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共同完成的“出口型切花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通过历时18年的研究应用取得系列重要成果,为推动我国切花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该项目针对花卉业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高效繁育与环保种植技术、产品流通技术等瓶颈问题,导致高品质切花比例不足,严重制约我国切花提质增效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现状,以月季、百合、香石竹、菊花、非洲菊、满天星等优势切花为研究对象,围绕种质创新与选育、标准与质量控制、产品流通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通过研究形成引种筛选与自主选育、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体系,重点突破了远缘杂交胚挽救结合分子标记后代早期筛选、高育性亲本等育种核心技术。通过系统开展资源的评价利用及优异种质发掘,创制出特异花型、花色、花香、抗病、高产、无侧芽、耐低温等类型优异种质1112个,发掘花香、蓝色、抗白粉病基因3个,选育月季、非洲菊、香石竹、满天星等切花新品种189个,其中获日本、欧盟各授权2个,中国授权34个,云南省注册16个,香石竹“云红2号”、非洲菊“秋日”、月季“赤子之心”、菊花“星云”成为我国首批在发达国家获授权的切花新品种,菊花新品种“虹之无瑕”、“虹之白露”种苗出口比例占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出口量的30%。
通过项目研究,切花种苗高效繁育、环保种植及配套关键技术体系逐步形成,重点突破了组培瓶内一次成球、瓶外生根一次成苗、环保种植等技术,构建起以质量为核心的种苗、切花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规程及检测技术的科技服务体系。技术标准应用后使种苗生产成本平均降低20%,繁育周期缩短30%,优质率达90%以上。切花种植示范区内肥料有效利用率、产量提高20%和12%以上,80%切花达到出口标准,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示范企业获国际MPS-ECAS环保认证成为出口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此外,研究集成的切花采后处理和冷链物流技术将冷链环节和保鲜技术从产地一直延伸到销售终端,重点在真空预冷及预处液相结合的切花快速保质预冷技术、冷链陆路运输等方面取得了突破。采后产品优质率提高20%,损耗率降低到10%,运输成本降低30%。示范企业建立起仓储、包装、拍卖、配送、质检、海关等一站式的昆明至曼谷陆路冷链物流出口流通体系,花卉出口已超过云南省全部出口量的35%,提升了切花国际竞争力。
通过该项目研究,有关机构还制订了技术标准75项,“用花蕾鉴定香石竹染色体数目的方法”“东方百合脱毒小籽球的瓶内生成方法”等16项技术获授权专利,发表论文104篇,出版论著16部,获云南省科技成果奖11项。项目创新形成了品种、技术、标准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系,建立“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国家级省级开放式创新平台,形成完备的技术链支撑产业链。成果推广形成科企联动机制,辐射带动品种、技术、标准在省内主栽区及马来西亚、越南、日本等国规模化应用,打破国外的品种权长期垄断,提升我国切花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成果技术覆盖80%的云南切花种植区,促进了单位亩产值从2000年的1.85万元提升到2013年的2.49万元,同比增加34.5%。近3年新增销售额27.42亿元,新增利润5.08亿元,节约品种专利费6530万元。带动农户1.32万户,花农亩均增收2000元-3000元。
(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柏斌 )
相关知识
宁夏:实施水肥一体化新技术 促进沙产业健康发展
【讲堂预告】乡村振兴科技兴花——“云南花卉产业集群项目助农培训大讲堂”第三期|晋宁站
农业健康发展范文
20210924 省农科院育成的2个切花芍药品种通过鉴定 – 科技新闻网
鲜花绚烂正当时——八所海关助力东方菊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鹤庆县:特色花卉产业助农持续增收
科技“芯”助力云花产业升级 | “云花产业”专题
乡村振兴·科技兴花——2024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中国农大专场圆满结束
我国切花月季产业兼并与重组趋势预判
引领特色花卉产业做大做强,持续壮大地方生猪品牌知名度!缪京带队调研崇明区花卉和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网址: 新技术助我国切花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3650.html
上一篇: 花卉插图素材 |
下一篇: 【“疫”线助农】让花卉产业继续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