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花博会园区,万株鲜花竞相绽放。在5月21日开幕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中,有不少自国外进境的花卉苗木。为了做好花博会的服务保障,上海海关加强进境植物全链条检疫监管,与地方多部门协作,织密植物疫情防控网,同时运用智能化手段做好展期监管和外来有害生物监测。
筑牢生物安全防线
海关关员在花博会“花卉超级工厂”温室大棚内
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工作
据介绍,上海口岸平均每年输入苗木、鳞球茎和宿根类植物繁殖材料400余批。负责花博会花卉种植工作的光明集团在园区内使用了历年进境的芍药、绣球、萱草、百子莲等多个品种,共计10万余株。这些植物每批均经过海关严格的口岸检疫和隔离检疫,合格后才投入种植和使用。
而本届花博会还有一批进境参展的“明星”植物——新西兰银蕨。据了解,早在2020年初,了解到花博会主办方引进银蕨的需求后,上海海关第一时间成立了“进境银蕨检疫专项工作小组”,相关处室、隶属海关和技术中心共同制定协同工作方案,为银蕨的进境通关和检疫监管提供保障。
进境银蕨在浦东机场口岸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完成口岸检疫后,运往崇明的指定种植地点实施隔离检疫,并于近日进入花博会新西兰奥克兰花园封闭展示区完成布展。上海海关对银蕨展区进行全天候监控,通过手机端和园区海关检疫工作室电脑端实时观察植物状况。
提升检疫监管合力
海关关员在智能监测设备前
实时监测昆虫诱捕情况
花博会园区内大数量、多品种花卉苗木的集中种植,对于植物疫情的防控工作是巨大考验。上海海关联合市农委、市林业总站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外来有害生物监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从引进植物风险评估和隔离场所实地考察,到花卉布展情况调研和展期巡查检疫监测,形成海关与地方农林部门的监管合力,共享进境植物展品信息、有害生物监测信息、疫情突发情况等信息。
通过互相配合,协同作业,保证了审批、备案、监管、处置等各环节检疫流程严密、顺畅衔接,构建了有效防范植物疫情风险的闭环。
强化“智慧”检疫能力
海关关员通过有害生物智能监测设备
实时查看展区内的昆虫诱捕情况及气象因子监测数据
本届花博会上,上海海关除了使用传统的检疫监管手段,还启用了多项智能化软硬件设施设备,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关员在园区内进境植物集中的重点区域,安装架设了智能昆虫诱捕监测设备。昆虫诱捕器配有内置摄像头和感受器,结合自动计数等功能,可使关员通过实时传输的视频影像直观、高效、准确地掌握昆虫诱捕情况和气象因子信息,实现监测信息的远程监控和精准管理。
在上海海关与花博会筹委会共同筹备建立的园区检疫工作室内,除了常规的显微镜、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等仪器,还配备了“全维有害生物智能鉴别仪”。这台设备可以对昆虫、杂草等有害生物样品进行智能化鉴别,并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和鉴别算法,结合有害生物的实际特点,不断扩充数据库,提高鉴定的种类和准确率。关员在园区巡查和监测期间采集的有害生物样品可在第一时间送往检疫工作室,通过这台设备进行快速的现场初筛鉴定,并将结果作为开展进一步处置工作的重要依据。
此外,花博会期间,上海海关还将运用遥感传送智能眼镜等智慧动植检辅助设备开展巡查工作,将现场情况以语音、视频等形式实时回传至监控指挥中心,联动检疫工作室专业力量开展远程技术指导,提升植物检疫监管工作成效,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保障国家生物安全。
来源:上海浦东
相关知识
花博会开幕啦!浪漫花事等你来~
第十一届花博会将“绽放”郑州
盛会谢幕,花儿常开!第十届花博会这些看点值得回味→
在中国花博会,遇见数千种奇花异草
第十届花博会:港澳台展园“绽放”主题魅力
花博观察 | 除了花花草草,花博会还有啥亮点?
当一回“花中仙子”超美之旅 花博会抢先看如入仙境
复兴馆:一日看尽长安花,世纪馆:振翅欲飞大蝴蝶!记者探访花博会两大室内展馆
中国花博会预热活动启幕:市民今起可前往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提前领略花博会魅力
花博会作文400字五篇
网址: 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卉在花博会绽放,都安全吗?别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3982.html
上一篇: 用5年时间记录熊蜂“采花” 武汉 |
下一篇: 3月12日长江日报:一园揽尽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