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昔日的鲜花电商独角兽花加,宣布公司进入停业整顿阶段。
从延迟配送到人工客服失联,再到关门闭店,花加如昙花一现,猝然“凋零”。
短短8年,花加从高光时刻急速坠入低谷,其背后折射的,也是垂直鲜花电商的生存困境。在鲜花市场不断升温的背景下,未来鲜花电商应向何处发力?
视觉中国供图
花加关门,鲜花电商哑火了
近期,不断有花加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贴,称花加的配送时间出现延迟,且人工客服已彻底失联。正在众多用户退款无门之际,9月25日,爆出了花加人力部门发布的全员信,花加资金链断裂一事彻底被公开。
信中提到,花加从2022年开始资金就开始紧张,过去几个月,淡季、历史订单履约及还款压力导致公司入不敷出。而9月初公司银行账户被封,对于供应商、客户和员工的转账都被禁止,花加进入停业整顿阶段。
花加曾经是鲜花电商赛道的明星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花加对外融资共经历天使轮到B+轮6次融资,合计融资2.1亿元多。商业模式上,花加采取前端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订阅+后端工厂个性化生产模式,包括包装、售后服务环节,使鲜花消费成为日常消费。
早在2017年4月,花加曾对外称,其月发货量200万,单月流水过亿,2016年年销售额3亿元,2017年上半年完成3亿元+销售额,且已实现盈利。
然而5年后,花加便陷入了困境。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国内鲜花订阅模式的先锋,花加诞生于垂直鲜花电商的风口期。2013年到2019年间,鲜花电商赛道共有56起融资,其中2015年最为高光,融资事件22起,投资9.58亿元,跑出了兽派、花点时间、roseonly在内的品牌,爱尚鲜花、花集网、泰迪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但随着消费投资的降温,鲜花电商赛道也哑火了,投资事件寥寥无几,鲜花电商也过上了苦日子。“鲜花电商第一股”爱尚鲜花登录新三板后就连年亏损,直至2019年被强制退市,花点时间曾在2020年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鲜花这个品类太小了,吸引不了大资本,如果没有大额资本加入,没有边际效应、规模效应,则很难摊薄运营和研发成本。”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表示。
同时,市场消费体验的降级,往往被消费者诟病。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9.5%消费者认为鲜花电商存在货不对板的问题,预订的鲜花与收到的不一样,56.3%消费者认为有质量问题,收到的鲜花已经枯萎,54.5%消费者认为配送不及时,超过预约的配送时间,29.7%消费者认为存在售后问题,投诉没有得到合理答复。
视觉中国供图
行业内卷,“卖花新势力”纷纷来袭
供应链建设难度大、需求季节性明显、消费人群太小众……停业的花加,似乎成为鲜花电商最为真实的隐喻:鲜花电商这门生意实在是太难了。
鲜花是娇嫩的物种,配送损耗率极高,花材的质量很难统一标准,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鲜花所使用的冷链配送,要求的专业管理,资金投入水平远高于一般物流,但鲜花电商终端用户较为分散,配送以及包装成本比较高。正如花点时间创始人朱月怡形容,这是一门“与时间赛跑的生意”。
尽管鲜花电商们前期投入了大量的供应链建设成本,但是下游的需求却不如品牌们想象般美好。鲜花消费往往有着较强的场景属性,一般规律是淡季无人问津,一到情人节、母亲节就爆单。
花加的解决方案是用包月的形式培育鲜花日常消费的市场,2017年,鲜花的日常消费仅占总销售额的12.7%,到了2022年,这一占比提升至28.4%。但不可否认的是,占比三成的日常消费仍然算不上高,愿意日常消费鲜花的消费群体还属于小众。
鲜花电商从业人士分析,模式重、成本高、利润低,三座大山往往将垂直鲜花电商拖入亏损的深渊。
不过对于花加们来说,最大的危机还是不来源于同行,而是来自新兴电商——生鲜电商与抖音直播和拼多多等。
2019年之后,以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都开始进军鲜花零售,而且最快30分钟送达。在成熟的生鲜供应链加持下,生鲜电商的加入对鲜花行业形成了降维打击。
抖音等短视频的直播间发展同样凶猛。抖音电商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鲜花消费者增长了3倍,抖音直播间里以云南/昆明为主产区的鲜花园艺行业的主播/创作者数量增长近6倍。
关于鲜花的诗与远方,也成了平台之间的一方战场。
此后,鲜花电商的内卷程度提升,价格战成为难以避免的竞争手段之一。在直播间、拼多多平台,常常能看到7.9元/20支多头玫瑰、9.9元/10支康乃馨、20元/20支的A级维秘。在大电商绝对的价格优势、速度优势面前,作为垂直小电商的花加们市场空间不断被稀释摊薄。
视觉中国供图
玩家较量,如何破解“保鲜”难
花加黯然退场之时,三大电商平台的鲜花销量数据却显得“热气腾腾”。一组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七月初七,中国情人节前后的8月23日-26日,淘宝平台花卉类在线支付人数总计64523人次,在线交易额超过5540万;美团仅8月24日-25日,鲜花交易量就突破了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倍。
千亿级鲜花市场仍有大量的上升空间。中研普华研究院统计显示,2021年国内鲜花电商市场规模达到896.9亿元的规模,到了2022年突破千亿,达到1086.8亿元的规模,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同时,鲜花产品逐渐从偶尔消费的节日品变成大众消费品,日常性消费支出增速加快,占比逐步提升,有望在2026年达到44.2%。
有人退场,也有新人进入,目前,中国现存鲜花电商相关企业超2万家。
鲜花电商市场的卷价格、卷品质也仍在继续。“20块钱买到半个月花香,以前想都不敢想。”长沙市民任女士表示,正是电商平台将鲜花零售化,让越来越多的同龄人有意识地按季购买花材,进行创意搭配。
当下,全品类电商平台、外卖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多方玩家的集体较量,更考验自身供应链、流量池的实力,谁能在风浪中站稳脚跟,还很难见分晓。要想在鲜花赛道继续走下去,失去了价格优势,运维成本高昂,在流量上也落后的垂直鲜花电商们,亟须找到法门。
专家表示,对于现存的竞争者来说,面对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需要加固供应链的稳定性,以满足市场对鲜花品种多样化的需求;二是保证冷链运输的稳定性,以确保送达消费者手中鲜花的品质。
对于垂直鲜花电商来说,也并非没有其发展空间。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垂直鲜花电商需要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并在品质和服务上做得更为精细,注重创新和差异化的发展。
在千亿级的鲜花产业中,一批忠实的用户已经被培养起来,鲜花电商的产业链也日趋成熟。业内人士认为,在可观的市场潜力下,各平台也需直面同质化的问题,未来,在鲜花的品质提升、品种创新、包装设计等方面做档次升级或将释放更多的消费潜能。
来源:江苏经济报
记者:张丽娅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头部鲜花电商“花加”凋零在这个秋天
鲜花电商面临内忧外患,花加、花点时间何去何从
花加停业整顿,鲜花电商如何维持“花期”
鲜花电商FlowerPlus花加“自毁”销售渠道为哪般?
鲜花电商,送花到家
花加王柯:如何打造一个一天生产80万束的鲜花电商
鲜花电商花加停业整顿 “贩卖浪漫”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生鲜电商能否玩转鲜花售卖
鲜花电商最新资讯
靠烧钱续命,“滤镜”下的鲜花电商,未来如何绽放?
网址: 花加“凋零”,鲜花电商为何难“保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396.html
上一篇: 花易宝 |
下一篇: 花加停业,鲜花电商倒在双十一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