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卉和水的关系

花卉和水的关系

花卉和水的关系

水是万物生命之源,培育万物生长,但是,也能毁灭万物生命。水是花卉生长繁衍的必需条件,对花卉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因为水分吸收超过消耗,花卉体内水分过多,则植株特长细弱,抗寒力下降,抗逆性减弱,如果长期水分过多,就会造成烂根、落叶,甚至死亡。水分吸收少于消耗,由于缺水,花卉呈蔫现象,严重缺水就会使花卉枯死。

花卉品种繁多,需水量也各有差异,就是同一种花卉,在其生长的不同时期,需水量也不尽相同,按照花卉对水分需求的不同,大体可将花卉分为旱生、水生和中生三类。

一,旱生花卉。如梅花、紫薇、西府海棠、蜀葵、南天竹等和多肉花卉均较耐旱。

二,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莲、菖蒲、水竹等。

三,中生花卉。在湿润的土壤中能良好生长的花卉,绝大多数花卉都属于这一类型,如玉兰、白兰、腊梅、桃花、山茶、紫荆等。

水可按照含盐类的状况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含盐类较多,用它来浇花,常使花卉叶面产生褐斑,影响观赏效果,所以浇花用水以软水为宜。

软水中以雨水或雪水最为理想,雨水是一种接近中性的水,不含矿物质,又有较多的空气,用来浇花十分适宜。如能在雨天接贮雨水用于浇花,有利促进花卉同化作用,延长栽培年限,提高观赏价值,特别是性喜酸性土壤的花卉,更喜欢雨水。

在我国东北各地可用雪水浇花,效果也很好,但要注意将冰雪融化后搁置到水温接近室温时方可使用。没有雨水或雪水,用河水或池塘水也挺好。用自来水须先将其放在桶、缸内贮存1-2天,使水中氯气挥发掉再用,较为稳妥。

浇花不能使用含有肥皂或洗衣粉的洗衣水,也不能用含有油污的洗碗水。对于喜微碱性的仙人掌之类的花卉,不宜使用微酸性的剩茶水等。

浇花时应注意水的温度,不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浇花,水温与气温相差太大,超过5度,就会伤害花卉根系。

盆花浇水过多,水分填满了土壤间隙,土中空气被水代替,这时外部空气也不能进入,因而造成土壤缺氧,根的呼吸作用受到阻碍,生理功能降低,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受阻。同时由于土壤缺乏氧气,土中具有分解有机物功能的好气性细菌大量繁殖和活动,增加了土壤酸度。由于丁酸菌等大肆活动,产生了硫化氢、氨等一系列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根系。与此同时,由于缺氧植株大量的消耗了体内可溶性糖而过多的积累了酒精等物,导光合作用大幅度降低,最后使花卉因饥饿而死亡。

在养花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由于浇水过多,造成花卉根部变黑腐烂把花淹死的事例。因此,浇水要适量

盆花由于土壤少,蓄水不多,在花卉生长季节需要注意经常补充水分,才能保证花卉正常生长。若水分供应不足,叶片及叶柄会皱缩下垂,花卉出现萎蔫现象。如果对花卉长期供水不足,则较老的和植株下部的叶片就会逐渐黄化而干枯。多数草花若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下,植株矮小,叶片失去鲜绿光泽,甚至整株枯死。

一些养花者唯恐浇水过量,浇水时每次都浇半腰水,即所浇的水量只能湿润表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这种浇水法,也同样会影响花卉根系发育,也会出现上述不良现象。因此,浇水应该是见干见湿,浇就浇透。

盛夏中午气温很高,花卉叶面的温度常可高达 40℃左右,蒸腾作用强,同时水分蒸发也快,根系需要不断吸收水分,补充叶面蒸腾的损失。如果此时浇冷水,虽然盆土中增加了水分,但由于土壤温度突然降低,根毛受到低温的刺激,就会立即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这时由于花卉体内没有任何准备,叶面气孔没有关闭,水分失去了供求的平衡,导致叶面变蔫,使植株产生生理干旱,叶片焦枯,严重时会引起全株死亡。这种现象在草本花卉中尤为明显,如天竺葵、茑萝、翠菊等最忌炎热天气中午浇冷水。为此夏季浇花以早晨和傍晚为宜。

盆花浇水量是否能做到适时适量,是养花成败的关键。盆花浇水量应根据花卉品种,植株大小,生长发育时期,气候,土壤条件,花盆大小,放置地点等各个方面来综合判断,确定浇水的时间,次数及浇水量。

