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昌湖发布)
问:2+26城市、168城市和337城市是什么意思?
答
2+26城市:指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 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168城市:指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54个城市、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汾渭平原11个城市、成渝地区16个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22个城市、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以及其他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15个城市。 (山东省除烟台和威海外的14个城市均在168城市之列。)
337城市:指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是什么?
答
自2017年4月以来,中国开展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汇集国内2000多名环境科学、大气科学、气象科学以及行业治理等方面的优秀科学家和一线科研工作者,建成了天、地、空综合立体观测网,集中开展联合攻关,目前已基本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实现了对重污染过程的精细化、定量化描述。
(1)重污染主因——远超环境承载力的污染排放强度
远超环境承载力的污染排放强度,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形成的主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偏重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交通结构,导致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钢铁、焦炭、玻璃、原料药等产量均占全国40%以上,大宗物料80%依靠柴油货车运输。
从时间分布上看,受采暖影响,秋冬季一次细颗粒物和有机碳、黑碳等组分的月均排放水平是非采暖季的1.5至4倍,而散煤用量大的城市上述污染物在秋冬季的排放水平更高。
从空间分布上看,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城市为唐山、天津、石家庄、邯郸、淄博。从行业分布来看,钢铁及焦化行业主要分布在唐山和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玻璃行业集中在邢台、淄博等地,石化化工主要集中在淄博、天津、沧州、石家庄等地。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标(每立方米35微克)约束下,一次PM2.5、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氨气(NH3)等污染物排放量仍远超环境容量。
(2)重污染形成诱因——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快速累积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位于太行山东侧“背风坡”和燕山南侧的半封闭地形中,削弱了该地区秋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的作用,“弱风区”特征明显,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在当前高强度的污染物排放背景下,一旦出现不利气象条件,极容易产生本地积累型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城市污染程度受到整个区域的传输影响,全年平均贡献约为20%至30%。
(3)二次转化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积累过程中爆发式增长的动力
PM2.5二次转化微观机理十分复杂,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物等组分快速生成助推了PM2.5爆发式增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中NH3的浓度显著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处于富氨状态,近年来区域内二氧化硫的浓度不断下降,大气中NH3的浓度不降反升,更加有利于硝酸盐的形成。对历次重污染过程的精细化定量化分析表明,每次污染过程都可以解释为污染物本地积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问: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有什么影响?
答
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明显,导致PM2.5浓度快速上升,空气质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特别是 城市建成区人口密集,在大气扩散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会加剧空气污染。
从近几年春节看,基本上每年除夕到元宵节都会发生2-3次区域性重污染过程,其中的原因除了气象条件不利因素外,烟花爆竹燃放快速推高污染物浓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以除夕夜到大年初一为例来看,2017年全国66个城市PM2.5重度污染,其中26个严重污染;2018年全国52个城市PM2.5重度污染,7个严重污染;2019年全国51个城市PM2.5重度污染,8个严重污染。2020年,全国30个城市PM2.5重度污染,19个严重污染。
正常来说,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污染物1-2天就能清除干净;但在风力弱、出现逆温、湿度高等不利气象条件下,这些污染物会持续在近地面积累并发生化学反应,甚至可以形成持续多日的重污染。例如2018年正月初一至初四,受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和持续不利气象条件影响,“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出现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有5个城市重污染天气持续4天,8个城市持续3天,7个城市持续2天;直到正月初五出现冷空气,污染物才被彻底清除。
问:不利的气象条件包括哪些,如何影响空气质量?
答
影响空气质量的不利气象条件主要包括:逆温、静稳、高湿。
逆温——正常情况下,地面温度高,高空温度低,空气自下而上流动,有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但在发生逆温时,情况刚好相反,高空温度比地面高,空气垂直上升受阻,就像锅盖一样盖在区域上空,污染物难以扩散。
静稳——静稳天气的“静”主要是指水平方向风速小(小于1米/秒),污染物不易扩散。“稳”主要指垂直方向的层结比较稳定,低层是重的冷空气,上面是轻的热空气。简单地说,就是垂直方向下层空气冷、沉,上层空气热、轻,难以产生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垂直方向的对流循环,这样的大气结构稳定,空气流通差,极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出去。
高湿——高湿环境即在大气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有利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等气态污染物转化为硝酸盐、硫酸盐、铵盐等成分的二次颗粒物,加重PM2.5的污染。
本文综合来源:山东环境公众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环保小讲堂|大气污染防治常识有问有答
#环保小讲堂# 【科...
大气污染防治口号
黄山市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关林街道多措并举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宣传议事群防群治 人大代表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富民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见实效,蓝天白云绘就“幸福底色”
上栗县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召开分析会
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网址: 环保小讲堂|大气污染防治常识有问有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1514.html
上一篇: 水质净化高手就在身边?藏得够深! |
下一篇: 气候变化引花粉过敏症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