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农业模式】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

【农业模式】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


农业农村的绿色发展,不仅可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还可以在农业的基础上增加可观的经济收益。

一、稻田甲烷减排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用高产量低碳排的品种、旱耕湿整、控水栽培、施用减排肥料等,在保障水稻丰产稳产的同时,抑制稻田甲烷产生,降低甲烷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农田氧化亚氮减排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减少氮肥施用、优化施肥方式、改进肥料种类、提高水肥耦合,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有效减少氧化亚氮排放,提升氮肥利用率,实现增产与减排协同。

三、保护性耕作固碳技术

该技术模式利用秸秆地表覆盖、少免耕播种,配套应用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化学除草等防治技术,能够减少土壤扰动,降低土壤侵蚀,促进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强土壤固碳能力。

四、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秸秆粉碎抛撒、机械还田,配套应用调氮促腐措施,不仅可以补充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减少化肥施用量,还可以将碳保留在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减肥、增产、固碳、降污多重效果。

五、反刍动物肠道甲烷减排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调控日粮营养结构、优化饲料品种、改善粗饲料品质、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降低反刍动物肠道甲烷排放,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六、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该技术模式采取粪污干湿分离、固体粪便覆膜好氧堆肥、液体粪污密闭贮存发酵、粪肥深施还田等,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的直接排放,大幅降低氨气导致的氧化亚氮间接排放,还能替代化肥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

七、牧草生产固碳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对中轻度退化草地切根改良、重度退化草地免耕补播、多年生人工草地混播建植,以及林草复合、灌草结合、草田轮作等措施,提升草地生产力,增加牧草产量,提高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促进草牧业可持续发展。

八、渔业综合养殖碳汇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选择具有碳汇功能的养殖品种,建设生态化养殖设施,构建由鱼类、贝类、藻类和底栖生物等组成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提高水体空间利用率,增加水产养殖效益,并以收获、沉积等途径将碳存储,形成渔业碳汇。

九、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


该技术模式通过推广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成型燃料清洁燃烧、热解炭气肥联产等,替代生产生活使用的化石能源,解决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供应短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十、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该技术模式采用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集中供气、发电上网、提纯制备生物天然气,产生的沼渣沼液进行综合利用,为农村地区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化肥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相关知识

秸秆炭化利用增效减排固碳技术
持续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碳减排路径
【中国科学报】固碳新技术支撑有机水稻额外碳汇“第一拍”
生物固碳技术实现有效碳减排
低碳农业发展情况及策略
【农业+旅游=经典项目】十大模式总结!
政策:大力延长花卉产业链;农业“碳”赛道:3大创业方向
国家农业公园——新型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减排”+“扩容”,威海碳汇渔业走在全国前列
林业经济碳汇减排思考

网址: 【农业模式】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905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业新方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
下一篇: 一种生物固碳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