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让菊花这枝“东方之花”大放异彩

让菊花这枝“东方之花”大放异彩

        菊花是世界观赏园艺百花园中一枝神奇的“东方之花”。

        菊花起源于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被培育成多姿多彩的品种群。在当今世界花卉产业中,菊花的产值和产量始终位居前列。菊花品种数量之多、变异之繁,堪称世界园艺育种史上的奇迹。

        纵观世界菊花品种现状,大体可划分成中国品种群、日本品种群和欧美品种群。其中,中国菊花品种群独具特色,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然而,如何让中国菊花品种群走向世界,则始终是摆在中国园艺学界面前的一大难题。

东篱雅韵

        中国菊花品种的发展史

        菊花最初进入我们先人的视野,是因其开花期与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吻合,被作为农事活动时令的标志。我国关于菊花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夏代成书的《夏小正》,距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此后,因菊花具有食用、茶用和药用价值,被各种农学、医药学典籍广为记录。

        魏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首开田园栽培观赏菊花的先河,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赏菊名句。当时记载的栽培品种“九华菊”有两层白色舌状花,兼有药用与观赏的作用,这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菊花品种。至唐代,艺菊之风渐盛,品种增多,从诗人的描绘中可以看到白、黄、紫等色及杂色的菊花品种,并出现了重瓣的球形花,各类菊花品种已达到高度园艺化水平。

        宋代出现了专门描述菊花品种的专著。世界上第一部菊花专著《菊谱》记述了35个品种。迄今对已考证出的8部宋代菊花谱录综合分析发现,当时记录的菊花品种已累计245个,花色以黄色和白色为主,出现了少量的红色、粉色和紫色品种。花径普遍明显增大,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花型,品种名称则充分体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赏花意识。此外,还出现了塔菊、悬崖菊等不同栽培形式。元代的菊花在继承宋代的基础上缓慢发展,在目前唯一存世的《黄花传》中记有菊花品种约150个,这些品种在形态上与宋代相差无几。

        明清时期是我国菊花品种群形成的关键时期。明代菊花谱录的总数达20余部,清代为30余部。这500余年间,菊花品种数量激增,新增品种2000余个。这一时期的品种类型极为多样,明代出现了匙瓣类和桂瓣类品种;管瓣类品种在清代有了长足发展,并且出现了畸瓣类品种。清代中晚期,当代菊花品种中的平、匙、管、桂、畸各类瓣型均已出现,且各种瓣型所占比例与当代品种基本相同,还出现了一些与当代菊花品种几乎一样的花型。此时花色也表现得极为丰富,紫、粉、红、复色等花色的比例远远高于宋代,特别是绿色和复色品种数量显著增加,还出现了墨色和泥金色的品种,花径在十几厘米以上的品种增多,花径较小的小菊品种仍被保存下来。直至今日,当代中国艺菊爱好者仍然在不断培育花型、花色各异的菊花新品种。1993年,李鸿渐的当代菊花专著《中国菊花》记录了中国传统菊花品种3000余个。

        中国菊花品种群的形成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花径从小到大,瓣型从舌状花平瓣进化到匙瓣,进而形成管瓣和畸瓣;盘心的管状花从简单的筒状结构进化到复杂的桂瓣类乃至畸瓣类结构;整个花型从平盘型到荷花型,进而到球型和飞舞型等;花色从最初的黄色、白色,演变出红色、泥金色和复色等。中国菊花品种的形态变异可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菊属植物本身存在着广泛的种下自然变异,不同种间极易发生种间杂交,种间杂交产生的栽培菊花还极易形成各种类型的芽变,同时仍然可同野生菊属植物杂交产生多种变异。这些丰富的变异得以保留下来,还源于中华民族深厚而丰富的花文化内涵,人们对千姿百态的菊花品种寄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元素。在文人眼中,菊花是早植晚发、傲霜挺立、不随落叶舞西风的君子;在百姓心中,菊花丰收富裕、健康长寿、团圆吉祥等美好寓意深入人心。在园林中,菊花既有山花烂漫的群体美,又有高雅脱俗的个体美,还有登堂入室的富贵典雅之美。菊花品种得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古代先民精湛的农耕技术使得这些自然变异得以保留下来。

        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在栽培方式上主要以盆栽独本菊观赏为主,大多品种为典型的短日植物,花期较晚,在北方不能露地欣赏,需要保护地栽培才能越冬。普通民众只能在每年一度的菊展上才能一睹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的芳容。目前保存和新育成的中国传统菊花品种近2000种,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唐山、开封、南通、中山等地。这些年来,中国菊花界不仅在传统菊花品种资源保存和育种上有很大发展,同时在栽培技术和应用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

 东篱紫蛟

        菊花在世界各地的发展

        早在唐宋时期,中国菊花品种经朝鲜传到日本,在日本被培育成了两类独特的日本品种类型:一类是类似中国传统大菊的独本菊,其品种特色明显带有日本皇室文化的痕迹;另一类是在日本民间广泛栽培的各类小菊品种,同样保留了菊花可食可赏的习俗。16世纪和17世纪,菊花经英国和法国传到世界各地,被培育成各种观赏类群。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菊花传到美洲,20世纪才传到澳洲等地。

