老舍故事。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初知大意。

  正确划找课文中心句。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定向。

  从人们爱养花说起。揭题审题:课文会写些什么?老舍写《养花》要抒发什么感情? 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2.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词。

  ①填空作业。

  三年五(  )偏旁      笔画共     字义        

  (  )之不理                                 

  (  )烛夜游                                 

  (  )花异草                                 

  ②给带点的字选读音。

  循环(huán  huái)好朋友似的(shì  sì)调节(diào tiáo)

  ③自由选巩固字词的方法和作业,准备听写。指名检查字词,试听写课后第4题词

  (2)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各讲什么?哪个自然段最重要?为什么?哪些句子难懂?哪些说法很难理解?

  3.读书划找。

  (1)回顾单元学习提示及一、二课划找中心句的学习体会。

  (2)自由读,独立划找中心句。

  (3)比较思辨,统一中心句的划找结果。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是总起句,虽表达了作者爱花之情,但并未写养花的乐趣,不是中心句。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点明了养花的乐趣,说明爱花、爱养花的原因,是中心所在。

  4.布置作业。

  (1)作业本1、2题。

  (2)在书上划出“不是……就是……”、“要是……就……”的句子,朗读体会句子意思。

  (3)超额题,填空:

  照顾  照管

  班主任外出开会了,今天班时的事就暂时由王老师(  )一下。

  长跑时,排头不能跑得太快,要(  )到排尾的小同学。

  高兴  喜欢

  他非常(  )地跑来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我买的这本书,不知你(  )不(  )。

  难过  伤心

  爷爷病故了,我哭得很(  )。

  看到学生又出了错,老师心里也很(  )。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搞清结尾段与其他各段的关系,借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

  2.运用两级关联词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1.回顾定向。

  中心句是什么?中心句意思怎样在前面段落中表达出来的?自己读读想想,伙伴议议,搞懂问题,并会用两组并联词写句子。

  2.阅读理解。

  (1)听课文录音,各自归纳各段要点。

  (2)重点学第4自然段。

  出示灯片,阅读后作业。

  我工作的时候,总是         就到院子里去看看,         这棵,         那盆,然后再         。如此循环,让         和         得到适当         ,有益         胜于         。要是赶上         ,就得全家动员,         ,十分         。几百盆花,都要         ,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         ,就又一次         、         。可是,这多少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如此循环”是批         ,这样“如此循环”的好处是         。最后两句有两个“这”。第一个“这”指;    ;第二个“这”指的是         。

  用~~~~划出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这里两次写了“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并说“这多少有意思呀!”这是为什么?表达老舍什么感情?

  自由读写——小组互议——全班交流。

  ②朗读第4自然段。

  (3)全班重点讨论。

  为什么“我”只养好种易活的花?

  ②“我”怎么摸到门道的?这说明养花有什么乐趣?

  ③辛辛苦苦种的花,朋友们拿走了,为什么心里特别喜欢?

  ④养花有忧有泪,这写出了作者什么感情?

  (4)总结:齐读中心句,说说中心句和各段的关系。

  句子训练。

  (1)灯片出示范句:

  ……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

  (2)半独立作业。

  只要昙花开放,就        。

  只要肯化力气,花就         。

  只要朋友们高兴,就是         也              。

  我工作时,不是        就是        ,使                   。

  夏天大雨倾盆,不是        ,就是                   。

  (3)交流评价句子作业,修改订正。

  4.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最后4节。

  (2)做作业本3、4、5、6题。

  第3题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老舍爱花爱生活的情感,进一步了解养花的乐趣。

  2.进行背诵方法的交流指导,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字并写出各自部首。 

  载 秉  赠  置    昙    奇   异

  (2)按意思写出词语,并选3个说一段话。

  ①把它放在一边不管。(  )

  ②自然地生长、灭亡。(  )

  ③举着灯烛在夜间游玩欣赏。(  )

  ④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

  2.背诵指导。

  (1)交流指导背诵方法。

  (2)指导背诵第4自然段。

  将第4自然段划成2-4层,化整为零背诵。先自由唱读试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全班分两部分试背,再合背。

  3.深入体会。

  (1)老舍讲的养花的乐趣,哪些在你们平日的养花、养鱼和其他活动中也体会过?