通常情况下,喜湿花卉应多浇水,喜干旱花卉宜少浇水;球根类花卉浇水不能过多;草本花卉含水量大,蒸腾度也大,浇水量比木本花卉要多;叶大而软,光滑无毛的花卉多浇,叶小而有蜡质层、茸毛、革质的花卉少浇;生长旺盛期多浇,休眠期少浇;苗大盆小的多浇,苗小盆大的少浇;天热多浇,天冷少浇;旱天多浇,阴天少浇等。

对于一般花卉来讲,四季的供水量是每年开春后气温逐渐升高,花卉进入生长旺期,浇水量逐渐加多,早春浇水宜在午前进行,夏季气温高,花卉生长旺盛,蒸腾作用强,浇水量应充足。夏季浇水宜在晨、夕进行。立秋后气温渐低,花卉生长缓慢,适当少浇水。冬季气温低,许多花卉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控制浇水,盆土不太干就不要浇水,以免因浇水过多而烂根、落叶。冬季浇水宜在午后1-2点的时候进行。

喷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洗去植株上面的灰尘及冲掉害虫等,避免嫩叶焦枯和花朵早凋,保持植物清新,特别是一些喜阴湿的花卉,如山茶、杜鹃、兰花、龟背竹等,经常向叶面上喷水,对其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夏季雨后骤晴或晚间闷热,应注意喷水降温防病,喷水量多少应根据花卉的需要而定。一般喷水后不久水分便可蒸发掉,这样的喷水量最适宜。

幼苗和娇嫩的花卉需要多喷水,新上盆和尚未生根的插条也需多喷水,热带类花卉,天南星科及凤梨科花卉更需经常喷水。但有些花卉对水湿很敏感,例如大岩桐、蒲包花、秋海棠等,其叶面有较厚的绒毛,水落上后不易蒸发而使叶片腐烂,故不宜将水喷到叶片上。对于盛开的花朵,也不宜多喷水,否则容易造成花瓣霉烂或影响受精,降低结实、结果率。此外,仙客来块茎顶端的叶芽、非洲菊叶丛中的花芽、君子兰叶丛中央的假鳞茎都怕水湿,这些部位喷水后均易受害。

花卉所需要的水分,大部分来源于土壤,但是空气湿度对花卉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影响。空气温度过大,易使枝叶徒长,花瓣霉烂、落花,并易引起病虫蔓延,开花期湿度过大,有碍开花,影响结实等。空气湿度过小,会使花期缩短,花色变淡。

南花北养,如空气长期干燥,就会生长不良,影响开花和结果。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室内养花如不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一些喜湿润花卉,往往会出现叶色淡黄,叶子边缘干枯等现象。

根据不同花卉对空气温度的不同要求,可采取喷洗枝叶或罩上塑料薄膜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创造适合它们生长的湿度条件。兰花、秋海棠类、龟背竹等喜湿花卉,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0%;茉莉、白兰花、扶桑等中湿花卉,要求空气湿度不低于60%。

盆栽花卉,由于盆内蓄水较少,忘记浇水,特别是炎夏漏浇水,常易引起叶片萎蔫,如不及时挽救,时间常了往往会导致植株枯萎,若挽救不得法,不及时,有时也会造成植株死亡。

正确的做法是,发现叶片萎蔫时应立即将花盆移至荫凉处,向叶面喷些水,并浇少量水。以后随着茎叶逐渐恢复挺拔,再逐渐增加浇水量。此时若一下子浇过多的水,就有可能导致植株死亡。这是因为花卉萎蔫后大批根毛遭到了损伤,因而吸水能力大大降低,只有生出新的根毛之后,才能恢复原来的吸水能力。与此同时,萎蔫使细胞失水,遇水后细胞壁先吸水并迅速膨胀,原生质后吸水,膨胀速度缓慢,如果这时浇水过量,就会造成质壁分离,使原生质受到损伤,因而引起花卉死亡。

相关知识

花卉与阳光和气温的关系
花卉开花竟然和黑暗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想不到吧?
花卉生长发育及环境和关系
螳螂和花卉的生态关系如何应对环境变化?
蜜蜂和花朵的关系
沉水植物与环境关系评述
景观花卉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盆栽花卉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第三章 花卉与环境的关系
花卉和环境关系.ppt

网址: 花卉和水的关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24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草干旱多久浇一次水好
下一篇: 如何控制盆花浇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