        在西方植物猎人的眼中,月季和菊花是被引种到西方最为成功的花卉。在世界花卉园艺育种史上,月季育种的重要亲本来自中国,品种群的育成主要在西方,因此被称为“西方之花”,而菊花品种群的育成主要在东方,因此被称为“东方之花”。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群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其千姿百态的变化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始终未被西方国家认识。菊花在西方国家首先得到大规模发展的是用于各种装饰的切花菊类群,随着园艺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已经实现了人工精准调控开花期,可做到周年供应切花菊。此外,露地小菊(亦称花园菊)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花园中的景观植物之一。

 东篱雅致

        当代中国菊花的现状

        为让菊花开放在更为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领导的团队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在探讨菊花起源的同时,培育出第一代中国小菊品种——“岩菊”系列,80年代后又陆续培育出许多地被菊品种。这类小菊品种抗逆性强、开花期早、着花繁密、花期相对较长,可以在城市美化中作为宿根花卉应用。此后,北京、南京、哈尔滨等地相继培育出抗性强、适于夏季和国庆节应用的露地小菊品种。这类品种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菊花的应用范围,具有划时代意义。目前,几乎全国各地都在推广应用这类品种,其花型、花色、株型等呈现多样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大地花海景观,为推动旅游业发展、迅速实现荒山美化和精准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秋季赏菊的民俗在全国范围内得以保留、恢复和发扬光大。每年秋季,全国许多城市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菊展。自1980年至2017年,北京和山东济南已经连续举办了38届菊展。在古都河南开封,连续35年举办各种形式的菊展,使菊花成为开封的城市名片。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已拥有百年菊展的历史。在这些展会上,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始终是菊展的主角,吸引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1990年成立的中国菊花研究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菊花分会的前身),每年分别到不同城市举办菊花学术年会。所到之处,必举办一次全国菊花精品展,并进行菊花品种评比活动,这一赛事对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0年,古都北京首先恢复了传统的斗菊活动。此后,武汉、开封、济南等地也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菊花擂台赛。在这些赛场上,不仅展示了菊花精品的神韵姿态,还展示出菊花栽培者的高超技艺,更是通过赛事活动向公众宣传和普及菊花中蕴含的植物生物学知识,展现出中国菊花名品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此外,各地在菊展期间还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将丰富的菊花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在栽培形式上,案头菊的出现使得菊花栽培过程得以简化,便于百姓居家栽培,菊花进社区的活动在很多地方兴起,为菊花品种栽培和文化普及提供了便利。

东篱金辉  碧颜紫髯

        中国菊花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村不仅要绿起来,还要美起来,古老的中国菊花将更美丽地开放在祖国大地上。由陈俊愉开拓出的地被菊品种群,不断被全国各地的菊花培育者以新的姿态装点着祖国河山。菊花花海景观的形成和秋季游人如织的赏花盛况充分表明,古老的菊花已焕发出新意,正在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生活。

        切花菊由于实现了规模化和标准化栽培,在世界园艺产业中得到普遍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首先进入人们视野的是切花菊这一较为简单的应用形式。近年来,花色、花型和株型丰富多样的切花菊品种正在被年轻一代所喜爱,小花型多分枝(满天星类)的切花菊尤为受追捧。目前,切花菊育种人又将我国传统菊花品种的形态特征融入切花菊品种中,一个新的切花菊类群正在逐步形成。

        随着花卉产业在我国蓬勃兴起,富有中国特色的盆栽小菊品种群也悄然兴起,为菊花品种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类品种吸收了产业化生产中栽培技术简便、开花期可控的优势,可以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盆栽的形式使小菊在快速布置大规模展会上具有独特优势,花期长、抗逆性强、耐粗放管理的优点,使其便于在各类场所使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盆栽小菊布置在奥运场馆,为北京实践绿色奥运的承诺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新育成的盆栽小菊品种还融入了育种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花色、花型上体现了传统菊花品种的特点。

        中国菊花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将越来越被国际花卉园艺界认同。可以相信,这枝神奇的“东方之花”将大放异彩。

        图为戴思兰近年来带领团队自主培育的菊花新品种。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相关知识

茶花之美:解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雅致之花
新材料让花艺大放异彩
婚礼椅背装饰图片 让你的婚礼大放异彩
盘点9种低维护彩叶植物,让花园在冬天大放异彩
张超:传承东方花艺之美
鲜花绚烂正当时——八所海关助力东方菊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红楼梦》中的生活美学之瓶花
海南花卉“铁三角” 东方菊花占一席[图]
品鉴 | 《红楼梦》中的生活美学之瓶花
“中国非遗文化”中国传统插花——传承东方花艺之美!

网址: 让菊花这枝“东方之花”大放异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600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荷花文化:东方之花的意蕴与风雅
下一篇: 【课程推荐】花漾时光 漫香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