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至今年5月,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任海研究员与物种多样性保育组、园艺中心等部门和研究组合作,开展了3种木本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
科研人员在成功开展了报春苣苔等草本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的基础上,去年在广东省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和广东省田心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分别就地和异地回归了近百株杜鹃红山茶的嫁接苗(首次采用嫁接苗的方式进行野外回归)。科研人员又于近期在田心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异地回归了长梗木莲和伯乐树两种乔木幼苗各约50株。目前,这些回归的植物生长良好,两个保护区组织人员根据实验设计开始了长期定位观测,直至它们开花结果,适应当地生长。华南植物园相关科研人员同时开展了生境特征等研究,希望在10-15年内获得较好的研究结果并发表,同时能实现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的生态恢复,为植物迁地保护提供参考。
杜鹃红山茶是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因其外形极像杜鹃,实质却是山茶,故此得名。杜鹃红山茶是一个极其珍稀的山茶品种,有着“植物界大熊猫”之称,因其花比普通山茶花美艳因而又有“世界名花”的美名。其仅限于广东阳春境内零星分布。长梗木莲是木兰科乔木,其树形优美,材质优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世界范围内仅在广东省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有1个种群,且只有11株成熟植株,属珍稀濒危植物。伯乐树是伯乐树科单属单种乔木,又名山桃树和钟萼木,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除树形和花漂亮外,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关知识
华南植物园开展木本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
科学网—华南植物园提出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新模式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迁地保育珍稀濒危植物1027种
我国两个国家植物园推动实施16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野外回归
华南国家植物园举办珍稀濒危植物展
杜鹃红山茶、广东含笑、绣球茜 36种珍稀濒危植物实现野外回归
【生物多样性】“镇园之宝”!快来看华南国家植物园里的珍稀濒危植物明星
华南国家植物园“明星”很多 643种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
华南国家植物园:打造迁地保护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
华南国家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走进广州市人民公园
网址: 华南植物园开展木本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1567.html
上一篇: 栖息地保护与恢复 |
下一篇: 土壤迁移是否能够恢复栖息地并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