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北旅游订阅号)
生态“疮疤”换新颜 矿山披绿美如画
—— 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纪实
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国家祁连山自然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域,是青海省北线和河西走廊的重要生态屏障及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也是河湟地区和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地,县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几年前,由于长期粗放管理下的无序开采也使这里满目疮痍。
如何还祁连山一片翠绿?打响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保卫战势在必行。近两年,门源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让昔日废弃矿山重现绿意生机,精心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水青山画卷。
作为祁连山南麓海北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主战场之一,门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截至2022年,综合完成治理面积3618.22亩,累计平整2442亩、刷坡19.88万方、回填448.7万方、危岩清理201.4万方、覆土3.16万方、垃圾清理357.2吨。过去许多千疮百孔的山体,如今重披绿装。
牢记“国之大者” 守护绿水青山
几年前,门源境内的祁连山段因过渡开采造成开采区及周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山体破损、植被损毁、水土流失、地表变形等多种类型的地质环境问题,对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及周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还山于民,还水于民,还绿于民”的生态综合整治已是刻不容缓。
2020年,门源县为实现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两年见绿出形象、三年见效成公园”和州委“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功能”的目标要求,一场声势浩荡规模空前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大幕缓缓拉开。
三年来,门源心怀“国之大者”,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一项历史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以纪委监委为主要力量的县级督导组,集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全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自综合整治以来,我县25名县级领导联点45处矿山,10个乡镇和15家牵头责任部门领责132项整治任务,把力量集中在破难题、打硬仗的最前沿。”门源县自然资源局矿业权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德生说,“广大领导干部主动放弃节假日和双休日,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劲,与当地群众一道奏响了一场‘干群同心齐参战、凝心聚力促见效’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大合唱’。”
践行使命担当 旧貌再还新颜
时间回溯到2020年8月,媒体报道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后,门源县坚决扛起了生态保护的重大责任,经过科学论证后,及时制定了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3年)》《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决战决胜”行动实施方案》《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等,并按照“一企一策、一矿一策、一坑一策”的要求,委托资质单位逐矿逐斑编制整治方案和“三补一围”作业设计方案,为科学有序推进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技术支撑。
综合整治工作以三年为节点,从2020年开始,于2023年结束。
责任下达,目标明确。门源锚定“青海北部生态高地”新目标,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渣山削坡整形、采坑回填缓坡、地形地貌重塑、覆土种草复绿等高原高寒地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路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全县44处问题图斑均按作业设计方案完成巩固提升“三补一围”任务,顺利通过省州和海东市交叉检查组验收。
王建强是门源县生态环境局整改办干部,也是矿山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的“参战者”。他参与了对银灿铜锌矿图斑、选矿区和尾矿库、浪力克铜矿等5家矿山综合整治,与施工方一起清除大颗粒碎石,坡面修整、修建截排水沟、水渠,设置网围栏、标志牌等工作。“目前,治理区逐步恢复天然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力,植被覆盖度持续提高,生态安全屏障愈加牢固。” 王建强说。
“当时为了能在高海拔区域的渣山上种活一株草,我们也是想尽了办法,先是反复选种,又进行土壤改良。如今,再看到生态‘疮疤’披绿,想想当时所有人的艰辛付出是值得的。”门源县草原工作站畜牧、草原师韩显忠说。
在“巩固提升年”行动中,门源县将上年度复绿效果不佳、成效还需提升的42处问题图斑列入“三补一围”实施范围,完成巩固提升面积11671亩,累计拆除建筑物28间,平整场地335.43亩,刷坡286.56亩,栽植苗木2.33万棵,播撒草籽20300公斤、有机肥691500公斤,清理垃圾350方。经过一系列工程治理、种草复绿等措施后,曾经裸露突兀的采坑、渣山与周边地形地貌交错融合、自然衔接,具备了后续自然恢复的土壤和地貌条件。
瞄准生态治理 恢复秀美山川
8月末,记者同门源县综合整治工作相关人员前往银灿铜锌矿时,曾经裸露的矿坑、选矿区、尾矿库经过修复治理后,已经和周边的环境相协调。目之所及皆是一大片油绿的嫩草,羊群如一颗颗洒落在草原上的白珍珠,悠扬的牧歌久久回荡在耳畔……这是门源推动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写照。
看着复绿前后的巨大转变,与我们同行的仙米乡讨拉村村民谢环角甚是欣喜,他说:“以前这片区域全是开采的矿坑,草也长得不好,我们的夏季草场就在附近,一刮风吹起来的全是土,这两年经过治理后,矿坑被填平了,恢复治理区域全部用网围栏圈起来了,草也全都长出来了,生态恢复好了很多,相信再过个几年,这一片将会是非常好的牧场。”
“历经几十年的金矿开采之后,矿区地理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十年前这里还是满目疮痍的山体、满山遍布的矿渣,如今却是花草繁盛、水清景美。”经历过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心痛,珠固乡珠固寺村生态管护员陈宣巴仁欠 更加珍惜保护矿区整治修复的成果。
针对综合整治后,如何形成管护的“长久管、管长久”机制,门源县及时制定印发了《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期管护管理办法(试行)》,并采取乡镇参与问题图斑初验、拉设网围栏、设置警示标牌、封闭管护、阻断道路等有效措施,全力保障恢复治理成效。期间,县乡层面签订管护目标责任书9份、乡镇与治理区所辖村签订管护责任书27份、与管护员签订责任书107份、与治理区草场牧主签订管护协议书等247份,以走门串户方式开展宣传教育1000余次,“人人关注生态环境、个个参与生态管护”的氛围日益浓厚,巩固成果“有人抓、有人干、有人护”的后期管护格局已全面形成。
“综合整治后期管护不是一时之任务,是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农牧民群众成为生态环境管护的主力军,发动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设、自己管护,让家乡的天变得更蓝、水变得更清。”珠固乡党委书记赵永兴表示,“下一步,我乡将严格按照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期管护工作要求,夯实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历经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生机之绿又重回牧场,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绿意盎然之美景,再也不是憧憬和期盼。
信息来源: 海北新媒
本期编辑:阿北
校对审核:海北文旅审核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539725005@qq.com删除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梦幻海北·大爱之旅”四日游之——天境祁连。寻梦海北,追逐神秘,体验浪漫,感受温馨 2021-03-26 “梦幻海北·大爱之旅”四日游之——藏城刚察。寻梦海北,追逐神秘,体验浪漫,感受温馨 2021-03-25 梦幻海北·大爱之旅”四日游之——河清海晏。寻梦海北,追逐神秘,体验浪漫,感受温馨 2021-03-24
“梦幻海北·大爱之旅”四日游之——金色门源。寻梦海北,追逐神秘,体验浪漫,感受温馨
2021-03-27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美好时光·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纪实
福建福州:繁花似锦喜迎党的二十大
美化校园,欢度国庆,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 国庆主题花坛、亮化工程全面扮靓昌平
生态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喜迎二十大 花团锦簇扮靓榕城
白马涧社区开展“喜迎二十大 文明润万家”中式插花活动
我校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鲜花插花比赛
守护秀美山川——花垣县水土保持工作纪实
300万盆伴您过节!衡阳开展“欢庆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花卉布展
网址: 【美好时光·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祁连山南麓门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纪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7441.html
上一篇: 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海湾生态修 |
下一篇: 环境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