  (2)老舍讲的养花乐趣,哪些初读时觉得怪,不好理解,现在读完了有了新的感受?

  (奉献给予是一种幸福;品尝艰辛、苦涩也是乐趣;甜酸苦辣才构成真实的多滋多味的生活。)

  (3)有感情地读背最后4个自然。

  4.弹性作业,任选一题练习:

  (1)x x 也爱养花 (2)《养花》读后

  (3)流汗流泪也有味

养花 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的。

  教学难点:

  找到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并体会到作者对花的爱。

  教学流程:

  一、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了解了多少?

  [若学生说到老舍先生的生平,那么老师引导学生算出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年纪。1956减1899年等于57岁,师:那时的老舍先生一是近60岁的老人了。他33岁结婚,自立门户后他养了16年花,他对养花有着深厚的感情。]

  师:这节课,我们就从这篇发表在1956年的《文汇报》上的文章中深入老舍先生的内心,去体会老舍先生对养花的情有独钟。

  二、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6自然段,划出老舍先生爱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学生自己读书,批画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

  四、汇报:

  重点语段:

  第三自然段:

  1、“我得天天照顾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关切”:与关怀、关爱不同,它是平辈之间的爱护。体现出老舍先生把养的花当作朋友,与他们平等相待,是爱花的表现。[讲:结合词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想象:作者在写了一天的文章后,坐在院子的藤椅上,品一杯清茶,看着满院泼泼洒洒的菊花,心里会怎样想?[学生想象,以这种情感来读课文。]

  第四自然段:

  1、从课文中怎样体现“如此循环”?(“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2、想象搬花时会发生什么事?读文章,体会乐趣,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变换句型,意思不变。体会作者想强调什么。强调劳动才能把话养活,这是真理。

  第五自然段:

  1、引导学生分层,想层意。“夸花——上花——送花”。引导学生想想层意背诵本段。

  2、讲本段中破折号的用法:解释说明。

  第六自然段:

  师:难道伤心的事也是乐趣吗?

  讲白岩松写的书《痛并快乐着》;讲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告诉学生人生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是一种宝贵的体验。老舍先生也视其为一种乐趣。

  讲时板书:有门道,有益身心,使人喜悦,让人伤心。

  五、师:所以老舍先生说有喜……[教师引读]

  六、写法知道:

  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浏览一遍,想一想3-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分总)那么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段又有什么关系?(前后呼应)

  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思路。用多方面的材料来突出中心。并且前后呼应,使文章更严谨。

  七、课外延伸:

  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是现代文学馆馆长,研究现代文学。他也写了许多书。他在回忆他的父亲时,说老舍先生一生有20多种爱好,其中养花是他十分喜欢的。向学生推荐舒乙的《花草》。

养花 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乐趣”“置之不理”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早早地到了,说到春天我们自然会想到花草,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人们爱赏花,有人更爱养花。我想我们班的同学们也都爱花,也更爱养花,谁来说说你都养过哪些花?又是怎么养的呢?(找2人回答)

  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养花》,来看看大作家老舍先生的养花情缘。(播放课件、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影片播放到1`14``暂停,让学生自由说说对作者的了解,之后继续播放)(找2人回答)

  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他的作品语言生动、幽默。我们的教材中选用他的作品最多。《养花》一文,文风质朴,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词语教学

  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见机暂停影片,适时穿插讲解、提问,帮助学生理解。

  乐趣: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课文中指养花使作者感到快乐。

  计较:计算比较。课文中指作者对花开得大小好坏并不在意。计较读

  门道:门路。课文中指作者掌握了一些养花的方法。

  循环: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课文中指工作一会儿就到院子里看看花,再工作一会儿再去看看,不断地这样重复下去。

