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生物技术与野生珍稀植物保育中心

生物技术与野生珍稀植物保育中心

生物技术与野生珍稀植物保育中心是广西植物研究所的二级研究机构,中心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保障生物安全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展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珍稀中药材、林果和花卉等植物物种保护、生理生化及代谢基础、种质创新及应用、种苗组培快繁以及生态绿色栽培等技术研究。该中心是我所生物技术成果孵化应用的重要平台,也是自治区科技厅认定的“广西兰花良种培育中心”。

中心承担实施“石斛属植物CAM型PEPC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名贵药材七叶一枝花种苗高效繁育技术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白花兜兰的引种驯化研究” 、“壮药走马胎的种苗繁育技术及质量标准研究”、“花香型兜兰新品种的培育”、“广西名贵药材林下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石漠化地区核桃立体复合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富硒罗汉果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柑橘低产果园改造技术研究”、“桂北地区蓝莓种苗快繁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铁皮石斛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广西特色药用植物白及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研究与产业化”、“桂北高寒山区‘林-药’套种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数十项相关科研项目,在铁皮石斛、金线莲、白及、走马胎、白花兜兰、七叶一枝花等珍稀濒危植物以及部分特色水果的种苗繁育、大田栽培、林下栽培、仿野生栽培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前期研究工作,获得多项专利成果,攻克了100多种名贵珍稀植物的组培快繁和移栽驯化技术难题,30多个物种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并转化应用。中心建有分子实验平台,能基本满足分子实验的开展;配备育苗温室3000平方米,育苗大棚10000平方米,具备年产组培苗1000万株的生产能力。

本中心紧紧围绕农林业生产实际,以企业和农户需求为导向,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以保护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助力广西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关知识

生物技术与野生珍稀植物保育中心
华南国家植物园“明星”很多 643种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
云南省举办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经验交流会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迁地保育珍稀濒危植物1027种
走进保育1320种植物的“珍稀世界”
植物的“诺亚方舟”:收集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 取叶子DNA可追根溯源
物种保育简介
【生物多样性】“镇园之宝”!快来看华南国家植物园里的珍稀濒危植物明星
13种珍稀植物“掀起盖头来”
峨眉山珍稀野生花卉及其组织培养

网址: 生物技术与野生珍稀植物保育中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397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瓢唇兰属植物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
下一篇: 花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