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水生植被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研究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水生植被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研究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水生植被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研究

城市湿地公园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一种有效城市湿地保护利用模式。湿地植被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观赏功能和美学价值,并且对水环境质量的维持也有重要影响。本文以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案例,综合利用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以及遥感、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系统揭示该公园湿地水生植被特征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指导今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得出基本结论如下:(1)西溪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性特征明显。调查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公园中现有水生植物22种,隶属于16科21属,其中优势种主要有:野茭白、芦苇、芦竹、莲、水花生、香蒲、梭鱼草、再力花等。水花生由于其较强的生长繁殖性和抗逆性,是西溪湿地公园中的主要水生杂草。(2)西溪湿地公园中水生植被类型多样。利用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分类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公园中的水生植物群落可以分为10种群丛类型:梭鱼草群丛、芦竹+水葫芦+水花生群丛、水花生+槐叶萍群丛、水花生群丛、再力花+水花生群丛、再力花+野茭白+水花生群丛、芦苇+香蒲+水花生群丛、芦苇+香蒲+莲群丛、野茭白+香蒲+浮萍群丛、再力花+莲群丛。前8种类型是其中常见的水生植物群落类型。(3)在不同的水生植被覆盖状况下,水环境质量随季节波动。SD在有植被的水塘中季节波动较大,一般在冬季或春季达到最大值;DO在无水生植被的水塘中季节变化不明显,而在有植被生长的水塘中季节变动明显,在大多数植被类型下冬春季含量较高;CODMn、TN、TP、NH3-N、Chla等水环境因子在不同的水生植被状况下的季节波动均无明显规律。从全年情况看,有水生植被的水塘与无水生植被的水塘相比可以与水环境维持相对好的状态。在有水生植被的水塘中,芦苇+香蒲+莲群丛、再力花+野茭白+水花生群丛、水花生群丛相比其他类型的水生植物群落更能与水环境维持相对好的状态。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西溪湿地公园水环境的主要因子包括营养盐因子(NS)、溶解性物质因子(DM)、常规指标因子(GI)3个主成分。(4)西溪湿地公园中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群落对不同的水环境因子具有不同的响应。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CODMn、TN、TP、Cond、SD、DO等6个水环境因子与水生植被联系最为紧密。梭鱼草群丛、芦竹+水葫芦+水花生群丛、水花生+槐叶萍群丛对N、P营养盐减少能力比较差,其生长的环境中DO含量较低,不利于水质改善;芦苇+香蒲+莲群丛、再力花+野茭白+水花生群丛以及再力花+水花生群丛,其减少N、P营养盐的能力相对较强,生长的水环境中SD相对较高,与水环境能维持相对好的状态。综合考虑湿地植物美学观赏功能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在今后湿地公园的水生植被规划管理上应该考虑以本地种为主增强植被丰富性,选择适当的种类组合,例如芦苇+香蒲+莲群丛、再力花+野茭白+水花生群丛等。

硕士论文

相关知识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水生植被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研究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长治城市湿地公园滨岸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从西溪湿地看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城市湿地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规划——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湿地生态修复优秀案例名单
城市湿地公园园林绿化建设研究
兰坪箐花甸湿地公园发展及生态保护措施
今天是安徽湿地日,这些湿地公园你去过吗?

网址: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水生植被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关系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812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祁连山国家公园|湿地植物
下一篇: 大美湿地润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