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9日盐城讯 今年来,盐城市射阳县新坍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创建、党员冬训、疫情防控、移风易俗、爱国卫生等主题,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近400场次,服务对象20000余人,努力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的“新坍”路径,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
构建多元阵地,让文明实践立体便利
新坍镇目前已全面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并常态化开展活动。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利用新坍独特的人文精神、光荣的革命传统、深厚的红色文化,提升优化新潮红色文化传承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阵地,对以巴一恺为代表的新坍老一辈英模相关史料开展抢救性挖掘,并形成以新潮红色文化传承馆为主,延伸至唐樵、革命烈士陵园、贺仁、四烈等红色景观小品,打造红色精品线路。
在新坍镇红石榴家园、“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为民服务大厅等阵地嵌入文明实践符号,开展了“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少数民族座谈会、“童心向党 红歌传唱”“全民阅读春风行动”等活动,实现文明实践遍地开花。以图书室、农家书屋阵地为平台,开辟红色阅读专区并陈列各类党史系列丛书,方便群众阅读、学习、借阅,确保在推进全民阅读的同时,让党史学习教育蔚然成风、入脑入心。
创新多元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落地开花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在内容上融合、载体上结合、队伍上重合、服务上切合。以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潮红色文化传承馆为平台,积极开展“党史电影大家看”“党史知识大家答”“党史故事大家讲”“党史红歌大家唱”等活动30余场。
围绕“童心向党,追梦成长”等主题,开展“红色班会”“小小红色讲解员”“国旗下的党课”“纪念碑下学党史”等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其中,结合“4.23”世界读书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阵地、观看红色电影、诵读红色经典,并为他们赠送《刘胡兰传》《闪闪的红星》等红色书籍200本,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国、学史明理。
编排“讴歌党史 赞美辉煌”文艺巡演,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红色基因、家园变化、崭新风貌等呈现在广大干群的视野中,让党史学习教育扎根心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由“红色宣讲团”志愿者录制《从田野走进人民大会堂的老支书》《“铁姑娘”雕像背后的故事》等红色党课微视频,并通过多个载体刊播,将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送到群众“手中”。
对接多元需求,让志愿服务活动浸润心扉
一直以来,新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努力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服务。
春节期间,通过走访调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时掌握镇重点企业缺工、招工情况,通过网格群、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开展招工宣传,迅速帮助企业招工、村民解决就业近200人,为迅速开工达产增添了新动力。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志愿者们积极行动,争做新冠疫苗接种的践行者、宣传者和服务者,多方位宣传疫苗接种政策和科普知识,走村入户发放宣传单页近1万份,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宣传海报900余处,出动宣传车58辆,助力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
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烟头垃圾不落地,文明新坍更美丽”主题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科普活动等,持续改善镇村环境面貌,促进全民养成良好卫生健康习惯,提升了“颜值”,顺畅了民心。(蒋雯杰)
相关知识
射阳县新坍镇:乡村绽放文明花
走进我们的美丽乡村 | 四时花开 锦绣合兴
港沿镇合兴村:以“花”为媒促发展,“红色基因”靓乡村
【乡村振兴】洋后镇大禄村 这里风景如画
四团镇小荡村的花卉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百千万工程”的南海实践 南海打造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居第一梯队,走出和美乡村新路径
文明之花别样红——来自广东博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报告
乳源游溪镇:“兰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培育“新农人”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安庆文明网
网址: 射阳县新坍镇:乡村绽放文明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365.html
上一篇: 昆明有名气的艺考生文化课辅导机构 |
下一篇: “包”你满意!广交会上客商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