  真理: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昙花:一种常绿灌木。花大,花瓣外面呈淡红的紫绛色,中间纯白色。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可供人观赏。

  秉烛夜游:举着蜡烛在夜间游赏。

  奇花异草:稀有罕见的珍贵花草。

  置之不理:置,放;理,过问;之,它,本课指花。在课文中的意思是把花放在一边,不去管它。

  自生自灭:由它自然生长,自然死之。意思是任其自然生长,不加过问。

  一来二去:形容交往频繁。课文中指经常和花打交道。

  三年五载:载,年。三年五载指好几年。

  不利于行:不便于走路。

  有益身心:有益,有帮助;身心,身体和精神。有益身心就是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

  胜于吃药:比吃药的效果还好。

  四、总结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影片播放到3`30``暂停,教师强调①认真听,②思考各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之后继续播放。

  2、在8`35``暂停,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学生读完课文后,跳至8`50``开始播放,到9`32``暂停,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引导出以下段意,并用ppt出示)

  第一段:写“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第二段:写“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花草。

  第三段:写“我”是怎样养花和养花可以增长知识。

  第四段:写养花有益身心,“我”从养花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

  第五段:写享受劳动果实的快乐。

  第六段:写养花中的伤心事。

  第七段:写养花的乐趣。

  五、小结(18`1``开始播放到结束)

  六、我的小结。(本环节为机动)

  一、教学要求:

  1、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养花的乐趣安排材料的,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第4、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养花的乐趣安排材料的,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考察:出示老舍先生写的课文中的几句话,让学生说出课题。

  2、引入:今天再学习一篇他的文章——《养花》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养花吗?

  (老舍先生爱花,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2、讲读“为什么养花”(第1、7自然段):

  1) 板书:爱花、乐趣。

  2) 你怎么理解“乐趣”这个词语?课文几次提到养花是一种乐趣?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3) 出示句子,读一读: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4) 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为什么养花,第七自然段总结养花有什么乐趣;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

  5) 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些句子是怎样体现“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a. 指名回答:

  b. 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6) 自读第7自然段:

  a. 思考:是怎样总结出养花的乐趣的?

  b. 指名回答:

  c. 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3、过渡:中间这几部分会写什么呢?(具体写养花的乐趣)

  4、请你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围绕着养花的乐趣都写了什么?

  1) 学生自读思考,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语句子。

  2) 指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 理解句子: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与“养花的乐趣”有什么联系?

  4) 思考:本段中其他句子与“好种易活”的关系?

  5) 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6) 归纳概括自然段内容的方法:

  5、自主研读第3—6自然段:   

  1) 自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围绕着养花的乐趣写了哪些内容。

  2) 小组讨论后汇报。

  3) 第3自然段:

  a. 我的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理解“关切”

  b. 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获得知识之乐)

  4) 第4自然段:

  a. 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b. 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也是乐趣吗?为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c. 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付出劳动之乐)

  d.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写句子。

  5) 第5自然段:

  a. 与“乐趣”的联系,你体会到什么?(分享成果之乐)

  b. 欣赏昙花的图片。

  6) 第6自然段:

  这部分写了什么?与“乐趣”有什么联系?

  6、完善提纲: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按自然段编写提纲。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

  (三)小结:

  1、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能不能把这几方面的内容顺序颠倒一下?为什么?

  2、从老舍先生对养花乐趣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第4、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2、生活中还有许多事能给我们带来乐趣,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仿照课文的写法,

  从几个方面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板书:   养花

  爱花    爱生活   乐趣   获得知识

  付出劳动

  分享成果

  也有忧伤

相关知识

养花 教案(精选5篇)
万圣节南瓜创意美术教案(精选5篇)
《养花》教案(精选21篇)
养花阅读心得(精选5篇)
关于养花的日记5篇
《养花》教案(精选15篇)
《养花》教案(精选14篇)
养花日记作文500字5篇
读养花心得体会大全(精选5篇)
养花(精选5篇)

网址: 养花 教案(精选5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6810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球根花卉教学课件.ppt
下一篇: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