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草药——芫花

中草药——芫花

yuánhuā

芫 花

又名:南芫花、芫花条、药鱼草、莞花、头痛花、闷头花、老鼠花

性味归经:

苦、辛,温;有毒。归肺、脾、肾经

功效: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所属分类:

泻下药-峻下逐水药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药材简介:

芫花,中药名。为瑞香科瑞香属植物芫花的花蕾。具有泻水逐饮,祛痰止咳,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水肿,臌胀,痰饮胸水,喘咳,痈疖疮癣。

芫花

所属分类

泻下药-峻下逐水药

药性

苦、辛,温;有毒

归肺、脾、肾经

功效作用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临床应用

主治:

1.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

2.疥癣秃疮,痈肿,冻疮

药方选录:

与甘遂同,但逐水效力比甘遂小(毒性亦较小)

1.用于治疗胸腔积液(渗出性胸膜炎),有气喘上逆、呼吸困难、便秘、少尿、胸胁作痛、脲弦滑者,宜用芫花,配甘遂、大戟,方如十枣汤。适用于平素体质较好的青壮年病人。这样的方法可以有很好的缓解气喘咳嗽的作用,对于出现的便秘啊还有呼吸困难的情况有调理的作用。

2.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而体质尚好者,可用十枣汤,但疗程要短,不宜久用。

用法用量:

芫花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5~3克。

内服宜醋炙用,以减低毒性。醋芫花研末吞服,一次0.6~0.9克,一日1次。

外用时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外洗。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注意事项:

1.体质虚弱,或有严重心脏病,溃疡病、消化道出血及孕妇禁服;反甘草;用量宜轻,逐渐增加,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2.芫花具有油状刺激物质,生用毒性强,副作用大,经醋制后,毒性明显降低。在水浸剂和煎剂中生芫花的毒性较醋芫花大1倍1,而醇浸剂中,生芫花的毒性较醋芫花大7倍。醋制芫花中羟基芫花素和芫花素的含量均高于生芫花。芫花经苯处理后,可将刺激性油状物除去,致泻作用基本消除,其他副作用也大为减少,但仍保持其祛痰、镇咳平喘作用,其药效成分为羟基芫花素。

不良反应:

芫花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口干,胃部烧灼感,轻度恶心,剧烈的呕吐及腹痛,水泻,甚至出血性下痢,频繁呕吐后逐渐出现脱水、低血压等症状。

如中毒较久,则会出现血尿、蛋白尿,并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眼花以及四肢疼痛、肌肉痉挛,甚至引起昏迷、呼吸衰竭等症状。

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时,建议及时就医。

中药歌诀

芫花寒苦,能消胀蛊,

利水泻湿,止咳痰吐。

相关组成

中成药:

舟车丸

药物组成:甘遂(醋制)、红大戟(醋制)、芫花(醋制)、牵牛子(炒)、大黄、青皮(醋制)、陈皮、木香、轻粉。

功能与主治:行气利水。用于水停气滞所致的水肿,症见蓄水腹胀、四肢浮肿、胸腹胀满、停饮(水液停留在体内)气喘气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

常见配伍:

芫花配甘遂

两药的药力峻猛,服药后能使体内留滞的水湿从二便排出,然而芫花善于逐除胸胁部的水饮邪气,甘遂善于去除经络的水饮。

二者合用,增强泻水逐饮、通利二便的功效,适用于水饮邪气停于胁下,胸腹满痛、呼吸困难等症。

芫花配枳壳

芫花可以泻水逐饮,除湿消肿;枳壳可以行气破积,消痞散结。

二药配伍,共同起到逐水行气、破积除胀的功效,用于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腹满及水肿痰饮等。

五食丸

药物组成:大戟、甘遂、猪牙皂、胡椒、芫花、巴豆。

功能与主治:泻水,消积。适用于虚积、食气,蛊胀,水气,患病时间较久的腹部积块、生于两胁的痞块等。

舟车丸

药物组成:甘遂(醋制)、红大戟(醋制)、芫花(醋制)、牵牛子(炒)、大黄、青皮(醋制)、陈皮、木香、轻粉。

功能与主治:行气利水。用于水停气滞所致的水肿,症见蓄水腹胀、四肢浮肿、胸腹胀满、停饮(水液停留在体内)气喘气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

性状鉴别

【性状】

本品常3~7朵簇生于短花轴上,基部有苞片1~2片,多脱落为单朵。单朵呈棒槌状,多弯曲,长1~1.7cm,直径约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绿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淡紫色或黄棕色。质软。气微,味甘、微辛。

【鉴别】

(1)本品粉末:灰褐色。花粉粒黄色,类球形,直径23~45μm,表面有较明显的网状雕纹,萌发孔多数,散在。花被下表面有非腺毛,单细胞,多弯曲,长88~780μm,直径15~23μm,壁较厚,微具疣状突起。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芫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芫花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8:4: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方法

现代:

芫花除去杂质。醋芫花取净芫花,照醋炙法炒至醋吸尽。每100kg芫花,用醋30kg。

古法:

《中药大辞典》

芫花:拣净杂质,筛去泥土。

醋芫花:取净芫花,加醋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醋吸尽,呈微黄色,取出,晾干。(每芫花100斤,用醋25斤)

古籍摘要

1.《本经》:“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

2.《别录》:“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

3.《药性论》:“治心腹胀满,去水气,利五脏寒痰,涕唾如胶者。主通利血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不能行步,能泻水肿胀满。”

4.《日华子》:“疗嗽,瘴疟。”

5.《纲目》:“治水饮痰游,胁下痛。”

6.《本草原始》:“煎汁渍丝线,系痔易落,(并能)系瘤。”

7.《医林纂要》:“功专行水,理脾湿,下逆水、滞水。”

8.《药义明辨》:“主行肺之气下降。”

《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苦,温、微温,有小毒。主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久服令人虚。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苦、辛,入足太阳膀胱经。性专泻水,力能止利。

《名医别录》

味苦。微温。有小毒。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久服令人虚。一名毒鱼。一名牡芫。其根名蜀桑根。治疥疮。可用毒鱼。生淮源。三月三日采花。阴干。(决明为之使。反甘草。)

分布产地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道地产区:

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等地。野生与栽培均有。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山坡或栽培于庭园。

药理研究

化学成分:

含二萜原酸酯类、黄酮类和挥发油等成分。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有芫花酯甲、乙、丙、丁、戊等;黄酮类主要有芫花素、3-羟基芫花素、芹菜素等;挥发油中含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苯甲醛等。

药理作用:

1.主要药理作用

(1)泻下

(2)利尿

(3)抗菌

(4)抗肿瘤

(5)抗炎

2.其他药理作用

(1)镇咳

(2)祛痰

(3)致流产

注: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相关知识

中草药——芫花
芫花
芫花根
芫花,芫花的功效与作用
芫花的功效与作用
芫花的功效与作用,芫花的副作用
芫花,又称药鱼草、头痛花,有4大作用,价值极高,农民朋友要了解!
芫花根 Yuán Huā Gēn ,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典,中药材名称大全
【芫花根】的功效与作用
【实用知识】真的有被这些中草药的驱蚊效果惊艳到!!!

网址: 中草药——芫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546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总是滋生小飞虫,这样做再也不
下一篇: 绿兰花的功效与作用,绿兰花的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