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

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

白粉病、叶霉病

第四期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发生时叶片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病斑变黄褐色为病菌的闭囊壳。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以为害茎、花、果实等。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褪绿病斑,叶背面初生白霉层,而后霉层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绒毛状,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随病情扩展,病斑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干枯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状。果实染病后,果蒂部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并且硬化稍凹陷,造成果实大量脱落。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

对于这两种病害放在一起讲解药剂的防治,是因为很多人认为防治白粉病和叶霉病的药剂是通用的,农资销售商会告诉菜农治疗白粉病的药剂都治叶霉病,其实这是一种误导,虽然大部分药剂通用,但是部分药剂会有专一性,而且白粉病的病原菌和叶霉病是不同属的病害,药剂上会有一些区别。

常用药剂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43%戊唑醇悬浮剂、40%氟硅唑乳油(福星)、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信生)、25%丙环唑乳油、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特富灵)、25%乙嘧酚悬浮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325克/升苯甲·醚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露娜森)。

药剂的作用特点与使用方法

提到蔬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叶霉病、白粉病时,防治不得不提的就是三唑类药剂,那么三唑类药剂中哪些药剂两样病害都防治,哪些药剂只对一种病害有效呢?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对各类作物的白粉病和叶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应该说随着这几年棚室用药的增加,苯醚甲环唑防治白粉病和叶霉病的效果明显降低。10%苯醚甲环唑的使用浓度在1000-1500倍,控制植株长势上作用不明显,保持在7天以上就可以再次喷施,当棚室内湿度低于65%,温度高于28℃时应停止喷药。

43%戊唑醇悬浮剂对白粉病、叶霉病均有效,尤其是对茄果类的斑点病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使用浓度在3000-4000倍之间,安全间隔期大约在10天左右。

40%氟硅唑乳油(福星)对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氟硅唑是活性最高的三唑类有机硅杀菌剂,叶霉病效果不好,安全使用浓度6000-10000倍之间,氟硅唑残效期较长,容易产生累积毒性,建议间隔期10天以上。

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信生)对叶霉病、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市面上腈菌唑的剂型很多,菜农应注意安全倍数,40%腈菌唑的使用浓度在1000-1500之间。腈菌唑持效期较长,半衰期大约在66天,对作物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建议不宜连续使用。

25%丙环唑乳油对白粉病、叶霉病均有效。使用时要注意浓度不能超过3000倍液,使用时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8℃,储存温度不得超过35℃。

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特富灵)对白粉病有特效,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与持久性、渗透力较强、使用浓度低。使用浓度为1000-1500倍液,7-10天一次。

另外,对于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三唑类药剂还有三唑酮、三唑醇,但是由于其 安全性较差,所以很少用于蔬菜生产。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325克/升苯甲·醚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都是三唑类复配的药剂,拿敌稳对于白粉病、叶霉病防治效果较好;阿米妙收主治叶霉病。拿敌稳的使用浓度为3000倍液,7-10天1次;阿米妙收使用浓度为1500倍液,7-10天一次。

25%乙嘧酚悬浮剂对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叶霉病几乎无效,由于乙嘧酚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均稳定,所以与其他药剂复配时安全性较高,使用浓度在750-1000倍液之间,每隔5-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宝丽安)对白粉病、叶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多抗霉素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的使用浓度在500-750倍之间,避免多次使用植株抗药性的增强。

2%春雷霉素水剂(加收米)对于蔬菜白粉病、叶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有较强的内吸性,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以治疗效果更为显着。该药渗透性强,并能在植物体内移动,使用浓度为600-750倍液之间。另外,用于治疗叶霉病的药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加瑞农)就是有春雷霉素与王铜复配而成的,使用浓度在500-750倍之间。

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对叶霉病有治疗效果。氯溴异氰尿酸喷施在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次溴酸和次氯酸,次溴酸的活性是次氯酸的四倍,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的能力。叶面喷施的使用浓度为1000-1500倍液。

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露娜森)也为复配药剂,之前的报道中有过介绍,对于白粉病和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很好,使用浓度为1000-1500倍液。

                                                                                          ·END·

来源:北方蔬菜报

官方微信:BFSC2014

相关知识

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
防治西兰花叶霉病怎样用药
叶霉病
花椰菜叶霉病
花椰菜叶霉病的特征和花椰菜叶霉病的防治!
月季花专用锈病黑斑病叶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黄叶烂叶病褐斑病
叶霉病防治有那些?
叶霉病强势来袭,防治...
植物得了叶霉病怎么办
叶霉病强势来袭,防治攻略必备!1、创造不利于发病的环境叶霉病

网址: 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21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叶霉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一篇: 【作物病害】乍暖还寒 番茄生产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