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微藻固碳技术

微藻固碳技术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致使大气浓度升高,温室效应明显,全球变暖速度惊人。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许多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各个途径CO2排放,各国均制订了各种节能减排措施,另一方面则大力推进固定CO2技术(CO2 Sequestration)的开发,以期遏制气候不断恶化趋势。植物通过碳储存可以减少大气中CO2的增长,对稳定全球气候和减轻温室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图片

陆地与海洋碳循环简图

图片

微藻固碳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将大量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质的过程,即海藻细胞通过利用CO2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实现光合固碳。

我们吸入的氧气中至少有50% 都是由藻类产生的,没有藻类,包括人类在内的绝大部分生物就都会因缺氧而无法呼吸。

藻类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术语,也不是一个像动物界、人属或智人物种那样的分类类别。藻类是一个代表很多生物体的术语。按照进化的顺序,藻类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最小、最古老的藻类是单细胞藻类,单细胞藻类中小球藻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其二是肉眼看不见、但内部结构复杂的微藻;最后一种,也是最美味的一种,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海藻,或称“大海藻”。

藻类光合作用时首先由核酮糖二磷酸梭化酶(RuBisCo)将CO2固定,再经过Calvin-Benson循环合成为种种有机物。RuBisCO是将CO2同化到生物圈的关键酶,它广泛存在于植物叶绿体基质和蓝藻中。作为地球上丰度最高的酶,RuBisCO总质量约为7亿吨,每年将地球上超过1000亿吨CO2固定为有机物,是无机碳进入生物圈的主要途径。CO2的同化既可降低温室效应,缓解全球变暖,还可充分利用无机碳源。

图片微藻作为固碳生物,具有光合速率高、繁殖快、适应环境性强等优点,相当于森林固碳能力的10-50倍,且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克在淡水、海洋、盐碱湖和工农业废水等多种水环境下生长。通过微藻固碳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无污染的化学产品和燃料(能源)产品,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够产生经济附加值。微藻还可以被转化为生物燃料产品,如生物氢、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丁醇和生物碳氢化合物。各种创新的微藻固碳技术操作设备比较简单,操作方便。
图片

以燃煤电厂烟气为例,微藻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碳氧化合物(NOx)和硫化物(SOx)作为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硫源,并能够吸收烟气中的汞、砷、硒、铅等重金属离子。

碳是微藻的主要元素,含碳量约为干基生物质的36-65%,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作为生产微藻的潜在来源,1kg微藻生物质可固定1.3-2.4kg的二氧化碳。氮是微藻细胞生长和代谢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约占细胞干重的10%。硫是微藻细胞内多种功能性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元素,如蛋氨酸,含硫类襄体脂质和辅酶因子等,占淡水藻类干重的0.15-1.96%。

西安君田环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拥有多项独家专利菌株的基础上,广泛致力于生物环保技术推广及应用,亦将藻类固碳技术纳入公司目标项目,欢迎各方客户前来技术咨询及合作洽谈。

图片图片


对于人类及畜禽养殖的排泄物,使用我公司已逐渐成熟的系列化高效肥料化处理技术,在排泄物发生的原位进行简易高效迅速的肥料化,是大量减少碳排放的有效而快速的方法。

君田环保超强性能专利菌株QS1,快速抑制厕所尿液氨气和粪便沼气释放,将碳和氮存储在粪液中作为重要的肥料营养元素来源,为粪液原地制成微生物有机肥打下基础。

使用QS1和专利高效强化设备,粪尿成肥达到零排放,避免了使用化学药剂危害生态环境,所制成的微生物肥达到国家微生物肥标准,可安全使用和销售,为企业创造额外收益。

君田QS1枯草芽孢杆菌

图片

君田QS1专利菌株

图片

通过长期研发和实地使用经验,君田环保已基本掌握下述粪尿资源循环利用的核心技术,并与相关合作方开始粪尿处理代表性产业示范项目的落地及合作推广:

1 无水无臭厕所的建设推广

2 公厕尿液原位液肥化处理技术,人粪尿混合原位液肥化处理技术

3 列车集便器原位快速处理,路轨排放及固渣肥料化技术

4 地铁地下卫生间原位快速集成处理技术

5 畜禽养殖粪尿全循环液肥化技术

6 全国养猪液肥加工流通销售体系(协调洽谈中)

  7 各类化粪池原位免清掏处理车制作及试用 

相关知识

微藻固碳系统的制作方法
生物固碳技术实现有效碳减排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常识中什么是生物固碳技术? 爱问知识人
速生草固碳技术为固碳、碳汇开拓新思路
技术固碳 如何“变废为宝”?
什么是固碳技术
生物固碳技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生物固碳技术可实现生态农业高效落地、确保土壤修复和高效碳中和
逛完近10万人观展的碳博会,我们总结了五大减碳“黑科技”
生物固碳是什么意思

网址: 微藻固碳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909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种利用微生物与废渣协同固碳的方
下一篇: 碳中和研究成果:利用植物固碳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