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委会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下沉一线,积极履职,以学促干,高效除治互花米草,守护湿地生态安全。
自然保护区联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结合野外实地勘测调查,通过野外治理实验和室内模拟分析,摸清了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分布格局、入侵机制,探索形成“刈割+围淹”“刈割+翻耕”等治理模式。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第二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议于11月28日在东营市成功召开。会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专门作出批示:“东营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互花米草防治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值得表扬。希望继续巩固成果、持续用力,为建立管护一体常态化机制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截至目前,共统筹各类资金4.4亿元,累计治理互花米草约1.1万公顷,清除比例达99%以上,复萌率低于10%,底栖生物种类增加近30%,黄河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根据监测,连续两年东方白鹳繁殖数均超过450只,黑嘴鸥繁殖数稳定在1万余只;2022至2023年度,丹顶鹤越冬数量达到389只,成为全球丹顶鹤重要越冬地。(记者 李晓琳 通讯员 李建文)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知识
互花米草治理攻关 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丰泽:全力除治互花米草 守护湿地生态安全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完成互花米草治理面积3.84万亩
黄河三角洲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物理、化学防治研究
黄河口治“草”记——山东东营持续加强互花米草综合防治与生态系统修复
山东东营:摸清互花米草家底 科学防治“入侵者”
《人民日报》聚焦东营|山东东营持续加强互花米草综合防治与生态系统修复—— 黄河口治“草”记(一线调研)
《人民日报》聚焦东营|山东东营持续加强互花米草综合防治与生态系统修复——黄河口治“草”记(一线调研)
26天互花米草斩草除根!守护厦门湿地生态安全
清除互花米草 守护湿地安全
网址: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效除治互花米草守护湿地生态安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6872.html
上一篇: 洱海之畔共议生态友好现代化 |
下一篇: 如何更好的防治害虫 |