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高标准大棚助力鲜切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大棚助力鲜切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大棚助力鲜切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24日 16:57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走进昆明晋宁现代花卉产业园基地看到,花农们正忙着采花、喷药、修枝。花农张秀芬分享了她的鲜花种植经历:“以前是露天种植,很不稳定,产量也低,现在的高标准大棚种植管理起来非常方便,都是自动化的,温度也可以控制,一个多月就可以出一次花,产量非常高。”

  晋宁位于云南花卉生产区的核心区,是全球温带花卉最佳产地。作为中国鲜切花种植面积和生产的第一县,当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聚力花卉产业发展,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生产的华丽转身。今年以来,随着晋宁现代花卉产业园高标准温室大棚陆续投入使用,当地花卉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现代高标准大棚每个温室相当于是一个微环境,通过环境的改变,水肥的精准灌溉,温度的精准控制,使花卉受外界的环境影响比较小。”中铁十局晋宁现代花卉产业园项目部现场技术负责人杨永昌说。据了解,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晋宁现代花卉产业园项目总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生产温室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室内环控系统引进荷兰、法国、以色列等国的先进设备,温室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调节的温度、湿度、光照、水量等,为鲜花生长创造了最佳条件。

  在高标准温室大棚种植模式下,鲜切花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相比于传统种植模式,亩均产量由3万—5万枝提高至10万—15万枝,单次产量可达1325万枝,年产量达到1.06亿枝,优质花比例由30%提高至70%,亩均产值由3万—5万元提高至10万—20万元。在经过园区包装车间加工后,当天就可通过冷链物流发往杭州、武汉、兰州等地,有力推动了晋宁花卉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昆明晋宁着力打造“世界级一朵花”,全产业链打造花卉产业,全力由生产基地向现代化产业核心区转型。目前,当地已成功建成1.4万亩的高标准花卉生产设施,带动5.25万人就业,推动花卉产业升级发展。

(责任编辑:张雪)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相关知识

高标准大棚助力鲜切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红塔区助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成高标准花卉生产设施 晋宁区鲜切花年产量将超1亿枝
云南安宁:科技助力花卉产业大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昆明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红色引擎”助力鲜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昆明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云南丨“红色引擎”助力鲜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全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151209】关于进一步推动花卉核心产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网址: 高标准大棚助力鲜切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27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河北安國:花卉產業綻放“美麗經濟
下一篇: 厦门花卉住保温大棚 提前应对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