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极客】深耕于土木工程
有思想
有温度
有情怀
以下是正文,敬请关注
住房走到今天,笼统的讲已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茅草房】
【第二代砖瓦房】
【第三代电梯房】
第三代电梯房,包括到目前为止的所有住房,又称“鸟笼式”住房,人们只有透过窗户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并不是人们的理想住所。
那最理想的住房是什么样呢?
别墅占地太大,又大都在偏远郊区,不但使受众人群极少,而且因生活及工作均不方便,很少有人真正长期居住。
胡同街巷及四合院,很方便居住,又有街坊四邻,充满生活气息,但因占地面积大、容积率低,随着城市化人口越来越多,无法再造和普及。
如果有一种全新的建筑方法,能将别墅、胡同街巷以及四合院都整合在一起,搬到空中,建成一座空中城市,使住房既实现别墅和四合院的全部功能,又不占地方,可建在城市中心任何地方,那该多好!
这就是第四代住房•庭院房,又称空中城市森林花园。
第四代住房•庭院房,其主要特征是:
每层都有公共院落,每户都有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可将车开到每层楼上的住户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四代住房•庭院房
全面解读
很多人所不了解的是,新鲜出炉的所谓第四代住房——“空中庭院房”,其实是位只能生长在南方、需要娇生惯养的“梦中情人”。
被夸大的第四代住房
虽被称作“第四代住房”,但这一产品模式并非新鲜物。事实上,将该类型产品商业化的鼻祖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建筑师、生态环境学家杨经文(Ken Yeang)。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杨经文就与马来西亚皇家王子汉沙(T.R.Hamzah)合伙成立汉沙一杨建筑设计事务所,在马来西亚Mesiniaga大厦、Roof-Roof House以及新加坡EDITT热带生态大楼(下称“EDITT大楼”)等高层建筑中引入垂直绿化。
新加坡EDITT大楼
以获得1998年热带生态建筑设计大奖,后被新版《生态设计手册》收录的EDITT大楼为例。该项目所设置的绿色空间与居住面积比例为1:2。通过斜坡式的公共入口设计,绿色空间从街区入口一直延伸至屋顶,形成从平面空间向垂直空间的延展。并与高达26层的楼体结合,形成一道独特的立面景观。
杨经文设计的绿色生态大楼
设计方案显示,大楼外墙约一半以上的绿化面积被有次序地覆以当地物种,以更好地适应当地气候和种植条件,恢复和发展建筑用地周边的生态系统。
由于地处暴雨和阳光皆“凶猛”的热带地区,EDITT大楼分别在屋顶和立面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和内置水循环系统,可将净化处理过的灰水用于灌溉植物或冲马桶,解决自身55%以上的用水需求。而太阳能电池板则可对阳光进行利用,满足大楼40%以上的能源使用量。同时,考虑到大楼潜在的生命周期以及未来的功能转换,设计师还采用了可移动分割、移动式地面以及机械结合等技术,所使用的部分墙体和地板皆可简便地拆卸和安装。
不难看出,将植物作为建筑外维护结构或立面造型的一种手段,可以达到改善建筑热工性能,节省建筑能耗,增加空气湿度以及调节城市微气候的作用,并且让建筑立面富于生机和趣味。但具体到实际操作中,绿色高层住宅的设计不可避免地需要解决好气候、技术、造价以及管理等几方面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小区里,从竖向空间实现垂直绿化在技术上不成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混凝土楼板上覆土,再在上面种植植被。区别在于将地平线标高以上的绿化移植至空中,或在垂直方向上,将类似于地下车库屋顶花园的模式进行多层复制,但技术仍然一脉相承。”五合国际副总经理严涛说道。
而放眼国内,这种空中庭院房的概念源自广东、福建等南方城市。
“起初是以大阳台的形式赠送室外花园,但以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植物或盆栽经过多年进化和改良,已适应了地面环境,比较容易打理。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将其移植到空中,有些物种往往难以适应。”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晓钟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做法类似于将山中大树或古木移植到城市中,看似保护环境的举动其实是在破坏环境。
在刘晓钟看来,第四代住房的提法略显夸张。EDITT大楼固然值得作为生态建筑样本进行研究,但并不意味着适合在高层住宅中大面积推广。即便未来土地资源紧张或对生态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实施这一产品形态之前,也应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对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预先提出应对方案。
比如,他建议先在南方个别城市,以2-3幢楼为试验建筑,尝试在其外侧种植一些普通灌木而非大型乔木;也可根据朝向和日照条件,合理地布置苔藓、肉质植物、草药和草类等低密度绿植;或选择种植无异味、不易滋生病虫毒害的攀附植物,研究其生长、修剪和养护规律。
“包括建筑设计在内,任何事物的成长都需源于生活体验。即便如此,至少还要观察5-8年以上,切实解决居住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采光、通风、供水以及卫生等各种问题,才能考虑产品的进一步推广。毕竟,住宅服务的是人,而不是植物。”刘晓钟说道。
难点!难的不是一点点
★难点1
气候的代价
气候是空中庭院房无法抗衡的“不可抗力”。
