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生科
激扬梦想,追求卓越
关注
会议简介
“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是国内具有很高学术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其主要目的是以学术会议和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为高校师生提供零距离领略女科学家们巾帼风采的机会,激发师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决心。女科学家校园行得到了越来越多科技管理者、科研工作者、研究生等的认可。 2023年4月24-25日,由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及中国植物学会女植物学家分会主办的 2023年“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活动——华中农业大学站将由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承办。届时将邀请植物学研究领域有突出成就的 十二位知名女科学家访问华中农业大学,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并有 十个重量级科普与学术报告。
1
大会安排
会议时间
2023.4.24-4.25
会议地址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
中国植物学会女植物学家分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协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
2
大会日程
时间
安排
4月25日
地点: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
实验室一楼报告厅
8:15—8:40
领导致辞、合影
_
科普报告
8:40— 9:10
1.匡廷云院士:学科交叉促进科学的源头创新
9:10—9:40
2.曹晓风院士:草设计育种与土壤改良
9:40—10:10
3.夏光敏教授:小麦改良的智慧
10:10—10:40
4.任海云教授:显微镜下的生命之美
10:40—11:10
5.李海燕教授:大豆驯化与生物育种
11:10—12:00
女科学家面对面
13:30—14:00
学术报告
1.唐威华研究员:禾谷镰孢菌与玉米分子互作机制解析
14:00—14:30
2.王宁宁教授:植物激素乙烯的合成调控与分子演化研究
14:30—15:00
3.夏兰琴研究员:基因编辑助力小麦可持续生产
15:00—15:30
4.陈月琴教授:调控植物胚乳发育的新型分子:长链非编码RNA
15:30—16:00
5.明凤教授:蝴蝶兰唇瓣发育的新见解
16:00—
狮山校园行
3
专家介绍
匡廷云院士
匡廷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生物膜及膜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长期从事光合作用研究,在光合作用、光合膜、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在Nature等杂志已发表论文550余篇,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开辟了我国光合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新领域。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等奖励;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科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标兵”;获国际光合作用及氢能研究可持续发展大会“杰出成就奖”、亚洲—大洋洲光生物学学会“杰出贡献奖”、中国植物生理及植物分子生物学会“终身成就奖”和2021年度十大科普人物等荣誉。
曹晓风院士
曹晓风,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CAS-JIC联合研究中心(CEPAMS)共同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政协第十三、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全国侨联特聘专家、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及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the Plant Cell、 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杂志编委。长期从事植物表观遗传学和作物温度应答机理研究,发表论文140余篇,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等奖项,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优质牧草选育和土壤改良研究。
夏光敏教授
夏光敏,山东大学教授、博导,现任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会长,担任《植物生理学报》副主编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等期刊编委。现任山东大学植物发育与逆境适应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小麦体细胞杂交新种质和新品种创制及其遗传与分子基础研究,取得系列成果,发表SCI论文130多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参编国际专著3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16年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7年获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 Communications、PNAS、Mol Plant、PLoS Biology、Plant Cell等学术刊物。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年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主持或参加多项973、86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项目。
任海云教授
任海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学术与学位委员会主任、珠海校区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目前兼任国务院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女科学家分会副会长。负责的《细胞生物学》本科课程于2020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作为副主编参编了“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植物学》,2021年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主要从事植物细胞骨架与细胞增殖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以及科技部973项目等支持;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荣获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21年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王宁宁教授
王宁宁,南开大学教授、博导、副院长,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科协第九届常务委员会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副会长;天津市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蔬菜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学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有关植物叶片衰老、乙烯合成调控、氮素利用与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等研究工作,并致力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承担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荣获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
唐威华研究员
唐威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秘书长。长期围绕细胞顶端生长的分子机制与信号转导,以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和显花植物的花粉管为两个模式系统,从事重要植物病原真菌禾谷镰孢侵染玉米、小麦等导致玉米茎腐病、小麦赤霉病的分子机理及番茄花粉管生长调控机制解析,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PLoS Pathogen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200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7年获评万人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主持或参加多项973、863、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等项目。
赵洁教授
赵洁,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植物学会女植物科学家分会副会长、中国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理事、《植物生理学报》编委。主要从事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研究,重点开展被子植物雌-雄配子体相互作用机理、胚胎和胚乳发育机理、植物细胞分化及形态发生机理等研究。承担高校博士点优先发展领域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专项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匈国际合作项目等。在国际植物学权威期刊发表SCI研究论文7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教材1本,参编著作2本。2003 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23年获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2003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四),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
李海燕教授
李海燕,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现担任教育部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女科学家分会理事、海南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日本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大豆抗逆高产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基因挖掘及生物育种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等项目20余项;以通讯作者在The Plant Journa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级技术发明/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科研奖励4项。
陈月琴教授
陈月琴,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化学会RNA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粤百杰”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一直致力于非编码RNA生物学功能,解析了一大批与作物性状和疾病相关的非编码RNA,并阐明其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先后于Nat Biotech、Annu Rev Cell and Develop Biol、 PNAS、Blood、Genome Biol、Autophagy等国际一流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基金委联合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等。
夏兰琴研究员
夏兰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领军人才、中国农科院领军人才。现任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常务副主任,中国农科院作物精准育种创新团队首席。兼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生物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基因编辑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JIPB)和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JIA) 编委等。长期致力于农作物基因编辑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种质创制。先后主持和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点项目等项目。在Nature Biotechnology、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New Phytologist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项。
明凤教授
明凤,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全国巾帼文明岗(主要成员之一)。主要从事蝴蝶兰唇瓣发育调控机理及种质创新和抗逆及蓝色月季育种平台建立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省部级25个项目资助;在Gene and Development、New Phytologist、PBJ、PP、PJ等杂志发表科研论文10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申报林草局花卉新品种8个,授权1个;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共3个科研奖项;获得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先进工作者”;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管理优秀三等奖。兼职为上海市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及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女科分会理事。
何玉池教授
何玉池,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担任湖北省妇女人才促进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先后获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女教职工、武汉市黄鹤英才科技创新人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北省百名优秀女性科技创新人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百名优秀党员、湖北十佳师德标兵、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名师等荣誉称号。主编《细胞生物学》系列教材,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湖北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项。长期从事优良多倍体水稻品种选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4
参与方式
请大家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
4月25日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楼报告厅
欢迎您的到来!
推荐阅读
1.我校学子赴江夏区希望小学开展“节粮爱粮”科普志愿活动
2.【学术生科】第九周讲座信息合集
3.【生科光影】治愈狮山 | 第二期
4.【生科光影】治愈狮山 | 第一期
文字 | 胡红红 马羚
图片 | 胡红红 马羚
排版 | 刘思祺
审核 | 周诚晨
扫码关注青春生科
点个三连 你会更好看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华中农大举办狮山园艺节 师生共同体验园艺文化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欢迎你!
我院科研人员参加“2023分子植物育种大会”并赴四川农业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荔湾区国家植物园体系生态科普宣教点科普教育活动第五站第二场圆满举办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介绍
花卉研究所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在蔷薇属花香合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教师主页平台管理系统 伊华林
2023年柳州市花事月历活动第四站举办月季花唱主角
华中农业大学教师主页平台管理系统 产祝龙
复旦向“学术对手”吴新智颁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网址: 2023年“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活动——华中农业大学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712.html
上一篇: 不限户籍!昆明这项补贴细则来了! |
下一篇: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年度学术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