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文化 | 盆景之美,以小见大

文化 | 盆景之美,以小见大

盆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

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

在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 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

《壶中九华山并引》

宋·苏轼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盆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 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盆景分类

盆景可以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树桩盆景

树桩盆景简称桩景,常以木本植物为制作材料,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 通过蟠扎、修剪、整形等方法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钵中表现葱茂的大树景象。

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卧干式、悬崖式、枯干式、连根式、附石式等形式。

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是采用各类山石,按审美要求, 通过锯截、雕凿、腐蚀、拼接和胶合等艺术加工,配以植物、配件等景物,布置于浅盆中的一种盆景。

凡是奇峰怪石、一丘一壑,以及自然界一切优美景物,均可作山水盆景的取景素材。

为使山水盆景具有自然山水的真实性、形象性,造就的山石上除了有青苔、树木,还常适当配置一些亭,桥、阁、人物等, 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风格流派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盆景流派较多。传统的五大流派为 海派、岭南派、川派、苏派、扬派

海派

上海的盆景艺术,已有400余年历史。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贸易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形成了一种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鲜事物的海派文化。

海派盆景造型的特点是形式自由,不拘格律,无任何程式,讲究 自然入画,精巧雄健,明快流畅。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

岭南派

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这里 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岭南派盆景形成过程中,受岭南画派的影响,创造了以“截干蓄枝”为主的独特的折枝法构图,形成 “挺茂自然,飘逸豪放”的特色。

川派

川派盆景,发源于如今的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有着极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点。

其树木盆景,以展示 虬曲多姿、苍古雄奇的特色,同时体现悬根露爪、状若大树的精神内涵,讲求造型和制作上的节奏和韵律感。

其山水盆景以展示巴蜀山水的雄峻、高险,以 “起、承、转、合、落、结、走”的造型组合为基本法则,在气势上构成了高、悬、陡、深的大山大水景观。

苏派

江苏省苏州市地处太湖之滨, 山清水秀,风光绮丽,而且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可供盆景制作的植物品种极其丰富。

以苏州为中心的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成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当代。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绝少斧凿之痕,富有艺术情趣。在处理 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扬派

扬派盆景始于唐朝,是以江苏省扬州市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

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是 “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由于受扬州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扬州盆景和扬州园林一样,既有中国北方雄建的特点,又有中国南方秀美之特征。

相信你对盆景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时此刻

不妨暂离身后的尘嚣

无需远行

只需在眼前盆中栽下一木

或能寻求一番静谧天地

生出意外之美!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文化 | 盆景之美,以小见大
小盆景大格局
园艺文化丨“五一”限定!2024上海(国际)花展小微盆景展明日启幕
松鹤园文化之盆景文化
百余件盆景亮相艺术展
必看!盆景造型的13个法则
【提示】非遗特展,2024上海(国际)花展小微盆景展不容错过
乡村振兴与花木盆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穗举行
20种常见家居盆景盆栽欣赏
大湾区盆景艺术节启幕:领略自然之美,共赏岭南匠心

网址: 文化 | 盆景之美,以小见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635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涨知识了,中国盆景的起源历史 你
下一篇: 【盆景百家】高雅深邃的盆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