在新加坡、中国广东等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植物容易成活并可以一年四季生长。“一旦向北到达上海和武汉等地区,再越过长江、淮河,植物生长就会变得比较困难。而到了四季分明的北方,比如北京,冬天风力大、气温低,还伴随降雪。植物如果置身于室外基本无法存活,更何况倘若把‘家’搬到百米高空,被风刮倒或冻死几乎是必然的‘命运’。”严涛言道。
“消防问题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北方秋冬季节,空气干燥,枝叶干枯。一则,如遇烟花炮竹,后果不堪设想。二则,空中强风来袭,树叶漫天飞舞,造成的卫生和环境影响同样令人不堪其扰。”刘晓钟补充道,即便在南方或北方的夏季,也不得不面对蚊虫滋扰,灌溉水排放会祸及墙面和楼板结构,以及暴雨时水土流失导致泥水浸泡楼板等诸多问题。
而若想在北方气候条件下实现热带地区的效果,就需要设置挡风墙或玻璃幕墙,以温室或室内花园的形态开发。成本既高,效果也大打折扣。
“曾有南方朋友迁来北方居住,为营造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在室内种了很多花草盆栽。到秋冬供暖季节,浇灌花草的水份被蒸发至空中,在外墙和窗口处因室内外温差形成冷桥效应。结果,内部墙面和屋顶产生结露现象,滴漏在屋内地板和家具上。”刘晓钟描述道。
而毕竟,空中庭院房的设计初衷是绿色、生态、环保和自然。是否能以相对较少的资源和合理的代价实现这些目标,让周边人群受益,决定其是否可持续和环保。“如果代价高昂,或负面作用大于生态层面的好处,则该类型产品并不具备推广的条件和价值,更无法替代其他类型的住宅产品。”严涛坦言。
★难点2
成本的激增
首先是对建筑结构的承重和风荷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成本也因此水涨船高。
“比如普通建筑的楼板要承担家具、家电等重量,荷载能力约每平方米500-800公斤。一旦变成室外花园,就要计入土层量以及土壤中水份的含量等等,需要额外增加钢筋混凝土用量来提高楼板的承重能力。成本至少需增加50%左右甚至翻倍。”严涛说道。
仍以热带地区常规做法为参照。如果在楼层中进行覆土绿化,土壤层需达到一定的厚度。“比如土层至少厚约60-90厘米,可以铺设草坪;土层厚约1.5米,可以种植灌木;当土层厚度达到3米左右,才可以种植一些比较高大的树木。”严涛介绍道。
“即便土层厚度足够,做法符合建筑构造要求,但高空风荷载和植被根系延伸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小觑,极可能导致墙体裂缝、楼面受损等。这些同样意味着材料和结构造价的提升。”刘晓钟提醒道。
其次是绿化种植和养护成本的增加。
包括要选择存活率高的绿化品种,以及树种移植、定期修剪、引入灌溉系统和防水保修等。当然,前提条件是在植物能够长期存活的南方热带或亚热带城市。
“种植和灌溉成本要视绿化面积和植物种类而定。比如种植草坪或小灌木相对容易一些,成本相应较低。但种植树木就比较复杂,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涉及到一系列更加苛刻的要求和经济投入。”严涛说道。
绿化养护和管理也是一笔账。毕竟植物生长需要占用空间,如果占用公共空间,则空间必然有限,过大造成浪费,过小则难以形成微气候。而如果占用的是私有空间,则要确定其维护和管理权归属物业还是个人。
“根据现实情况来看,个人维护比较难以实施。毕竟楼体很难保证100%的入住率,当业主长期不住就会出现无人管理的状况。而由物业统一维护,则工作量颇为庞杂,大到种植、修剪和除虫,小到卫生清理和垃圾运送等,无一不涉及人工和养护成本。”刘晓钟举例道。
哪怕是楼层的层高也影响植物生长。以层高2.7-3米的普通建筑为例,需要定期修剪以免植物无限制生长而影响室内正常采光,或造成蚊虫、落叶等卫生滋扰。
其三是绿化种植导致空间和面积成本增加。
“比如一块住宅用地,原本能将销售面积做到1万平方米。如果每层每户都做空中花园或庭院,就需要增加很多挑空层或挖空层。这些非居住面积约将占到总面积的20-30%,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块用地,住宅销售面积将只能做到6000-7000平方米左右。而减少的建筑面积只能摊到成本中,通过提高销售单价来抵消。”严涛说道。
换言之,“对购房者而言,原本1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去掉公摊面积,实际居住空间将只有50-60平方米,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和功能空间的分配。而如果想拥有100平方米的实际居住面积,则需购置的建筑面积将达150平方米。”刘晓钟进一步解释。
这也就将空中庭院房“锁定”在了均价高达8-10万元的南方一线城市,否则各项成本难以维持。当住宅用地供应稀少、房价逐年走高时,人们或可考虑将有限的土地面积发挥到极致,做出更多空中庭院房。前提是其产生的商业价值足以抵消成本并盈利,才有产品研发和落地的可能。
最具创意的未来建筑
文=极客君
@版权声明:未注明出处信息皆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与【极客君】一起奉献土木工程--
经典解读:
■
■
■
■
工程揭秘:
■
■
■
■
极客新知:
■
■
■
■
投稿及联系:1205205530(QQ)
--关注土木工程发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第四代住宅是如何创新设计的?
《河南省绿色建筑条例》下月施行,“空中花园阳台”首次写入立法,“绿色建筑”“第四代住房”的精准定义到底是什么
海花有约82期:第四代住宅,住宅市场红海中的蓝海 嘉宾合影9月8日下午,由中国地产华表奖主办、海花有约协办同观集团赞助的海花有约私董会以“第四代住宅
连江首批第四代住宅吃螃蟹的人,是否买对了
建议揭秘情人节玫瑰背后的真相——月季还是假花?
茉莉花有毒:揭秘花瓣背后的危险真相,保护你和家人的健康!
栀子花有毒的真相揭秘
这个城北的项目每天都在接待同行考察,还要刷新业内认知
婚礼布置用鲜花还是仿真花?答案都在这里了【接亲网】
惊呆了!花房公主张婧仪的神奇花朵真相揭秘
网址: 揭秘|“第四代住房”是美梦还是歧途?真相都在这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2011.html
上一篇: 城市园林绿化范文 |
下一篇: 武汉洪山:城管部门鏖战酷暑 “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